喻能 郭凯 邓慧宇 那兵
摘 要:文章针对目前高校选修课中学生出现的“课堂抬头率”低的现象,从高校学生对选修课的认识、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条件等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了高校选修课“课堂抬头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一系列的对策,以期为各位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选修课;课堂抬头率;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8-28
作者简介:喻 能(1988—),女,江西南昌人,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教师,讲师,博士研究生。
一、引言
高校选修课程是根据学分制培养目标要求,旨在增加学生在课程中的选择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提升学生的智能结构。“课堂抬头率”是指在上课过程中认真听课的学生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比率。“抬头率”是衡量课堂质量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喜爱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及不合理的课程设置、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对高校选修课程的兴趣,选修课程出现了“课堂抬头率”低的现象。
因此,如何在高校选修课程中实现高“课堂抬头率”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一项挑战。
二、重新塑造对高校选修课程的新认识,明确选修课程的重要性是提高“课堂抬头率”的核心
随着全球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和融合,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中坚力量。而高校教育核心竞争的根本体现和重要标志是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我国高校的教育也正朝着培养创新人才的方向前进。高校选修课程是除了专业选修课,还为扩宽学生视野、深化学科知识而开设的一类具有选择性、多样化的课程,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例如,国外著名的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以下简称“ MIT”)每年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具有“创新人才加工厂”的美誉。到目前为止,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由 MIT 校友创办经营的公司,年收入总额已超过 2 万亿美元。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经济体,其在全球排名第11 位。MIT 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模式除了设置了 45 个本科专业,更多的是拥有 50 个选修课,这些选修课程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门类,包括科学、技术、艺术等。分门别类的选修课程无形中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奠基石。其次,教师永远是影响“课程抬头率”的重要因素之一[2]。教师自身对高校选修课教学目标的理解、教学态度的认真程度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课堂抬头率”。在我国高校实际教学中,高校选修课被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只是必修课的补充,从属于必修课。因此,这种错误的认知造成了教师对高校选修课的教学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激情。
为了提升“课堂抬头率”,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要求和教授选修课程所承载的意义。首先,端正选修课教师的教学态度,必须强调把选修课放在与必修课等同的地位来对待,转变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强调选修课的真正教学意图,让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喜爱选修课,从选修课中汲取自己想要扩展的知识内容,从而提升“课堂抬头率”,实现高质量的课题教育。
三、构建符合高校选修课程特点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是提高“课堂抬头率”的重要保障
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兴起,对传统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将互联网技术与高校课堂有机结合,并研究其对“课堂抬头率”产生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参考。在此背景下,高校选修课程如何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值得探究。通过构建“网络平台+本地课堂讲解”的混合教学模式,改变原有课堂的教学模式,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资源力量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一项有意义的尝试。
其中,慕课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共享教育资源、学习途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策略,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热门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大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国内外优质的学习资源,同时利用慕課教学实现“翻转课堂”的课堂管理方式,改变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强 化“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
所谓“术业有专攻”,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可以尝试从单一的教导逐渐向团队组合的教学转变。每一门选修课可以由几章节单元组成,而每个单元又由一位更专业的教师讲授。这种集成化的课程讲授方式突破了原有的一门课程由单一教师讲授的枯燥,甚至可以发展成为跨学科交叉的教学团队,给学生呈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这也是高“课堂抬头率”的重要保证。
与此对应,构建符合高校选修课程特点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也至关重要。站在教师角度,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例如录制课堂视频、线下交流等,但很难得到与之对等的认可。站在学生角度,混合式教学模式也需要学生投入比传统教学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例如学习视频、线下互动、课后交流等,但最终的考核方式只停留在对知识概念的记忆和简单的理解,难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因此,变革选修课的评价方式,将教师的投入成效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纳入考核体系,将极大地激励教师提高课堂质量的主动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打赢提高高校选修课程“抬头率”的攻坚战发挥重要作用。
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课堂抬头率”的重要内驱力
中国高校的选修课大部分集中在整个大学学习的后半阶段,此阶段的大学生正面临着人生重要的选择——考研、出国或者找工作。这阶段的学生存在较大压力,因此普遍存在着“混学分”的思想,学习积极性普遍偏低。学生选择选修课程不是依据自己的兴趣,而是依据“避难就易”的原则。与之对应的授课教师也存在对选修课程的认识态度不端正、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考核成绩给定不规范等问题,造成了该课堂上出现了逃课和“低头族”的不良现象。
高校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对选修课的兴趣,提高其“课堂抬头率”已迫在眉睫。我们必须明确大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知识、技术已有一定的基础,而所欠缺的是对高校选修课程学习目标的认知与认同。高校教师引导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认同选修课程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将有助于提升“课堂抬头率”。
首先,提高高校学生对选修课存在价值的认同。高校教师有责任和义务给学生开展对选修课程认同的活动,帮助学生意识到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开展宣讲、师生交流、教学调研都是帮助学生提高对选修课程存在价值认同的有利方法。此外,高校学生在对选修课进行选择时凭借的是自身的兴趣,但对选修课缺乏一定深层次认识,对课程的选择只是借助感官理解字面意思。但是,许多选修课程与字面意思相差很大,这就出现了学生预期与现实的落差, 造成了学生逃课或出现“低头族”的现象。因此,高校教师在学生选课时必须给予一定的引导,避免学生因选课时出现信息不对等而误选,提高选课的精准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建立师生教与学的共同体。我们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性,尊重学生选择自主学习的权利。高校教师需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充分尊重学生,创建师生互动平台,创造多种学习交流方式,为建立课堂师生融洽和谐关系以及提高课堂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鼓励相互交流。课堂或课后交流都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情况的最佳方式。站在教师的角度,学生与教师交流可以作为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重点的导向。站在学生的角度,學生通过课堂或课后与教师的交流可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消化和认识。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无形地接受了教师对这门课的认同,为学生学好这门课、提高“课堂抬头率”提供积极的影响。
五、创造最佳的教学条件为提升“课堂抬头率”添薪助力
基本的教学设备是保证良好课堂质量的硬件,也是提升“课堂抬头率”的基本条件。良好的课堂氛围、绚丽的课程设计、活跃的思想碰撞让学生从中习得理论知识,感受课程魅力,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课程的认同感。然而,传统的板书式教学已经不能给予新时代高校学生对课程的直观的认知,网络平台的开发使得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变革。
在信息化的时代,高校教师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时间相对变得弹性化,线上线下的师生交流得到普遍的实行。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是当今比较热门的教学模式,但其推行存在一定的困难。高校教师在推进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阻力。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学支持力度,如教学资源和设备。随着高校多媒体阶梯教室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课程争相夺取好的教学条件。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的呈现也需要一定的教学软硬件支持,一堂高质量的教学课程也必有高“课堂抬头率”。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教学信息技术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实现共享海内外优秀教学资源,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进一步提高“课堂抬头率”。
此外,翻转课堂教学也需要本学校和教师的认可和支持。现今许多高校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误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现行高校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存在缺陷。对于许多高校而言,最直接的评价方式不是教学而是科研,尤其是拿到多少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给学校带来多少经费。而这种畸形的评价体系,导致高校科研的功利化以及对教学的荒废。回归高校教育的本质,从校级层面上设计,为推行信息化教学提供规划路径,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教师与培养学生的关联性,从本质上改变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单一考核模式,为保证高质量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
六、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课堂抬头率”的关键在于重塑学生对高校选修课程的认识,提高他们对选修课程价值的认同感,还需要构建符合高校选修课程的教学模式,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也需要相适应的考核评价、鼓励制度为保障与支撑,逐步改变以单一的纸质考核为主的评价手段。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本质上提升“课堂抬头率”是高校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高校应从以上几点出发,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重视、不爱听选修课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求是,2016(1):3-10.
[2]顾晓英.提升思政课课堂学生“抬头率”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9-41.
[3]刘 允,杨立军,罗先辉. 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比较研究——基于南京某高校翻转课堂教学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8,41(1):50-55,104.
[4]林莉莎,陈 红.关于大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几点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