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玲?杨瑞
摘 要 随着普通本科院校扩招、教育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不进则退的两难境地,重庆高等职业教育更是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在“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下基于中国与东盟诸国密切的民间往来、经济合作、政治交流,通过政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模式,重庆高职院校成功跨境输出东盟诸国将有助于重庆高等职业教育突破瓶颈,赢得新的发展良机。
关键词 一带一路;重庆;东盟;高职教育;跨境输出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2-0012-05
高等职业教育走出国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在高级技术应用性教育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过程,其目标在于通过强调对培养对象——人的塑造和激发,使之趋向于合乎共同标准的教育活动[1]。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文化、政治领域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东盟成员国,由于深远的历史渊源与临近的地理位置,我国与这些国家如柬埔寨、缅甸、泰国等开展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出去”,面向世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另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提供了文化保障与智力支撑。不管是基于历史的传承还是市场的需求,“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国家都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出国门谋求全面国际化的优质合作伙伴。重庆高等职业教育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在“开放、包容、均衡、发展”的国际化发展理念引导下,探索面向东盟地区的高职教育跨境输出径路,并在实践中积极构建、调适合理输出模式,既有利于重庆地区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职教育品牌,又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诸国的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进而助力“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全面施行。
一、重庆—东盟高职教育跨境输出可行性分析
(一)突破地域限制,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对本地高职院校而言,如何突破地域限制,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并向全世界推销职教领域的“中国地方品牌”,是一个意义深远的重大课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提速,东盟国家频频在中国中西部试水,共同发展意愿强烈,可挖掘合作空间大。重庆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当地院校合作,开拓东盟地区职教市场,实现合作共赢;同时,也可以通过跨越国界的职业教育模式与理念输出,在国际化办学的实践基础上积累成功经验。
(二)有助于重庆高职院校开展各类教育输出,为当地培育具有现代产业技能的青年从业者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柬埔寨、老挝等经济开始复苏,快速发展的技术产业迫切需要高技能型人才队伍的支撑。但是,受其传统教育理念及教学能力的限制,现有的技能型人力资源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技能人才短缺已经影响了当地产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是当前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突破的瓶颈。
(三)搭建深层次、多样化的海外校企合作模式
乘“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越来越多的优质中资企业在东南亚地区落地,特别是柬埔寨、缅甸、老挝等东盟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了中资企业的密集地。重庆高职院校可以突破校企合作的地域限制,与先行一步且已经在当地扎根的中资企业合作,搭建深层次的海外产教合作平台。同时,重庆高职院校还可以扩大合作范围,与当地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开展全新的海外校企合作新模式。
(四)吸引东盟各国学生到华留学,开拓重庆本地高职毕业生就业渠道
面向东盟国家开展留学生交流,也是教育跨境输出的方式之一。近年,东盟各国在华留学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详见图1[2],2015年,中国—东盟互派留学生逾19万人,按计划,到2020年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将双双超过10万人。吸引东盟各国学生到华留学不仅仅是要吸引他们到中国本科院校留学,同样要吸引他们到高等职业院校留学。同时,积极探索重庆—东盟高职教育跨境输出径路,通过各种合作项目,为重庆地区高职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高职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特长走出国门,开拓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二、高职教育跨境输出的美国经验及本土尝试
(一)高职教育跨境输出的美国经验
高等职业教育输出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以国内化甚至区域化为基础和前提,面向国际发展的、动态的、渐进的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民族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诸功能中的过程[3]。高等职业教育输出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受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理念的影响,世界范围内掀起高等教育“走出去”的浪潮。随着全球高等教育贸易市场的形成,当前,一些教育产业发达国家如美国,高等教育跨境输出已经成为国家外汇创收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追踪美国高等教育跨境输出路径,可以窥见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向外扩张的轨迹。美国高等教育输出实践经历了政治服务导向、双向交流发展到全面的市场化输出的三个阶段[4]。
第一阶段:基于实现政治目標开始输出本国高等教育。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就已经开始了高等教育跨境输出的实践探索。为了应对冷战,美国于1958年紧急颁布了《国防教育法》, 支持高校进行跨境教育研究,支持开拓海外跨境研究项目,支持学者进行国际交流访问。随后,美国颁布《国外援助法》,并成立了国际发展总署,有倾向性地向不发达国家及地区提供教育援助,把高等教育境外输出作为政治外交、对外渗透的重要工具。
第二阶段:双向发展的国际教育交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美国高等教育跨境输出目的导向发生转变,输出区域范围逐渐扩大。一方面,美国推行跨境高等教育输出的目的由政治需求向培养世界公民及推动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转变;另一方面,美国高等教育既向发达国家输出,也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同时期相配套的国家政策支撑是1966年颁行的《国际教育法》,该法要求高等教育输出要突破地域限制,不仅要让世界了解美国,也要让美国公民了解世界。20世纪90年代,美国又通过《全球教育良机法》《国家安全教育法》等法案,继续支持双向发展的国际教育交流计划。endprint
第三阶段:全面的市场化输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开放、发展”理念为引领,美国各高等院校踊跃开拓境外教育输出项目,许多高校在海外设立了分校。除了一般本科院校,社区学院——在美国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机构,也积极开展高职教育境外输出。当前,美国已经成为教育输出强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其排名第五的服务出口产业,高等教育出口额已居世界第一[5]。
(二)高职教育跨境输出的本土尝试
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交流合作的深入,在“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助力下,中国—东盟各国间的教育合作越来越密切。在高职教育跨境输出方面,依托“中国—东盟中心”“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等平台,各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对东盟诸国教育跨境输出开展探索与实践。地处我国东部地区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借我国人社部援外培训官方平台,已经为缅甸、柬埔寨、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国家培训了近千名职业教育管理者及相关领域管理者。广西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则整合教育资源,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向东盟国家输出高职教育,既面向东盟大力开展留学生项目,吸引当地留学生来华留学,又积极承办面向东盟诸国的技术培训项目[6]。我国西南的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借力中国—东盟教育周,积极探索东盟职业教育跨境输出途径,以中文语言教学培训为起点,逐渐利用自身在轨道交通方面的专业优势,与越南、老挝等国达成了专业方面的技术教育服务协议[7]。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则利用地理临近的优势及办学特色,与柬埔寨、老挝等国达成了矿产资源人才培养协议,共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面向东盟诸国教育跨境输出实践呈现如下特征:首先,输出初期多以汉语培训为主,专业技能培训合作项目较少。其次,高职院校所处的地域对跨境输出影响较大。如地处广西、云南的高职院校在面向东盟诸国进行教育输出时就具有地理上的先天性优势。再次,主要依托国家发展战略,借助各种经济教育文化合作平台走出国门。最后,根据自身办学特色,逐渐由单一输出向多元输出转变。
三、重庆—东盟高职教育跨境输出适切径路探索
(一)政校合作跨境输出
自2003年我国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我国与东盟沿线诸国合作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领域,还延伸到文化教育领域,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提出,双方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更加深入。我国成立专门机构中国—东盟中心负责畅通我国经济教育事业走向东盟诸国渠道,目前已经搭建了“中国—东盟教育周”“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等高等职业教育政府间合作平台。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教外[2016]46号)的通知,要求“各地发挥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抓紧制定本地教育和经济携手走出去行动计划,紧密对接国家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地方调配资源优势,积极搭建海内外平台,促进校企优势互补、良性合作、共同发展。多措并举,支持指导本地教育系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开展合作交流,打造教育合作交流区域高地,助力做强本地教育”。重庆地方政府与东盟各国地方政府间就教育领域进行官方洽商合作,是重庆高等职业教育顺利跨境输出到柬埔寨、老挝等东盟国家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周边文化、经济相近发展中国家要根据“偏好相似重叠需求”的理论,采用“产品延伸战略”营销方式[9]。重庆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区域教育发展特色,制定重庆高等职业教育面向东盟跨境输出计划,与东盟国家地方政府建立一对一的“友好合作城市”关系,通过人员互访、学术交流、留学生项目、教育援助培训项目等具体方式深入双方地方政府间开展对话交流合作。在政府间合作的基础上,重庆高职院校要抓住契机,积极开发适合这些区域与城市的高等职业教育项目、高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青年高级技工培训项目等,向当地政府推广先进办学理念与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二)校校合作跨境输出
重庆高职院校向东盟地区跨境输出教育资源,当地院校是首要的对口合作主体。根据东盟各国办学特色,“当地院校”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既包括一般本科院校,也包括各种职业院校;既包括政府公办院校,还包括私立院校。与当地院校合作主要包括留学生交流、特色专业输出、优质课程输出。留学生交流应当是双向的,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
就重庆高职院校而言,深入东盟教育市场,邀请合作院校教师、学生组成“教育重庆行”等团队到学校现场考察,向输出对象展示自身的办学实力与特色专业,建立东盟留学生学院奖学金制度。重庆高等职业院校要整合资源,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在考察合作院校专业建设需求的前提下,向合作院校输出特色专业。如中国民用航空局下属的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机务维修、空乘服务、机场运营管理方面具有独到的办学经验,该校与缅甸等国的院校、航空企业合作,输出特色专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优质课程输出是特色专业输出的进一步深化。重庆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专门的课程資源库,从库中遴选适合的优质课程,把这些优质资源推广到合作院校,充分实现这些课程在境外教育市场的价值。面向东盟当地院校的优质课程输出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是直接移植,把全套课程资源原封不动照搬;二是改良嫁接,对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与改造后再输出推广。前者适用于专业合作建设初级阶段,易出现课程融入“水土不服”问题;后者是在移植过程中逐渐克服地域、文化、办学等差异,因地制宜的融合式课程输出是优质课程跨境输出的发展趋势。
(三)校企合作跨境输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东盟诸国与中国的经济往来越发密切,由于本土技术型人力资源的匮缺,东盟诸国当地企业对高级技术性人才求贤若渴。重庆地区高职教育可以与已经先行一步的优质中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借船下海”,也可以与东盟诸国当地企业合作“借船靠岸”。从重庆地区高职教育自身特色及合作效率的角度出发,在“下海”初期,优质中国企业是比较理想的合作伙伴,因此以下将主要讨论与本国企业的跨境合作。endprint
1.校企共建海外实训基地
实习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育人方式,海外实训是指在校大学生到境外的企业、政府和科研院校等机构实习实训的活动[10]。走出国门到海外实训,学生通过在外国生活、工作接触不同的文化与理念,开阔视野,提升个人能力。同时,与企业合作搭建海外实训平台,高职院校自身也可以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以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为例,在“双元制”办学理念的引领之下,学校与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不管学校还是企业都非常重视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海外实训机会。其通常的做法是学生先在国内完成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再赴合作企业的境外基地进行固定期限的现场实训。当然,学生海外实训,其中潜藏的管理与风险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2.校企“订单”人才培养
中国企业远渡重洋开拓业务,几乎都遭遇过高级技能型人才匮缺的困境。笔者在柬埔寨考察期间,发现大部分在柬的中国企业都在或曾经艰难突破“技术人才荒”的瓶颈。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是这些中国企业解決技术人才匮缺难题的有效途径。重庆高职院校加强与这些企业的合作,签订校企人才培养订单协议,充分考虑企业用人需求、企业所在地等具体情况,开设专门的订单班。订单班的课程设置要具有针对性、专业性、职业性。校企订单人才培养既解决了企业用人的燃眉之急,又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高职院校也通过资源整合提高了人才培养素质,有利于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四)校会合作跨境输出
校会合作跨境输出,即在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上,高职院校与社会团体、民办非营利性组织、各类行业协会、基金会等合法民间社会组织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跨境输出的目标。校会合作跨境输出秉承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办学理念,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有效补充及多元化的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推广历史,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校会合作实践比较具有代表性。
校会合作之于重庆高等职业教育输出东盟地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各类合法民间社会组织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有利于重庆高职院校及时获取当地市场信息,因地制宜,制定适切跨境输出方案。其次,各类合法民间社会组织(特别是当地民间组织)深谙当地风土人情、政策法规,有利于帮助重庆高职院校缓解本土高职教育跨境输出“水土不服”的症状。再次,除了来自政府、企业的资助,各类合法民间社会组织可以整合资本,为重庆高职教育走向东盟诸国提供物质上的援助,如提供场地、教学设备等。
重庆高等职业教育输出东盟地区,孔子学院是优质的校会合作对象,在东南亚地区遍地开花,已经在泰国、柬埔寨、越南等10个东盟国家举办了31所孔子学院。一方面,孔子学院积累了丰富的海外管理、运营、办学经验。另一方面,与援助国“大学对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方式,使孔子学院对当地的教育市场反馈、教育政策法规有比较准确的把握。重庆高职院校可以与孔子学院达成师资、场地、人才培养、教育信息共享、输出策略等方面的合作。除了孔子学院,要稳健推进重庆高等职业教育输入东盟地区,当地中国商会、华侨组织等也是值得合作的伙伴。
四、结语
当前,高职教育输出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考评指标,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引进来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要实现走出去。重庆高职教育要全面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教育竞争力,实现自身可持续长远发展,除了要向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取经,还要整合资源,走出国门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推销既借鉴了世界先进办学经验又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高品质职业教育产品。乘“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春风,借中国与东盟诸国源远流长的民间往来、经济合作、政治交流背景,抓住契机,充分做好前期准备,选择适切的政校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会合作输出径路,克服“水土不服”等不适症状,重庆高职教育及重庆高职院校将会迎来一个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春天。
参 考 文 献
[1]杨旭辉.高职教育国际化:内涵、标准与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64-65.
[2]方宝.近十五年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变化的变化趋势研究——基于1999-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5(11):77-86.
[3]马万华.全球化时代的研究型大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1.
[4][5]黄华.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6]2011中国-东盟关系盘点:互利、合作、共赢成主流[EB/OL].[2016-12-08].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11-12/27/content_24262348_2.htm.
[7]贵州清镇职教城(微信公众号),聚焦:贵州借力东盟周搭建职教国际合作平台.[EB/OL].[2016-12-08].http://www.v4.cc/News-1958532.html.
[8]翟帆.产教协同,筑梦“一带一路”[EB/OL].[2016-12-08].http://www.farmer.com.cn/kjpd/jypx/201610/t20161025_1248653.htm.
[9]周生龙.我国高职院校对外合作与交流有效途径之思考[D].济南:山东大学,2008.
[10]陈雁.香港地区高校大学生海外实习实训项目对内地高校的启示[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