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茂林
摘 要 中职校“后示范”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定位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学校特色品牌打造和后续的系列改革。实现后示范期中职校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从品牌专业建设入手打造其职教特色,并从专业理论和文化考试课程上彰显特色;联合发达国家,打造出职教国际品牌;强化“一体化”和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对口升学和工匠型技术人才;利用人才培养和教师团队技术研发,焕发出中职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
关键词 中职;后示范;持续发展;关键要素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2-0008-04
在中职后示范阶段的新常态下,中职学校只有准确定位战略目标,才能明确核心竞争力的取向,凝聚学校发力的方向。如果仍按照示范期仅注重市场需要,忽视育人的根本目的,把学生当作就业工具培养,将会导致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缺失。后示范期,中职示范校除了发展对接市场的优势专业外,应集中力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帮助中职生打好技术和文化基础,打造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和职教升级版的中职“后示范”亮点。
一、准确定位中职校“后示范”期的战略发展目标
对广东湛江、东莞、惠州、深圳、潮州,四川温江、宜宾等地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84份,87%的学生选择中职学校是因为中考成绩差;5.6%的学生是因为中职免费;只有3.5%的学生是为了学一门谋生的技术;3.8%的人选择了其他。进一步的访谈发现,选择其他主要是子承父业、同学一起好玩、在家附近就读方便等几种原因。由此,可以认为只有4%左右的学生是出于中职教育的吸引力而选择到中职学校求学,绝大多数人认为是无奈的选择。因为在他们看来,中职教育垫底的文凭,到劳动力市场上只能找到跟农民工差不多的工作。在入学后的打算方面,54.3%的学生选择“升学”,28.4%的学生选择“学好技术直接就业”,13.5%的学生选择“不能就业就升学”,还有3.8%的学生选择“不知道”。进一步访谈发现有明确升学意愿的人确属多数,但是当谈及怎样为升学付出努力时,大多数学生表示缺乏自主性,最好有专门的升学班予以辅导。对选择就业学生的访谈表明,其中有一小半的人主要是厌恶读书,想早点就业逃避读书。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学生真的是喜欢某种技术或者是子承父业,打算干出一番业绩,这部分学生具有学习的动机,乐意追随师傅好好学习技术,具有潜在的“工匠”精神。在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选项上,选择“很强”的仅占7.3%;选择“比较强”的占55.6%;选“混天过日”的占23.4%;选“其他”的占13.7%。从访谈中得知,选择“其他”的学生主要受学校的学习环境、同辈群体的态度、师生关系、学习的愉快度等影响,几乎没有自己的主观努力,主要是“跟着感觉走”。同粤西和内地中职学校相比较,珠三角地区中职学校的学生乐意直接就业的比例略高一些,但并未出现显著差异;在学习动机上则明显强一些,因为他们需要以打工谋生,所以无论是升学还是直接就业,只不过是早就业和迟就业的区别,就业意向都非常明显。发达地区的中职学生对就业兴趣不大,尤其是对中职毕业直接就业兴趣很低,对升入高职后就业兴趣也不大。
从中职学生价值追求的新常态,考察中职“后示范”的新内涵。所谓内涵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而外延发展关注的是教育规模、数量的扩张”[1]。中职教育的内部因素强调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因为学生学习动机对中职教育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强调中职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凸显中职专业特色体现出的职业性,这是后示范期中职教育获得地方政府和企业物质、人力支持的源泉,更是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毕业生对接人才市场,兑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价值的根本所在。因此,后示范阶段中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应着力于两个方面:一是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的就业型人才培养转向为高职输送优质人才为重,兼顾培养就业人才。相應的,需要更加侧重升学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设计,从原来单一的对接职业标准,转变为对接行业的技能标准和对接升学的入学考试标准。二是推广新技术和培养对口专业人才,引领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相应的,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由学校为主转向企业为主,校企共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由侧重“双师”证照的教师,转向具有校企“双重”经验的教师。同时,创新服务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原则,尽快在中职教育内涵建设上有新的突破。
二、多方深度合作打造“后示范”特色专业课程
职业教育特色蕴含在专业中,因此专业建设在中职内涵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利用专业的鲜明职业特征,以市场为导向,将教育与职业联系起来,设计好系列核心课程,将内涵建设落实到课程实施上。即使在升学课程上,也要凸显区别于普高对口升学的技术课程特征,展示出中职校不可替代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功能。
专业平台建设上,紧扣服务地方支柱产业,通过校企合作主动引领行业、产业发展,使专业培养目标适合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从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专业升学能力。为此,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和建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机制。后示范时期的校企合作在强化示范期政府主导功能的基础上,必须凸显可持续的双赢机制。中职学校不能仅仅停留在示范阶段为企业提供廉价或者免费的实习劳动力上,而是要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改进和推广新技术,低成本乃至免费培训企业员工,把对企业应有的贡献放在第一位。
校企合作对专业建设的直接贡献是建设课程平台。一方面,企业代表市场需求,为中职学校提供系统的实践课程标准、建设内容、提供实习基地等,为建设好技术课程体系提供人力、物力和资源的保障。另一方面,中职学校针对企业岗位群的需要,从理论提升上为企业培训提供理论课程,将企业岗位群取得的实践经验系统化,以岗位教材操作流程、项目研发驱动等方式,融入到企业培训和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的建设之中,形成满足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调整需要的动态课程开发体系。由于这样的课程内容对接行业、企业标准,其教学过程对接企业生产过程,在特色的打造上具有了扎根实践的生命力。在教学组织上,以岗位群为单位组织教学,以校企协同的项目研发为载体,从课程上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从而更好地展现出职教特色,凸显中职课程的实用性。endprint
针对升学考试的文化课特色建设,则主要是同普高合作,为学生提供精细化的考试服务,增强对在校生的吸引力。比如,针对中职生较差的文化基础和抽象思维力不强、符号思维能力弱等问题,开设出职业化的专业文化课程,凸显文化课程的职业和技术元素,把职业文化渗透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开发出专门针对公式、符号入门的课程,减轻中职生学习文化课程的负担;针对应考的综合应用、变式练习课程,提高中职生综合应用能力;开设专门的提升中职生应试能力的服务课程,从因材施教上打造出系列文化课程特色。同时,更需要打造好专门针对技术考试的各类实训课程,以彰显在优势专业考试中的技术能手,培养课程系列特色。就中职学校而言,除了教学过程需要对接生产过程,注重服务企业和生产岗位的技术能力培养外,还需要形成针对升学班级的应试项目模块训练,开展培养学生研发能力的岗位技能项目训练;凸显中职升学技术特点的车间进校园实训、虚拟实训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组织形式上,需要实施分层突破的小班化教学、文化专业课综合应用教学等,专门针对后示范期升学教育需要的教学模式。
三、同发达国家合作打造国际职教品牌
后示范时期,不仅国内用工市场大大缩小,而且还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劳动力市场竞争,面临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培养大批技术工人的现实。因此,需要走国际品牌的扩张之路。中山市第一中职校、建斌职校、东凤镇理工学校等于2017年引进了德国工商大会AHK职业认证标准,将德国“跨企业、跨学校”的“双元制”培养模式本土化,建立起“中德实验班”[2]。为了凸显德国双元制特征,“中德实验班”结合中山本土企业提供实训基地,由中德合作建立起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负责职业资格鉴定、技能提升、竞赛、师资和员工培训等。它将区域内的职教资源进行集中优化,实施符合中国特色的学校理论课程教学;由实训集成基地,引领职业院校集中开展过硬的技术训练。这样土洋结合后,真正做到了洋为中用,彰显出本土特色,创新了具有中国元素的“双元制”国际职教品牌,为对接广东先进制造业提供了人才支持。中山市“中德实验班”对接国际职业证书检测标准,让实验班的学生借助技能考试,不仅可以拿到毕业证,还可领到国内中(高)级工证、德国AHK证书,从而拓宽了中职校毕业生直接就业的途径。纵向看,实验班品牌拓展始于中职学校,止于本科职业教育。在中山市教育行政的引导下,建立起了“中职—高职—本科”相互衔接的职教体系,从专业和课程体系上实现了对接。实验班通过多种途径,理顺了中职生的升学道路,为后示范期中职生成人、成才开辟了国际化的新路。
四、打造一体化、国际化“双师”队伍
示范阶段,只要获得教师和技师证的人员都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其实,这中间很多教师都没有企业岗位技术和从业经验。随着后示范阶段职教师资待遇的提高,实体企业竞争的加剧,校企合作深化中中职校对口引进具有企业岗位经验的拔尖技术教师正在成为现实。“双师型”教师的教学优势也日益为中职师生所接受,待遇上明显高出普通文化课教师。因此,中职示范校建立企业拔尖技术教师和高水平理论素养教师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后示范阶段不再是难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真正难点在于如何培养出大批一体化“双师型”教师队伍。让学校系统培养的教师具有扎实的企业岗位技术和丰富的从业经验;让引进的企业拔尖技术教师懂得教育教学规律,且将“双师型”教师从队伍的专兼职统一,推进到具体的教师个人身上。通过企业锻炼和教学实践,锻造出大批“理-实”一体化双技能证书、校企从业双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这种一体化双师的培养,需要以敬业精神和专业技术为着力点,以补偿教育的实战训练方式,提升其相对较弱一方的技艺,真正实现双师教学水平提升。此外,后示范阶段的中职学校,还需要专门关注升学教育的小班化分层教学和“开小灶”类因材施教的普高升学能手型教师,这是示范阶段中職学校所没有的另类“双师”。他们既需要有辅导中职类差生的经验,又需要针对中职生的培优教育经验,还需要熟悉中职对口高考的技术特性,从教学中体现出职高对口考试的教学特色。这种“双师型”教师,同样可以从高考有名的教师中调入中职学校,也可以让中职学校的文化课教师到普通高中观摩、代课,体验普高升学教育的精神和教学技巧,以弥补后示范中新型“双师型”教师的不足。要提升双师教师水平,还要有新的考评机制。比如,“德国,是委托第三方认证机构对院校老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估、认证,以确保职业院校的教师技能水平以及场地设施等教学条件能够满足在校学生的教学要求,实实在在提升技能习得的水准。”[3]
后示范时期,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和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打造具有国际拔尖技术水平的教师团队,将是职业院校未来师资队伍关注的重点。依托先进企业走出去的技术和经营理念,构建稳定的学校教师锻炼基地、兼职教师队伍来源地,不断加大从行业标杆企业和走出去企业中聘请拔尖技术人才、经营专家、技术能手作为中职兼职教师的比例。构建起一支国际一流、国内拔尖的高水平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将成为后示范中职校品牌专业参与国际大赛,打造走向世界教师队伍的新动向。借助国内外技能大赛,提高一体化双师、专兼职国际化双师教师的实践教学力;以中国走出去企业为载体,立足本地支柱产业的骨干企业,打造混编“双主体”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和大赛选手特训中,开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集训基地拔尖技术特训;以世界顶尖技术为目标,在专门训练种子选手的同时,对学校的专兼职教师实施同步配套的拔尖技术训练。切实发挥企业教师工作站和实训中心的特训作用,把行业企业专家、技能竞赛教练、竞赛心理专家等请到学校,共同参与对种子选手的特殊训练。同时,以特色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开发为载体,以国际大赛为标杆,引领品牌专业教师技术拔尖,实训教学素质全面提升。此外,打造走向世界的师资队伍,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建立健全激励教师动机的分配制度和扫清校企深度合作机制上的障碍。让中职学校教师,通过技术提升获得额外的企业工作岗位及相应报酬;让企业兼职者获得技师和教师双份收入;以制度化方式规定,对指导学生获大奖的教师给予特别重奖,充分激发出教师成为双师、技术拔尖人才的潜能。endprint
五、增強中职校“后示范”中服务社会的活力
就中职校而言,其服务地方的立足点在于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人才。因此,按照行业、企业标准来制订其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企业文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凸显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功能的主要途径。中职校后示范时期,跟示范阶段不同之处在于,多数学生升学意识更强。为此,中职学校必须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目标转化为服务具体学生人生发展的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为了自我人生幸福,努力学好服务当地支柱产业的技术,为升入理想学校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而奋斗。通过提升学生个体的技术和职业道德水平,来增强中职学校服务企业技术提升、服务当地支柱产业发展的软实力,以区别于示范期中的粗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后示范阶段,必须以高层次、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大批对技术精益求精、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工匠。只有这种工匠型技工人才受企业欢迎了,才能真正嵌入到企业的运行链条之中。
中职校在行政上归属于地方政府,只有借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才能赢得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青睐,获得人力、物力支持,为学校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为此,学校应分专业汇集教师集体攻坚力量,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困境和企业技术攻坚需要,协同骨干企业开展新技术创新和解困企业转型研究。争取以政府项目研发方式,将研究成果嵌入服务地方行业、企业的关键节点上。同时,将项目研发成果编写成特色教材,直接服务于当地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在大面积服务中,中职学校应尽力为社区普及中职教育出力,为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开展新技术推广和文化教育服务,使学校的技术、文化、创新研发优势成为有影响力的职教品牌。从育人本体功能看,中职校应视学生为直接服务对象,除提供其需要的针对性职教资源外,对其生活和日常管理服务应精细到位,用先进技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人文素养来武装中职学生,为学生创业提供基地和孵化园区,借助育好人才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了拓展学校服务的空间,中职校还需面向社会、行业和市场敞开大门,及时吸收有利于深化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的先进理念,调动校内外一切有利因素,创造出更加开放的软硬环境,探索合作办学和育人的新途径。
参 考 文 献
[1]王丽,等.“后示范时期”天津市高职内涵发展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5):13-18.
[2]中山职校今年首设“中德实验班”[DB/OL].[2017-10-10].http://news.sina.com.cn/c/2017-07-03/doc-ifyhryex5844875.shtml.
[3]张小鹏.从世界技能大赛看中外职业教育[N].光明日报,2017-06-22(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