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锋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正逐步走入语文课堂,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中职散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创设情境,通过音画的结合引导学生感受情,欣赏美,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文章以《故乡的榕树》教学为例,谈了多媒体在中职散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媒体;散文教学;创设情境;展现画面;配乐朗读
散文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有美感的文学形式,它能唤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涵养学生的性情,积淀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道德素养方面发挥着别的文体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新教材中选了很多篇优秀的散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散文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多媒体正逐步走入语文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散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感悟散文优美的意境,理解散文深刻的思想内容,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下面就以《故乡的榕树》教学为例谈一谈多媒体在散文教学中的应用。
《故乡的榕树》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曾获得过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香港作家黄河浪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述了和故乡的榕树有关的人和事、景和情,抒发了蓄积在心头的对于故乡的深切怀念与真挚眷恋的情感。在2007年中山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竞赛上,我选这篇课文参赛,获得了第一名。这篇文章文字优美,描写生动,如果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以往单一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领会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品味文章优美明快的语言。因此,我在教这一课时较多地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音画的结合引导学生感受情,欣赏美,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诵读去体验、感悟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来说,多媒体能提供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教学信息,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故乡的榕树》这篇散文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法,教师用思乡的名言导入新课,学生会提不起兴趣,课就会上得索然无味。而声音、图像及视频的相互结合能给学生强烈的印象,满足学生的情感、艺术和审美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精心设计了一个生动的开头,引用音乐入境法。音乐最能动人情感,它能把听者很快带到特有的意境中。一开课我就播放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并配以主题图片,以景配歌,以歌应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思乡之情。这首歌极富感染力,学生很快就被吸引住了,全神贯注地倾听和观看,找到了情感的共鸣点。有的学生还情不自禁地跟着轻声唱了起来。这个良好的开头,为下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展现画面,感知内容
品读一篇散文,要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刘勰《文心雕龙》)教材中优秀的散文大多是运用丰富复杂的艺术手法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独到见解或抒发自己的强烈感情。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应要求学生认真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驾驭文章。而学生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由于文学欣赏能力的关系,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往往难以理解。加之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视对文章内容、中心思想、重点词句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而学生学起来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如果教师能恰当运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思想内容相关的画面,则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故乡的榕树》这篇散文写到了故乡的榕树下使作者记忆深刻的六件事情,如果单靠教师分析,学生较难找出这六件事情,或者虽能找出来,但难以贴近作者的心灵,难以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所以,在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完课文找出这些事情之后,我把自己精心挑选的和这些事情相关的图片展示出来,再插入名家配乐朗读,让学生边听朗读边看画面,在脑中想象作者所写的这些事情的场景。这样,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课文思想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為进一步理解课文主题、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做了铺垫。
三、配乐朗读,品味语言
诵读是传统的散文教学方法,在当今的散文教学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言语积累,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感品位,也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加强散文的朗读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的感受,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从而提高独立阅读欣赏的能力。
在以往的散文教学中,往往只是由教师范读或让学生齐读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虽然教师读得很投入很动情,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如果运用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读声音文件或相关视频,或者在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时配以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这样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影音材料,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语言。
在教《故乡的榕树》这课时,在学生把握了文章的总体思路之后,我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品味文章的语言美,然后在课堂上朗诵,并说出喜欢的理由。《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我鼓励他们大胆思考,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了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我进行了朗读示范。我精心挑选了和第四自然段意境相配的图片,配以理查德演奏的《思乡曲》,充满感情地朗诵了第四段,并且从词语的运用、句式的选择方面说出了喜欢的理由。这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们被那优美的钢琴曲和我充满感情的朗诵感染了,陶醉在优美的意境中,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他们个个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朗诵出来,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在学生朗诵时,我又给他们配上了优美的钢琴曲。这样,音乐的陪衬熏陶,如催化剂一般,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非常好。endprint
四、入情入境,拓展延伸
联想与想象是审美实现的关键,没有联想与想象,便没有真正的阅读,更谈不上从作品中得到美的享受。葉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一堂生动的散文鉴赏课要能够积极引导学生点燃思维的火花,发挥联想和想象。而多媒体在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方面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教《故乡的榕树》这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我又给他们播放了席慕蓉的《乡愁》配乐诗朗诵视频,让学生边看边听,根据画面展开联想,用心去感受乡愁的滋味,并告诉他们,故乡平常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会引发游子无限的乡愁,乡愁是一种很美丽的愁绪,乡愁是中外作家笔下永恒的抒情主题。
在课的最后,学生对思乡之情的体会达到了丰富而深入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走出课本,进行真情体验。我挑选了中山地区一些有特色的景物图片、生活场景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们观看,并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发挥联想,说说家乡的某一景物,生活中某一难忘的事情或场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一环节中,学生说出了很多有趣、感人的场面、故事,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之情。课堂上不时传出阵阵笑声,评委老师也微笑颔首,表示赞许。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做了小结,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爱乡的教育。
在《故乡的榕树》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出与课文密切相关的读、品、悟等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受到了美的熏陶,而且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思想素质。
总之,多媒体教学大大活跃了语文课堂,但语文课堂不能一味地追求热闹,要有门道。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忘记语文课的本质是语言实践课,多媒体辅助手段的使用必须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根本目的服务。正如同样是一把斧子,在不同的人手里所起的作用不同一样,多媒体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工具,工具本身并不能带来效率的提高,只有根据语文学科不同课型的特点,深入研究这种工具的运用方法与策略,才能发挥这种教学工具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晓玲.多媒体技术对教育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1996(05):4-6.
[2]周治丽.红花更须绿叶衬——谈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3(10):10-11.
[3]董家聪.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24):96,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