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兵
(都江堰市八一聚源高级中学,四川 都江堰)
对高中生心理健康进行教育,主要是为了对他们错误的思想进行纠正和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良好的心态。高中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因此,在高中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以培养学生品德为主,心理健康教育是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减少心理压力,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从而保障高中生可以健康成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要教育学生,还要培养优秀的人才,所以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使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首先,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加强他们的学习[1];其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教师要开展专业的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最后,制定健全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职能作用,并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可以为社会培养出优秀人才。
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要将实践活动纳入德育工作中,并定期开展课内外的实践活动,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独特的优势,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综合能力。例如:艺术节、科学节、军训活动,有组织的社会调查等多种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要懂得爱劳动、爱生活、珍爱生命。另外,实践活动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对社会、国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逐渐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学校要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室,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从而实现理想教育。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非常重要的阶段,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和职业的选择等各种心理问题。在这个阶段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健康的讲座,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使学生在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可以冷静处理,并帮助学生可以正确处理好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学习、生活、就业、人际关系等[2]。建立心理辅导站,可以在第一时间为学生进行及时疏导,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教师在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采用多种交流形式。比如:家访、电话互访、家长会等,不断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学生的心理情况可以及时、全面的掌握,教师和家长对各种教育工作进行积极、有效的配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高中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社会依然要给予一定的关心和爱护。全社会有责任去履行这个义务,并为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学校和相关部门要组织相关的委员人员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并且还要充分打击有关侵害高中生的犯罪行为;避免不良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另外,还要定期组织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让高中学生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自身的魅力。
综上所述,要想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唯一有效的解决对策就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并把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可以使两者的优势进行互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得到有效的修复,并且可以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另外,只有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在德育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才可以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利于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