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读课的默读教学设计
——以《动物笑谈》教学为例

2018-02-26 12:55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俞新玉
学苑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趣事动物课文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 俞新玉

默读,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是适用性很强的阅读方式。课标中针对默读提出非常明确的要求,初中生能“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部编本”教材七年级上册用了三个单元学习默读方法,且都有明确的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高度重视默读,教读课上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对默读的方法与策略进行了指导,学生掌握与否,自读课文就是检测默读学习效果好坏的最好舞台。下面我就结合《动物笑谈》的教学案例来谈谈自读课的默读教学设计。

一、默读提示,明确目标

每一篇自读课文后都有阅读提示,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本课阅读提示:“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作者的语言诙谐风趣,有时还带着调侃的味道,阅读时注意体会这种幽默效果。透过课文风趣的文字,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由此,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捕捉重要信息,制订本课学习任务。1.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在课文中叙述了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2.品味文中生动幽默的语言。3.体会作者对动物的热爱和尊重,以及专注忘我的工作精神。

二、默读资料,了解人物

七年级学生对康拉德·劳伦兹比较陌生,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查找搜集作家、作品的有关资料,上课前进行简单的交流。为了拉近学生与作者、与文本的距离,我补充劳伦兹被称“动物灵魂的爱因斯坦”,介绍了他的作品《所罗门王的指环》,启发学生思考,他真的拥有“所罗门王的指环”这一魔戒吗?那么他靠什么听懂鸟兽虫鱼的语言?以此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去拨开认知上的迷雾。拨开认知的迷雾,阅读文本,是阅读教学要认真扎实做的工作。这个环节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热情,带着求知欲走进作者的心灵。

三、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为了防止学生漫无目的、心不在焉地浏览,读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关注标题、开头、结尾和重要句子(如每段文字的首句;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句;穿插在说明、议论、叙述文字中间的抒情句、议论句),强调默读的方法、习惯、速度,特别是要给学生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设计的问题指向性要强。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时要“手不离笔,随时勾画”,画出每段的关键句,筛选提取相关信息,概括段意,理清思路。这些阅读的方法与策略,需要不断地向学生反复强调,直至根植学生的读书习惯中。这个环节默读设计两个小问题,一是给课文划分层次,二是与动物有关的趣事或笑谈有哪些?默读《动物笑谈》,学生很容易抓住第一段“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的中心句,进而抓住“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明确作者的疯举有两处,这从第10自然段“另一次我差点儿被送进疯人院里”中的“另一次”可看出。为此,学生把文章划分三个层次。也有部分学生提出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分两层,第一层次为第1自然段,总领全文,这一层次的划分,没有疑义;2—19自然段围绕题目写动物笑谈的具体表现,可以合在一起。针对这两种见解,我都给予认可,并肯定了他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精神。引导学生思考本文以《动物笑谈》为题,结合课文说说“笑谈”之“笑”表现在哪些方面?不看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学生回答语言不够简练,教师不必急于补充,尊重学生自主研读课文的权利,只要他们的思维清晰,口头表达流利、规范,都要给予鼓励。

四、品读词句,感悟主旨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但凡文艺作品能够长久流传下去,均是其最有趣、最贴切的符号。”学生唯有倾心一读,方可将视觉直感枯燥文字演绎为有血有肉生命精灵,为语言文字植入生命之美,体味文本的神韵旨趣。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中的“边读边思考,勾画出重要句子或段落,并学做摘录”,我把这一环节的学习重点定为用批注的方式做读书笔记。“部编本”教材在自读课文正文的左右两侧都留有空白,供学生读时旁注。我便要求学生批注在左右侧,这样有利于我巡查时指导。我出示PPT:既然是“动物笑谈”,那么可“笑”在哪里?结合文中具体词语作分析,并且在旁边作批注。为了让学生默读时目标明确,我用示例先行指导批注。PPT出示: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引导学生默读,找关键词,如“焦急”是神态描写,“探索”“尖叫”是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写出小水鸭们找不到“我”扮演的鸭妈妈时的焦急、害怕,“哭”起来是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写出作者对这些小动物的怜爱、呵护之情。指导学生要先找关键句,在文中画出有特定要求的语句,如比喻、对比、拟人句,或词语描写巧妙生动的语句,再圈出句中的重点词,细细品味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和旨趣。看看学生课堂上的状态:左手翻书,右手拿笔,认真圈画,重点词语,朗读标注,思考探究,主动交流。有个女生对文中“我”在车站看见鹦鹉可可就要去做长途飞行时,纠结于叫与不叫的为难心理的理解,“到底叫不叫它呢?”旁注“内心虽焦灼,但有顾忌”“不过我到底还是叫了”旁注“我为可可着想,不顾自己的形象,其实也想验证可可听我叫声会不会直直地从上往下飞”。见此,我轻声地问一句:“你读到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爱动物,为探求科学研究不顾自己尊严的人”她马上在旁边补上。很多同学都喜欢鹦鹉可可的活泼聪明,把母亲打毛衣的鲜艳毛线缠到门前的柠檬树上,“咬住”“飞”“打开”“总是”多么敏捷,多么有趣,像极了一个调皮的孩子与母亲嬉戏玩乐,它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启迪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对时下日益濒危的动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通过品读词句,学生自然走进作者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世界,走进作者科学严谨、专注忘我的精神世界,并逐渐为之感动。这样的品读活动使得学生积极向上,对世界的美好有了真切的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是的,我们要切实重视默读,给默读在课堂教学中留一席之地,让它享受与朗读同等的待遇,让学生在默读中知情感,品思想,得神韵,塑人格,让默读教学在语文自读课堂上绽放光彩。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猜你喜欢
趣事动物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春天的趣事之狼狈逃窜
背课文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街头趣事还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