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蔡婷婷
高中语文课程中,散文的数量不少,它们或独抒性灵,或关注社会人生,语言优美,题材广范,形式灵活。一篇散文就是作者与自己、与世界、与自然的真诚对话,书写了作者人生当中独特而又宝贵的人生体验。散文阅读可以启发学生性灵,细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散文篇目集中体现在必修1第三单元的“写人记事”散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写景状物”散文和选修课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部分,语言文化大师们的思想、性灵在这些优美诗意的散文佳作中汩汩流淌,给人提供无限丰富的精神和语言的养料。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散文教学遭遇尴尬境地。首先,散文本身“形散神聚”的文体特点使得散文阅读具有一定的难度,师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其次,教师在教学上趋于功利,将散文阅读分割成一个个问题,注重教会学生答题的技巧,而缺乏必要的激趣引导、情境创设、朗读感知,课堂上没有充分带动学生进行“美”的体会、“情”的贴近,从而使学生失去散文阅读的兴趣,同时,教师阅读技巧的匮乏也使得散文教学收效甚微;最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得学生更青睐用手机、电脑等进行碎片化阅读、快速化阅读,对于散文这种含蓄隽永的文字失去了品读的耐心。
散文作家写一篇散文,肯定是自己的内心充满了某种感情,得到了某种感悟,受到了某种启迪,因为内心有东西,而不吐不快,才思接千载,千山万水、宇宙时空,统统化入笔端,形成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读散文,最重要的是要读出散文的“神”,即读出作家在文章里所要表达的情感、感悟、启迪。其实,散文的教学并非无规律可循,只要抓住散文阅读的规律,散文阅读并不难。笔者就自己平时教学散文的经验,谈谈该如何“三步”抓住散文的“神”。
在散文中常有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词句,是为“文眼”,倘若读者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这“点睛”之笔,就能透视文章的“心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广博纷繁的题材是如何被有机组织起来的。
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学为例。教学伊始,我就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试着找出能够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学生很容易就找出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个句子,而这个句子也正是该篇文章的“文眼”,体现了作者内心淡淡的忧愁,而这种“忧愁”又贯穿文章的始终,笼罩全篇。抓住“颇不宁静”,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对于课文其他内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学生很容易抓住“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个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愿意用生命换取秋天,抓住了这句,学生就明白了这篇文章主要表现对故都的秋的无限喜爱、眷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读文章,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就有比较清晰准确的认识。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抓住文中“直抒胸臆”“画龙点睛”的句子,对于散文阅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散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在教学伊始就大胆提问学生:“你们读完这篇文章,感觉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你们能否找出最明显的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中心句、抒情句的敏感性,培养他们筛选重要句子的能力,这是阅读散文的一个简便而有效的方法。经过不间断的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能够不断得到锻炼和巩固。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只要扣住“神”,散文无所不能写,但散文中直接表现中心情感的句子有时不是很多,有些句子在表意上比较含蓄,无法直接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带领学生立足文本,仔细分析、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
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有这样一段话:“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教学时我曾让学生试着从这段文字中辨明、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但学生一头雾水,不知从何入手。其实学生只要抓住“自由”“妙处”“受用”这三个词,就能明白,当作者试图摆脱白天的种种烦琐,进入荷塘月色的美景中的时候,他感到的是一种超脱的自由,独处的美妙,对荷塘如水的月色想要尽情地欣赏、享用,从这就能读出作者内心因为这独处的时光而产生的淡淡的喜悦。此处的用语虽然含蓄,但学生学会抓关键词稍加分析,也能找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再如教学《故都的秋》时,有这样一段:“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要想理解这段话的含义,我们最好抓住“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这几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那反过来,北国之秋应是“色彩浓”“回味永”,通过这样简单的分析,学生马上明白了,写南国之秋的目的是为了反衬北国之秋,突显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
于含蓄中处抓关键词,考察的是学生揣摩语言的功底。在表意并不明显充沛的语言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对关键词的敏感性,并学会整体感知,文本细读,这样就能比较准确地读懂散文的“神”。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一片风景就是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在散文中,作家写景不会单纯为了写景而写景,写景最终都是为了抒情,只是这种抒情的方式比较含蓄隐蔽罢了!所以,通过解读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也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荷塘月色》中有个极有代表性的例子:文章的第二段“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一段作者写到的景物是小煤屑路和它周围的景观,作者用到了一些形容词来形容它——幽僻、寂寞、淡淡,意境较为沉寂、凄凉,而透过这沉寂、凄凉的景观,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此时内心淡淡的难以排解的忧愁。景与情往往是一致的,抓住了景物的特点,也就容易判断作者的情感。
《故都的秋》的经典之处在于写了五幅代表北国之秋特点的画面,画面优美宁静,令人心生向往,而这也体现了作者对北国秋景的深深的喜爱与眷恋;但是,在这些秋景中,也不乏破屋、秋草、落蕊、秋蚕这样一些凄凉的意象,而这不也透露出作者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产生的悲凉心态吗?在分析文章的第三段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描写景物的形容词,如“ 破 ”“ 碧 绿 的 ”“ 一 丝 一 丝 ”“ 蓝 ”“ 疏 疏 落落”“尖细且长”,这些形容词无不营造了一种萧瑟清朗的氛围,加深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将作者的情感体现得更为充分。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将散文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学生对散文“形”与“神”的构成与融合肯定也有更深切的认识,对散文的阅读也就准确、轻松多了!
北大教授钱理群说:“中学语文教学……第二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就是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的美的能力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中学语文的教学,千万不要忽视带领学生细致解读文本,不要忽视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否则,这样的教学容易大而空,学生或许能从中感知到隐约的美感,但却无法提高自己分析鉴赏语言的能力。
教无定法,在教学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应努力钻研,积极实践,探索出更有效的散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让散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所喜爱、所欣赏、所抒写!
[1]陈昌卫.高中语文新教材诗歌散文教学探讨 [J].新教育(海南),2015,0(18)∶24-25.
[2]吴俊.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文学教育,2015,0(8)∶94-94.
[3]王小英.散文,你的出路在哪里——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的反思[J].考试 :教 研版 ,2012(10)∶118-118.
[4]陆文珍.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方法探微[J].考试周刊,2016,0(53)∶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