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探析

2018-02-26 08:35李赐平肖加琳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劳动成果劳动情感

李赐平,肖加琳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637009)

继2015年7月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之后,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又把“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内容予以特别强调,要求“践行知行合一,将实践教学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丰富实践育人有效载体,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1]

这一强调,既深谙“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的理论精髓,又切中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问题之肯綮。我国当前不少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已经严重偏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目的,在很多时候沦为了学校惩罚规训学生的手段,其教育价值呈现出明显的弱化、淡化甚至虚无化的失落状态。

一、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失落

孟子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将劳作之苦视为有志之士获得成功所不可或缺的磨炼。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更是认为,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2]但在现代社会里,人工智能日渐兴盛,机器可代替人工劳动完成许多工作,劳动形态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由于当代社会对体力劳动的需求还在持续降低,不少人眼中的体力劳动的价值和地位正日渐式微,其劳动教育理念也随之出现了不应有的偏移。不仅部分社会成员将劳动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且不少教育工作者也将劳动看作一种工具,视为惩罚学生的手段或规训学生的方式。在多种形式的劳动异彩纷呈之际,人们关于劳动教育的观念、情感、行为的偏失大有蔓延之势。

1.劳动教育观念扭曲

曾几何时,“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的歌声到处传唱;也不知从何时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是美德”的观念已然发生了扭曲。在学校教育中,劳动值日成为学生被动的职责,经常被作为惩罚犯错学生的手段,或者作为规范学生行为的方式。在家庭生活中,一些家长过度使用物质奖励的方式诱导子女从事洗碗、拖地等日常家务劳动;更有不少家长片面强调学业,完全包办代替,不仅不让子女从事任何家务活动,甚至替代子女到学校扫地,以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相当薄弱,诸如洗衣、做饭、打扫房间等基本劳动意识与能力丧失殆尽。在社会生活中,劳动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不管什么劳动形式,都是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也获得自身生存的基本资源。但是,面对环卫工人、清洁工人、建筑工人等体力劳动工作者,教育者多以“不好好读书,以后只有扫大街”或“现在学习不努力,将来只有下苦力”之类的表述来误导中小学生,促使他们形成轻视、贬低体力劳动的不良观念。凡此种种,无不表明劳动教育观念的偏颇,导致中小学生对待劳动的态度趋于排斥甚至蔑视。也正是因为如此,“一夜暴富”式的急切、“为富不仁”的冷漠、“极端奢靡炫富”的畸形等不良习气才沉渣泛起,污染社会风气。

2.劳动教育情感缺失

在中小学,作为全面发展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教育,很多时候仅仅存在于学校的计划或课表中,很难有实际的充满教育性的实践。虽然学校并不缺少劳动,但对于学生而言,仅仅是被动地进行活动,没有情感唤醒与投入,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里的班级值日和打扫教室的事务,不少学生唯恐避之不及。学校把“爱劳动”作为一种奉献精神来宣扬,忽视学生在劳动活动中的情感需求和自我满足。这种“牺牲自我,成就他人”的劳动教育观,没有唤起学生对劳动的热情与喜爱,学生不能通过劳动感受到尊严与光荣,其实是对“热爱劳动”这种积极情感的异化。学生一旦形成“劳动是服务他人,牺牲自我”的片面奉献观念,就难以从心底获得对劳动的认可与赞赏,很容易造成劳动教育情感的缺失,“热爱劳动”的情感反而演变成“厌恶劳动”的不良情绪。

3.劳动教育行为偏差

正如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从根本意义上说,劳动是一切产品价值的唯一来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理念和精神,理应成为人所共知与共有的常识,劳动行为更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日常而基本的行为。但在偏颇畸形的劳动观念下,很多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行为已经逐渐异化,本该自力更生的劳动演变成“送餐”模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劳动行为比比皆是,如在学校劳动活动中,爱护、保持、监督班级环境整洁成了值日生的个人责任;在家中,许多中小学生不曾参与家务,学生校内外两个模样,知行脱节、前后不一,劳动教育行为明显偏差。

二、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依据

“真正的实践是审慎地自由选择的行为,是以自身为目的的行为,是以人事为对象的行为,是关涉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行为。”[3]即实践贯穿于一切行为之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实践——认识的主体是通过教育在自然、社会、思维运动中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4]实践教育哲学强调,一切真正的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宿都是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意识和行动能力的养成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5]因此,劳动教育理应通过实践教育活动,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劳动行为,从而确立积极向上的劳动价值观。

1.劳动教育是联系中小学生与自然生活环境的根本中介

马克思论证了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这种物质交换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4]同时,马克思还指出“劳动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即人通过劳动再生产出整个自然界。[4]这也就是说,通过劳动活动,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再创造自然。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时,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开展劳动活动、体验劳动过程、享受劳动成果,以感知带动身体,以身体激发内在力,以内在力唤起精神动力,最终认可劳动行为,体验到“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尊重劳动与劳动成果。中小学生所处的劳动环境,就是他们的每日生活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者应重视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基本劳动活动,如生活自理方面的洗碗、洗衣、整理房间等活动;学校的晨跑、课间操、大扫除等课外活动;社会中的植树节、劳动日、环保日等实践活动。中小学生的成长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他们并非知识的储存罐,而是正在发展成长的个体。因此,通过劳动教育活动这一中介,中小学生与其自然生活环境紧密联系,在生生不息的实际生活中,形成并践行“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劳动价值观。

2.劳动教育是促进中小学生成人成才的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6]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7]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教育包含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源的教育实践,是以自身成善或趋善为目的的活动,是以尊重并发展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活动,是一个引导学生探问并过一种美好生活的活动。”[3]中小学劳动教育可以促使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自愿付出劳动,收获劳动果实,认可劳动价值并不断践行劳动活动;能够引导学生从“利我”逐渐“利他”,不断趋于“自我”完善,深刻认识到自我劳动不仅能满足自己的主观劳动需求,也在客观上服务他人和社会。同时,劳动教育是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与劳动情感的基本途径。揆诸当下关于体力劳动者的一些热点事件,如清洁工的孩子在路灯下写作业、环卫工老夫妇寒风中吃饭、妇女抱着婴孩擦皮鞋等典型事例,虽然凸显了现实生活中体力劳动者的诸多困窘,但事件本身的走向及当事人与围观者的态度都足以向学生表明,自食其力的劳动行为固然不无艰难,但绝不羞耻,理当获得应有的尊重。这些对劳动实践状况的深刻认识与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一样,都有助于形成他们正确的劳动态度与良好的劳动情感,促进他们不断成长。

三、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阐释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8]因此,中小学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1.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重要内容的劳动教育,既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劳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又有自己无可替代的独特性。作为未成年人的中小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实践获得的技能必定非常有限,其劳动实践活动所生产的成果也不会很多。如果这就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追求的话,那显然有失偏颇。事实上,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既不应该是劳动技能的获得,也非劳动产品的生产状况,而在于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劳动价值观。[9]这就意味着,全面广泛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中小学生,要在获得基本而必要的劳动认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历史”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精神[8];全面了解并高度认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崇尚劳动价值,追求劳动创造,尊重劳动人民,反对“不劳而获”“投机取巧”以及“弄虚作假”骗取劳动成果等不道德行为;踊跃地参与劳动过程,获得积极的劳动情感体验,懂得欣赏自己的劳动果实,不断强化劳动意义感。

2.解放身体力量以掌握身体主动权

陶行知提倡“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这样做的人要用心思去指挥力量,使能轻重得宜,以明对象变化的道理。[10]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与社会,是人与社会之本质体现,身体存在的本质就是自觉自愿地裹挟着自身“冲入”到劳动中去,以此区别动物的肉身存在——劳动的身体就是“人”的身体。[11]马克思把劳动看作是“一个社会摆脱自然力量的统治”的开始,因此劳动教育应该解放学生的身体,摆脱不应有的外在束缚,通过劳动感受身体的愉悦,获取应得的效能感和成就感。如在家里,家长引导学生从事整理收拾房间、打理生活事宜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使他通过双手的劳动,体验到房屋干净的美观,衣着整洁的舒适,餐具摆放的秩序,从而收获劳动带来的实际效果,获得心理满足的愉悦感;在学校,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管理学习用品、打扫教室清洁、清洗生活衣物等。学生参与这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活动,既增进劳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也使脑力疲惫获得有效缓解。虽然解放学生身体的具体方式有许多,如运动、跳舞、游戏等,但劳动无疑是最为基本而重要的途径,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因此,中小学劳动教育要积极解放学生身体,让他们自主选择,自由活动,主动参与,掌握身体主动权,在身体活动之中感受到参与劳动过程的愉悦之情,体验收获劳动果实的满足之感,不断增进“以心制力”的能力。

3.唤起学生积极正面的劳动情感体验

在实践活动中,人是有血有肉的动物,情绪的变化、情感的波动皆能影响劳动活动。劳动首先能服务自己,使自身感到身体的满足和心理的愉悦;其次,劳动成果使人获得成就感,形成珍惜劳动成果的态度;最后,付出和回报成正比的劳动活动,使劳动者对他人的劳动活动和成果感同身受,从而尊重他人劳动。教育者应当注重调动学生的劳动情感,在适度的劳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苦中作乐,收获自己动手的成就感;因体验到劳动过程之艰辛及劳动成果之不易,而倍加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并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劳动果实。中小学生情感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中小学生情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他人的影响下,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因此,在实施劳动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应重视学生情感的波动,理解并接纳他们情绪的变化,遇到比较艰苦的劳动条件时,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遇见体力劳动者时,要衷心感谢他们的辛劳付出,引导学生产生“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的积极心理,杜绝“不好好学习,你就去扫大街”等消极暗示。正面情感的引导,有利于中小学生从心底认可劳动行为的价值,钦佩从事脏活、累活、苦活的劳动者的精神,并生发出努力改善生活环境、维护整洁状态的正面情绪,增进良好的劳动素养。

4.形成教育合力以实现身心融合

行为与情感的一致性能够使人产生身心愉悦之情,劳动行为亦是如此。知、情、行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才能达到身心和谐发展。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不能纸上谈兵,亦不能只注重劳动活动而忽视情感的积极引导,而应将劳动知识、劳动情感、劳动行为三者有机结合,发挥整体教育合力,促使中小学生身体力行,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劳动过程、收获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价值,最后形成积极健康的劳动价值观。

四、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

“实践教育哲学认为,一切真实的教育都直接或间接发生于实践场域中,都是经由(by\in)实践、为了(for)实践、属于(of)实践。”[12]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通过身体而充盈“灵魂”。[11]劳动教育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其内在性、非功利性、享用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旨并非着重于熟悉专业劳动知识,掌握专门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活动,真实体验劳动所带来的感受,身体的舒展与劳累、心情的愉悦与疲惫;真切知晓关于劳动知识,尊重自己与他人的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知行合一,从心底认可劳动的价值,深刻理解劳动是美德,并付诸实践。

1.回归教育性,奠基全面发展

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一以贯之地突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养综合提升。作为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是整个德智体美教育的基础,融合于德智体美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育人功能。[13]

第一,注重劳动教育的“体力基础性”。劳动教育的劳动,当然不能脱离人类社会劳动的基本范畴,包涵丰富多彩的形式。不过,对于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而言,其劳动应该主要限定为以“体力劳动”为基础,当然并不狭隘地局限于体力劳动,而是基于体力劳动的广泛多元的实践活动。由此,劳动教育既与德智体美四育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有各自不可取代的独特性。

第二,以生为本,强调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性。在诠释劳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价值的基础上,注重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不再将劳动教育中的“人”视为工具与手段,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觉性、能动性、实践性,从学生的主体性、精神成长、人性意义出发,重新诠释劳动教育的本质和价值,避免绝对的“社会取向”和工具功利取向,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促成全面发展。[14]

第三,坚持实践取向。劳动教育的基础是体力劳动,其基本途径只能是劳动实践活动。不着眼于实践活动的积极有效的开展,劳动教育空有“劳动”的形式,却不具有“劳动”的教育性,会导致劳动与教育的分离,徒有劳动过程甚至劳动成果,甚至会遗失了最关键、最核心的劳动理念与劳动价值的培育,如此也就失去了全面发展的基础与可能。

2.着力实践过程,实现综合育人

无论是德育还是智育,抑或体育美育,都与劳动教育密不可分。可以说,劳动教育是教育之真善美的保障,是人的本质生成、实现的必经之路。[15]

第一,立足现实生活,真实体验劳动过程。中小学劳动教育场所以学校为基础,包括家庭和社会,三者合力引导才能发挥劳动教育效果。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原则,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16]劳动教育内容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活动,而非停留在书本中的理论知识,或虚构的未来场景。劳动活动是实际开展的有效活动,要解决当下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劳动教育就是实践活动,并且是真实开展的实际活动,这可以促使中小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感受真实的劳动活动,得以在活动过程之中发现体知与感知、理性与感性、知识与经验等相互共存。

第二,激发内心自觉,优化劳动情感态度。热爱劳动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培养中小学生对劳动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伸手援助的助人意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善解人意,有同理心。劳动活动能够潜移默化地激发中小学生“善”的品质,无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交友观,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观,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形成积极向上的劳动情感态度。

第三,提升精神境界,唤醒劳动内力。劳动是美德,中小学劳动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产生由衷的敬佩、赞赏之情,达到灵魂高度认可,身心合一。劳动能够创造财富,这笔财富不仅指物质财富,更包括精神财富。当物质达到一定条件之后,精神财富才能满足人更高层次的需求。通过劳动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中小学生能够体验到通过劳动活动所带来的实际环境变化,比如做手工、做清洁、整理房间等实际成效;同时,在劳动过程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关系进一步友好,都会带来更丰富的身心满足感与愉悦感。因此,中小学生劳动教育需要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唤醒学生内在的劳动力量。

总之,中小学要站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优化劳动教育理念,精心设计劳动教育目标与方案,大力打造优质的劳动教育课程与活动,创设有利于彰显劳动教育价值的优良环境和健全机制,让国家的劳动教育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面实现“立德树人”的伟大目标。

猜你喜欢
劳动成果劳动情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劳动成果要珍惜
劳动成果要珍惜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热爱劳动
劳动成果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