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争辉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优质高等教育是支撑创新驱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高等教育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日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1]国家发展与大学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要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办好高等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些新思想是习近平分析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后,做出的新思考、新判断,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根本宗旨和行动指南。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内高等教育创新能力之间往往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世界高等教育史和科学技术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现象——“汤浅现象”,又称“汤浅定律”[2]5-8,它是由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在梳理近代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过程中发现的,即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与高等教育关系密切。一个国家的科技成果数量如果超过全世界总数的25%,就成了世界科学技术中心。从历史上看,世界科技活动中心形成的顺序是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美国(1920-)。与此同时,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也是按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的顺序转移的。当今世界科技强国,均依托高水平大学,形成高等教育中心,进而发展成为科技中心和创新中心。在我国,京津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之所以能成为主要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无疑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之相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供不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接受更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要,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以河南省为代表的中西部高校办学水平相对偏低,距离提供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尚有距离。此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也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以习近平高等教育思想为引领,结合我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河南省高等教育为例,探索解决当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核心问题的可行路径,以期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是稀缺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一部高等教育发展史就是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史。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于晚清,从1895年北洋大学堂算起也经历了一百多年历史。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是河南省第一所新式大学,开启了河南省现代高等教育的先河,随后,1909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校——焦作路矿学堂,1912年又创办了当时全国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23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升格为中州大学,成为河南省第一所综合性大学。20世纪30年代,在全国76所本科以上高校中,河南省有2所,湖北省和湖南省各有2所,吉林省和安徽省各有1所。拥有3个以上学院的高校有40所,拥有5个以上学院的只有7所,河南大学位列其中[3]。几经变迁,1942年省立河南大学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抗日战争前,尽管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整体欠缺,但国立大学的省际分布相对均衡。当时我国大部分省份至少布局1所国立大学,如河南省、山西省、云南省等。从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河南省高等教育整体发展速度迟缓,高校数量较少,在1947年只有4所(国立河南大学、省立商业专科学校、焦作工学院、私立中原工学院)。同一时期,“江苏和四川各22所、广东16所、湖北11所”[4]。由于高校内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逐步呈现出“东部强、中西部弱”和“东西部强、中部弱”的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打破了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当时,河南省仅有2所本科高校,焦作工学院先后迁至天津市、北京市,组建中国矿业学院;河南大学由一所综合性大学被拆解为以文科为主的师范学院。当时的院系调整是以六大行政区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布局高校,过分强调了行政区之间的均衡,忽视了同一行政区内部各个省份之间的不均衡问题。1954年,六大行政区撤销,河南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均衡的问题日益突出。虽然1956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省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郑州大学,但因综合实力不强,没有进入从1954年到1978年先后几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行列。而与河南省相邻的陕西省有重点高校7所,湖北省7所,山东省3所,安徽省2所[5]。同时,在这个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河南省也错失中国科技大学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落户的机会。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改革,改变了许多部属高校的隶属关系。河南省的部属院校由1991年的11所缩减至1所,这在客观上加剧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省际分布的不均衡性。
近年来,河南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成就显著。2017年,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尽管如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仍是河南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整体上看,当前河南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创新驱动力不强,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不高,与河南省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很不相称。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经济大省。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GDP稳居全国第5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基数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直制约着河南省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据统计,从2005至2015年,尽管河南省普通高校在校生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内事业费增加了3.37倍,但在全国的排名却从第17位退至倒数第5位,不仅远低于北京和上海等发达地区,而且也低于西藏、宁夏、新疆、青海等地。根据《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为12 601.1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 747.65元,位于全国倒数第3位[6]。
经过国家20多年的重点建设,以“985”和“211”大学为标志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区域分布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均衡性。据统计,“在39所‘985’大学和112所‘211’大学中,东部地区‘985’‘211’大学分别为26所和71所,占比分别为66.7%和63.4%”[7],而西部地区“985”“211”大学分别占比为17.9%和21.4%,中部地区“985”“211”大学则分别占比为15.4%和15.2%,呈现出典型的“东部强、中西部弱”以及“东西部强、中部弱”的发展格局。长期以来,河南省仅有郑州大学1所“211高校”,没有“985大学”。现行招生制度下,以“985”和“211”为代表的重点大学普遍存在着属地招生比例较高的情况。2017年,“985”和“211”大学在河南录取率仅为1.14%和4.15%,居全国倒数第4位和倒数第2位。作为人口大省、高考大省,河南省考生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获取方面一直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
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河南省高等教育抓住了历史机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河南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当前河南省在高水平大学和内涵建设等关键指标上,与其他高等教育强省相比仍然差距较大。据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河南省有2所,而北京市有31所,江苏省15所,四川省8所,湖北省和陕西省各7所。河南省每千万人拥有公办本科高校只有3.3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8所。第4次学科评估显示,河南省参加评估的16所普通高校中,尽管有159个一级学科入围,但A类学科只有1个,而北京市A类学科194个,上海市91个,江苏省80个,湖北省52个,陕西省27个等[8]。在全国286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中,河南省只有1个。在全国10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河南省高校只有4个。2004年至2016年,在硕士在校生比重和博士在校生比重2个指标上,全国的平均值分别是河南省的2.9倍和12.6倍。
与全国整体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格局类似,河南省内部也存在着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据《2017年河南统计年鉴》显示,郑州市有高校56所,占全省高等院校数量的43%。每100 000人拥有的高校在校生数,郑州市10 450人,全省平均2 339人,低于全省平均数的有14个地市,濮阳市只有309人[9]。从55所本科高校区域布局看,郑州市25所,占45%。目前河南省还有5个地市:濮阳市、三门峡市、鹤壁市、漯河市、济源市,没有布点本科高校。在全省55所本科院校中,陇海线以南的广大地区有10所,不到全省高校的1/4,大别山革命老区4所,约占全省本科高校的7%,且没有1所以“大学”命名的高校。由于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不合理,河南省各地市人才培养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失衡,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为河南省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指明了方向,必将进一步增强河南省高等教育支撑创新驱动的能力。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河南省在国家公布“双一流”建设方案后,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方案——《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对未来10年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等教育改革做出规划:将在10年内投入31亿元打造世界一流学科。但专项投入不能代替整体投入,政府除加大专项投入外,还应持续增加对高等教育财政性投入,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加大利用国债资金支持河南省高校的力度,对高水平大学给予重点扶持;构建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大高等学校向社会开放办学的力度,鼓励更多社会捐赠和民间资本投资高等教育;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制定更加优惠的减免税政策,使捐赠者和民间投资者在经济上或名誉上得到合法、合情、合理的回报[10];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实行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倾斜政策,对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造成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欠缺的地区给予适当补偿。
在新形势下,面对河南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应集中精力与财力,利用现有资源,重点扶持本省部分重点高校与优势特色学科,着力培育一批全国性的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提升河南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在实施“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除对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重点投入外,“还应对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急需的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学位授权点、高层次创新团队等给予优惠政策,进行重点扶持;省政府应立足河南人口基数、经济总量,提高高水平大学人均拥有量”[11],对河南省17所拥有学术型硕士学位和9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重点支持。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区域的优质高等教育对该区域整体高等教育的引领作用是巨大的。为此,省政府应根据产业结构需求积极主动和国内外一流大学联系,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落户河南,力争实现高等教育局部高端突破。
一方面,积极吸引国内一流大学来豫设立分校,进一步优化河南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近年来,一流高校等优质教育资源的扩散已成大势所趋。深圳、珠海、宁波、青岛等城市都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相比于深圳、珠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河南省虽然起步较晚、经济实力有限,但在生源与土地等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郑州市等中心城市完全具备引进外省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只有在新一轮跨省建立一流大学分校的热潮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逐步扭转河南省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优质资源相对匮乏的局面。
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激发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办学活力。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和尝试,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等已成为中外合作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成功范例。2017年8月,郑州市发布的《郑州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5)》也提出,河南省、中国科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3方将共同建设中科院UCLA(河南)大学,作为郑州市“双一流”建设项目之一。2017年12月,郑州市出台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12],计划设立1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引进优质高等教育机构。这为河南省其他地市乃至全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了个好头。接下来,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规划与政策,对引进大学的层次与类型、合作模式、激励办法等进行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需要提升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让高等教育改革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为此,《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是:“高校布局更加优化,分类体系更加科学,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合理,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实行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合理布局,把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建设,发展高等教育发展骨干节点”[11]。着力构建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的河南省高等教育“一体两翼多点全覆盖”的区域梯度结构:将郑州市建设成为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将洛阳市和开封市两个副中心城市建设成为河南省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支点,在豫西南、豫东、豫北等河南省区域节点城市各布局一所办学历史较长、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发挥其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