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
建省周宁县狮城中学 孙燕虹
追求思想品德课程特别是初三思品与时政热点融合有效教学,带来的必是学科的活力迸射。实现初三思想品德与时政热点有效融合需要恰当的教学方法。下文,粗浅地介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初步形成的几种有效、可操作的教学方法。
初三思品课以国情教育为主,理论性强,单纯的教材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感。我们积极尝试以“时政播报——热点导入——教材学习——时政分析——作业检验”教学模式进行新授课活动,特别注重对“课前5分钟新闻播报”环节的利用。课前5分钟新闻播报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活动,不仅能训练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还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成为导课、分析问题的好素材。
组织课前5分钟新闻播报时,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前指导工作,规划设计播报活动,对学生播报内容提前审阅把关,提高学生播报质量,同时教师自己也能提前分析学生播报内容,让自己的课堂点评更客观、深刻、准确。其次,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时政评价。通常我们上思品课时喜欢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分析问题,学生点评时政热点完全可以套用这三步骤。从当节课的知识出发精心选择热点时事完成“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用理论观点对其进行评析,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并联系自身谈谈个人感受,达成提升能力、培养合格公民的目的。再次,必须有良好的师生互动。时政播报不是学生单方面的事,学生播报的内容对教师课堂教学亦有帮助。比如上《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一课时,有学生播报了天津港爆炸事件。教师利用这一素材设问“当人们纷纷逃离灾难现场时,为什么消防官兵逆流而上赶赴灾难现场?”设悬疑导入课题。授课中再设问:“哪些人在抢险中承担了责任?他们为什么要承担抢险责任?”进而顺利分析了“责任的来源”等知识点。在此,教师听取学生的播报点评,有利于了解学生,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师听完播报及时进行点评,促进了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教师的点评是一种示范,能帮助学生的认知从单纯播报向时政综述转化。
可见,作为课堂热身的“时政播报”应当要发挥作用,让思品课鲜活起来。教师要有足够的功力巧妙将时事热点融入到课堂教学不同环节中,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辨析时政热点,用时政热点印证教材观点。同时,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时政信息,在课内外交流、碰撞、辨析,有利于潜移默化养成亲社会的自觉。
从中考命题变化来看,近两三年的中考试卷都有一个明显的共性,即紧扣时代主题,大量使用时事重热点材料,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开放性思维。2016年我们福建各地市中考卷高频出现“十三五规划纲要”五大发展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反家庭暴力法》等重热点时政背景材料。同时初三思品是向高中政治过渡的重要时期,提升学生时政评析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很重要。可以说,探讨初三思品课与时政热点融合有效教学是适应中考评价趋势和初高中衔接的需要。
在初三思品复习课中,我们尝试利用“时政学习——知识链接——真题演练——我来出题——小结反思”的专题教学模式,把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认真观察、思考、认识社会现象,训练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
例题:(2017年宁德市质检卷29.民生期盼寄两会(12分))两会的召开,备受全国人民的瞩目。同学们围绕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展开主题探究活动,制作了板报(板报略、内容如下),请你参与完成。
两免一补:
2017年起,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将同样享受“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贴生活费”的政策。
1.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哪一项权利?国家为保障公民此项权利,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请列举一项。(4分)(友情提示:①所列举的举措必须是《时事》杂志2016—2017学年度第1至4期的内容。②举措不能出自本试卷。)
河长制:
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
2.推行“河长制”是贯彻落实我国正在实施的哪一项基本国策的表现?就如何践行这一基本国策,写出你的一个具体行动。(4分)
扫码看两会:
报告新增二维码,扫描后即可看到一个跳动的H 5页面。这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上第一次出现非文字类信息。它通过时尚的动画视频和图表,对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了解读,以更直观的方式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公众了解政府的工作。
3.请运用课本知识,从两个角度进行点评。(4分)
学生在思品课开卷考方面,错误地认为“开卷考就是考资料,只要准备好资料整理出目录,考试时慢慢查找就行了。”这种认知导致他们对时政热点也好对教材也好都不抱有足够的热情,更懒地思考时政热点与教材的关联了,只会坐等教师给出现成的资料。结果是在2016年宁德市质检卷中27题以习近平出席安塔利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为背景材料,要求列举“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事例,属于容易题,但学生得分率不足50%。我国提出的四大发展理念“绿色”“共享”分别体现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聚德核心位置。谈谈你的理解。”学生更是茫然得不知所措!但经过“时政学习——知识链接——我来出题——真题演练——小结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训练,2017年宁德市质检卷的这一题学生完成的相对较好,特别第三问,学生多能准确切入答题角度斩获高分。在这一授课模式中前两个环节的教学非常重要,是初三思品和时政热点有效融合的关键。
“时政学习”环节中我们要摆正重心,时政热点始终是为教材知识服务的。中考时政热点的应用和命题都是以教材的基础知识、重要观点为基准,只是考查知识的载体。教学中做到将时事热点按照内容进行专题划分,每个专题从多侧面清晰的向学生呈现热点事件,要求学生记住关键词,保证纯时事选择题不失分。“知识链接”环节,学生在时政学习的基础上回顾三年所学知识,尽量把与热点有关的知识罗列出来,这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认识问题,接着按与事件关联紧密度进行延伸,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注重知识与能力训练的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考查。比如2017年社会热点“共享单车”风行,开展“时政学习”环节,教师至少要呈现给学生共享单车三个侧面的材料:共享单车的经济模式、共享单车带来的积极效应、共享单车使用乱象,接着才能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知识链接”。学生通过材料解读可以连接到:我国的经济制度、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生的知识回顾可能较零散,教师可用自己事先梳理好的知识链接模块呈现给学生做对比。教师要有耐心引导、训练学生信息敏感度,借助“真题训练”学会科学设问。
例题:(真题演练:2017福州市质检卷)
29.材料一 某城市,“共享单车”一经推出,深受市民欢迎。有市民因此放弃开车,循域出行,但也有市民在使用中出现不良行为。如用完单车后,拒绝支付使用费;把单车搬进小区,变成“私家车”;随意停放单车,影响交通等。
(1)选择低碳出行,这是公民自觉履行了什么法律义务?(2分)
(2)材料中,市民在使用中出现的不良行为,主要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哪些要求?(4分)
材料二 针对“共享单车”使用中出现问题,有人建议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依法对席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个人或企业进行处罚。
(3)请运用法律知识,从两个角度简要说明材料二中建议的合理性。(6分)
(4)“共享单车”的出现,便捷了我们的生活。作为一个市民,应该自觉承担哪些责任,共同营造“共享单车”使用的良好环境?(4分)
真题演练,不仅要让学生分析问题答案,还要让学生分析出卷老师是怎样利用热点时政和教材的关联处进行命题,重在引导学生提炼有效信息、把握出题者意图、明确设问方向、找准答题要点,达到时政和知识融合激发学生新成长的效果。
然后进入“我来出题”环节。鼓励学生以出题者的身份组合时政热点和知识链接,从不同于真题的角度模拟出题,开始学生可能只会按套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简单设问,甚至提些无效问题。教师要有耐心引导学生借鉴真题,分析材料与教材关联点科学设问。经过引导,学生自拟问题“为什么共享单车一经推出,就深受市民欢迎?”“改变共享单车破坏现象,要加强哪方面文明建设?”“文明使用共享单车,你有什么好建议?”……表现力相当不错。最后通过“小结反思”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在这种复习模式中,学生通过对于各个热点专题的学习,掌握即时时政热点,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学习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为以后思维拓展性题目的分析奠定基础,从容应对统考。
不断提高时事热点融入思品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还要全面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更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建立常态化的时事政治教学。
比如,教师除了课内进行“新闻播报”、学法指导等常态活动,还应当时不时地开展课外花式活动,维持学生学科关注度。常用的课外活动形式主要有时事知识竞赛、模拟活动、参观访问、报刊剪辑展览、手抄报比赛、时政园地、社会调查等。在教学研究中,我们以各种方式吸引学生关注思品课程。如,开展“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手抄报”比赛、“爱我中华,国情知多少”图片展、时事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带动学生持续关注时政热点,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情感,锻炼学生综合发展能力。
初三思品与时政热点的有效融合,是优化思品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方式。时政热点入课堂,让我们的思品课更富有鲜明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作为一线政治学科教师,我们必须勇探索、敢创新、乐实践,师生携行时代,畅享课堂,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