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光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现代化是支撑、推动和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引擎。教育现代化从类型层次上包含了多个操作范畴,具体包括高等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现代化、基础教育现代化等内容,是一项复杂的战略工程,它直接关乎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经济创新能力等要素的提升,成为国家高端人才孵化与培育的重要方式与手段,需要在制度规范、质量提升、公平发展上明确主攻方向。中国高等教育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展现为“后发外生型”的特征,即高等教育不是在本国社会土壤中自然成长的,而是靠外力与移植进行的发展。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兼顾我国教育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张力关系,也需要汲取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那么,研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提升策略,明确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操作范畴就是重要前提与基础。
在当今的学术界,现代化是一个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视角赋予了现代化不同的含义与理解,为我们从总体上把握现代化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与借鉴。概而言之,学者们对现代化的理解主要包括:现代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吸纳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成果而进行自我内化的过程;现代化是颠覆传统的发展观念与模式,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向现代工业社会迈进的过程;现代化是在科学技术的牵引下,改变陈旧的政治结构、经济体制、文化样态的根本性变革过程,等等。
上述这些观点从宏观角度概括了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将其视为由旧到新的变革过程及变革手段,即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过程。同样,在教育领域当中,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也沿袭了现代化的一般内涵,但其在具体的操作领域又展现出了新的特点,“谈起高等教育现代化,人们往往把它与西方国家现代高等教育的特征联系起来,如高等教育大众化(或普及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样化、科技教育是主要的教育内容,高等教育手段或教育技术非常发达,等等”[1]。我们研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不能割裂高等教育在通往现代化过程中的关系要素,不能用“拿来主义”将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移植过来,更不能将其混为一谈,而可视其为改革与发展的参照标准,抛开我国的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谈高等教育现代化没有实质意义。某些西方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源地在西方,其他地区的现代化则需从属于他们的发展理论,这种观点忽视了矛盾发展的特殊性,并不能真正探寻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整个社会追求的宏伟理想。”[2]因此,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需要具有一定的哲学高度,从人类对高等教育的共同追求这个角度来把握,将高等教育现代化看作是高等教育过程与高等教育目标的统一;从教育目标角度看,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有利于促进受教育者价值的实现与全面自由的发展,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化程度与视野,实现更完美的人生;从教育过程角度看,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以各国的文化传统与教育实际为基础的,不断通过引进、内化与改革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高等教育教学手段的革新具有重要影响,最终服务于发展目标。各国不同的国情、社情与教情决定了高等教育现代化路径的不同,但在追求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手段,开展科技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等方面又表现出了相同的特征,这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和而不同”的本质属性。
当前,世界各国在进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当中,通常将文化传统、教育传统与教育的实际要素相融合,在某些特征上表现为一致性,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路径方面又有所不同。我国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国情及传统,不能单纯地复制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道路,而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立足于实际来理性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特征。
1.植根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深受我国历史沿革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底蕴薄弱,发展历程较短,主要是从西方发达国家移植而来,经过百年的发展已深深扎根在我国的特色土壤中,同我国传统的文化紧密的结合,体现了我国的民族性特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但不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割裂,要高度重视文化的民族性和教育传统,彰显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适应性与关联性。实际上,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载体,也是一个文化组织系统,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能,其现代化并不影响对民族性的继承。
2.紧跟时代前沿的现代性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同国际接轨,通过理念的引进、模式的创新及标准的借鉴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强化国际合作交流。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离不开相互之间在理念、文化、学术上的交流,吸纳对自身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国际化元素,满足人们对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权利需求。目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十多年,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为满足时代需求,在全面对外开放办学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进行高等教育资源的输入与输出,引入国际化的先进元素,有利于加速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3.彰显本质诉求的人本性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也是高等教育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则。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发展过于注重硬件建设与刚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与人文关怀,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目的,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绕不开对人的本性的追求,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为全体师生创建现代化的办公与学习环境和条件,充分做到人尽其才、因材施教。同时,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更应该注重软件建设,尤其是通过制度、机制的建立,体现为师生谋取发展的福利,不断强化人才强校战略,努力通过人才的锻造支撑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由传统向现代变迁的过程,致力于追求发展的现代属性,是在用一种新的模式和标准构建的高等教育新秩序与样态。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规定了其存在的内在价值及发展方向,展现出其新的特点与属性,体现了以民主性、信息化、国际化为特点的新模式,进而确立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衡量指标,即效能、规模、投入与质量,这些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和水平,也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水平上的差距,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决定了当代中外教育交流的主要任务,是不断缩短中国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3]
1.高等教育效能
劳动力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和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体现高等教育效能的两个重要指标。从世界范围内来讲,美、日等国的劳动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40%以上,韩、英、澳接近40%,俄罗斯达到了50.4%,而中国只有12.5%,这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及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的关系较大,但也能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效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不足5%,这一数据同过往的发展虽有较大的提升,但对比发达国家依然任重而道远。高等教育效能还体现在其对社会的服务能力方面。高校除了进行必要的人才输出外,还依托强大的科研能力进行必要的成果转化,实现社会服务功能。高校的科研包含了很多方面,其中尖端的科研成果是其核心竞争力。以发表SCI、EI论文为例,近些年来,我国在SCI、EI论文发表方面一直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能力,证明我国科研队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在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方面仍然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直接或间接成果转化、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还需作出更多努力。
2.高等教育规模
高等教育规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基于我国这个人口大国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环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反映高等教育规模,其是指高校在校生总数与适龄(18-22岁)人口的比例,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供给能力。“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阶段。”[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17年9月28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五分之一,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增长到2016年的42.7%,我国正在快速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高层次阶段,其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尖端水平。随着规模化扩张,我国研究生的比例也随之攀升,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专业结构比例相对失调,自然科学类专业招生比例在减少,人文社科类所占比例在增加,专业与产业对接不畅。
3.高等教育投入
高等教育投入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其中用于高等教育投入的部分占GDP的比重是主要的衡量指标。2012-2016年,我国教育经费的总投入累计接近17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7.9%。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居主导地位,占GDP比例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涨幅并不是很大。反观发达国家,其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明显高于我国,其中政府资金是其资金的主要来源,这也成为了我国同发达国家在投入方面的又一差距。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加大了对研究经费的投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以及教育投入在GDP比重的增长,研究经费逐年攀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保持着年均20%的增长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同世界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基数较小,导致研究经费相对不足,且存在结构性问题,我国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获得的比例并不多,只为世界水平的一半左右。
4.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质量是考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高等教育影响力的重要方面。如何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的方式有很多,通过一个国家一流大学的数量进行检测是国际通用也是最为便捷的方式之一。《泰晤士高等教育》的THE世界大学排名是世界上较为知名的全球大学排名新闻报刊,2015年排名世界前十的大学被英美两国占据,而中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仅仅入围200强,由此可见,我国在办世界一流大学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之大,这也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张上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但却相对忽视了质量的提升。2017年9月21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公布,这标志着我国“双一流”建设进入正式施工阶段,也标志着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入了新阶段。
留学生是反映高等教育质量的又一个维度,尤其是接受国外留学生的数量和比例能够映射出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吸引力以及在国际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全球化智库与西南财经大学、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生数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中学留学生增长速度超过学位学生和交换学生的增长速度。超过四成美国国际中学生来自中国,而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国际中学生的数量占比已过半。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的不断推进,韩国、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等国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长。由此可见,我国作为全球留学生的最大输出国,近些年派往欧美及澳洲的留学生偏多,而我们在吸引留学生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1.高等教育发展效能偏低,供需之间不匹配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存在效能偏低的显性问题,劳动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虽在逐年攀升,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过于庞大,依然处于比例偏低的状态,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于大规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高等教育的“供给侧”与社会的“需求侧”并没有达到完美契合的状态,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的人才需求规格相关度较低,高校毕业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十分有限。高等教育在科研贡献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整体上仍然较为孱弱,进一步加剧了效能的低下。
2.高等教育投入不足与制度性浪费并存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方式主要来自于政府投入及社会捐赠,其中一般高校都依靠政府的直接投入,这便形成了对政府的依赖,目前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较为稳定,从历史上看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但同发达国家依然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对于教育的投入占GDP比重依然偏低,这也造成了高等教育发展动力方式较为单一,在一定历史阶段出现动力不足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体现尚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造成了高等教育机构运行的成本过高,资源消耗过多,进一步加剧了高等教育的非常态消耗,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高等教育资源。
3.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与质量提升的矛盾突出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规模化发展以后,进入到了大众化发展时期,适龄学生的毛入学率显著提高,巨型化大学的数量逐步增多,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系统。但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明显,高等学校学科发展的趋同化现象显著,学校教师数量日益增加,出现结构性臃肿现象,高等教育的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高等教育在面临一系列变革调整以后,需要积极探索发展方式的转变,注重内涵式发展,把握好教育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治理体系。
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也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通过增强办学元素的国际化与现代化,增强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与质量,努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具有合理的办学结构与先进的办学水平,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高水平人才。因此,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缩短同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与艰巨任务。
加强高等教育的科学有效治理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前提条件的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与关键。实际上,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现代化方面的差距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体制机制的建设方面,只有现代化的体制才能有效承载高等教育的功能。传统的封闭、单一的办学体制已然不适合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尤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度与广度在不断拓展,政府同高校的关系也在进一步调整,政府“放、管、服”的力度更加显著,形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原有办学体制与管理体系的完善,有效嵌入了高等教育治理机制,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革除传统办学体制弊端,需要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首先,高等教育治理需要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彰显高等教育的包容性,改善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让社会广泛参与到高校办学活动中,增强其对于社会的适应性,从而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功能。其次,不断充实现代化的办学要素,夯实办学基础。“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的,是技术先进、设备优良的,是条件充裕、环境优越的,是高水平和高质量的。”[5]没有充分的物质保障,高等教育现代化之路将会越走越远,高等教育治理的功能也将同步下降,这既需要政府通过直接财政拨款与项目建设等方式对高等教育发展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另外,需要高校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社会资本的有效注入,打通民间资源投资高等教育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办学资本筹集方式,改变政府单一的财政补给路径。第三,要持续提升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能力和水平,在充足的组织和资源基础上,将传统办学主体与新兴参与办学主体进行有效融合,满足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治理需求。只有提高治理水平,才能明确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相反则会目标模糊、徘徊不前。
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必须牢固把控发展的质量关,不断强化以质为核心的观念,紧握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随着高校的规模化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人们开始注意到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在规模和数量能够满足社会适龄人群需求量的基础上,将提高质量与水平视为新时期发展的关键,进一步满足人们要求上好大学、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期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也是在满足人们对于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多样化需求的过程,从这个方面讲应更加注重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把控。首先,高等教育发展要树立“质量意识”,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单一标准去衡量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的质量,要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从学生准入机制到就业渠道的开拓,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到学科结构的优化,从办学模式的弹性调整到治理方式的有效设计等各个方面,体现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其次,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要从宏观上进行把控,增加高等教育的受众人口比例,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在数量化发展的基础上提高质量。第三,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及专业,支撑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向更高水平迈进,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第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尖端人才,积累人才资源库,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社会环境的日益变化,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要求将改革贯彻于发展的全过程,不断适应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注重改革的力量。改革的内容在每个时期都会有所不同,但决不能停滞不前,在我国高等教育现有的状况下,应从实践出发,缓解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与阻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改革。首先,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今时期全社会都在推进的一项重大改革工程,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也要满足社会需求侧的发展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及标准进行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其次,改革高等院校的硬件设施配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6]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告别了规模扩张阶段,但也需要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夯实现代化建设基础,将传统的楼宇建设转向信息化建设,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不断提高高等院校的信息化程度和智能化办学水平。第三,改革高等院校的软件建设。“没有制度现代化,就没有真正现代化。”[7]21世纪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在办学中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高等院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加强软件建设,改革传统的学生管理制度与方式,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锻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多样化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要同世界紧密联系,充分引入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精髓,努力达到世界高等教育先进水平。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需要进一步同国际接轨,强化“国际意识”,面向世界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要尽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办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努力跻身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行列,由中国一流走向世界一流。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进一批世界先进的人才注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推动各学科的迅速发展,最重要的是通过外派学习培养我们自己的在世界科学技术教育发展前沿能够有卓越贡献的人才,真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深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引入国外先进的理念与模式,注入吸收高等教育国际化要素,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和国家战略服务方针,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1]刘智运.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28-30.
[2]俞冰,刘标,许庆豫.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危机与消解[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5):27-34.
[3]陈兴德.教育交流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兼论中外合作办学的文化使命[J].教育与考试,2014,(1):53-58.
[4]凌云,俞佳君.中国离高等教育现代化还有多远——几个关键指标的国际比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2):23-28.
[5]别敦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9-33.
[6]张安富.“十化”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53-57.
[7]何传启.制度、质量、公平: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J].中国高等教育,2014,(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