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文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西布河乡麦地河完小 云南丽江 674303)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和组织者,为了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认知水平偏低,填鸭式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知识理解和记忆成效较差,甚至会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而依托于师生互动模式下展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整合学科优势,构建密切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在良好氛围中高效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过于沉闷、死板,与小学生好玩、喜动的性格相差甚远,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仅仅是被动式听从教师安排[1]。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逐步丧失,教学效果下降。故此,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距,结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转变教师职能,将实际生活中更具趣味性内容引入课堂中,设计合理教学活动与学生互动,在积极参与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提升教学质量。
诸如,在讲解《丑小鸭》教学内容时,如果采用单一语言讲解文章内容,由于学生早就知道丑小鸭最后变成白天鹅,这种单一教学模式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故此,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将其分为若干个语文小组,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通过不同形式讲解《丑小鸭》这一故事,如,改编成剧本进行舞台剧表演,每位学生均可参与其中。而教师应该适度参与其中,针对性提供指导,满足师生交互目标的同时,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在现代教育发展背景下,新式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为了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课堂,学生可以深度理解和记忆知识,应该立足实际推动教学方法创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应用合作学习方法,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在师生互动和交流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师生共同讨论和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文章理解,还可以在互动中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素质能力全面发展[2]。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和学习,如《龟兔赛跑》教学前,提问:“你们觉得乌龟和兔子赛跑,谁会赢?”通过这一提问,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自身对兔子和乌龟的认知,多数学生认为是兔子会赢。读完文章后,学生知道最终是乌龟赢了,教师提问“为什么速度特别慢的乌龟会赢?而速度特别快的兔子反而输了?”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有助于集中注意力,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迎合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学有所成,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主体意识,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构建开放型课堂教学,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多角度看待问题,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来灵活运用,让学生产生老师和自己一样的感觉,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教学,提升教学效率[3]。
通过师生互动,可以加深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在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勇敢的表达自身看法和意见,充分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诸如,在《亡羊补牢》寓言故事教学中,让学生表达从中学习到什么,开发智力,获得深层次的启迪和感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整合网络教育资源,拓宽教学空间,将更多与学生学习水平相契合的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编织成多媒体课件,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配合教师讲解来学习知识,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师生互动模式,是迎合新课改要求的重要举措,有助于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充分互动与交流中,共同学习和分析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素质能力,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