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第六中学 姚意君
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音乐审美能力。然而,对于难度较高的古典乐,学生欣赏时多半处于“听不懂”的状态,不明白这种艺术的魅力所在。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地熟悉古典音乐旋律,体会古典音乐的情绪渲染,能够跟随音乐节奏的变化想象不同的画面。以下将具体论述如何有效地开展古典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音色、曲式、和声、织体等,如果学生在欣赏古典音乐时,能判断并能准确理解这些基本要素,将会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帮助。然而,由于已有知识经验的缺乏,要求高中生完全掌握这些音乐基本要素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可以选取几个比较重要的基本要素介绍给学生。
首先是音色,音色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最直接的听觉冲击,最能够触动人的感官世界。一样的旋律配上不同的乐器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形象,而古典音乐作品多以合奏的方式呈现给听众,比如交响乐、管弦乐等,所以,教师在教学古典音乐欣赏时,要提高学生对音色的辨别能力,可以通过对一些常见的管弦乐队进行介绍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其次是旋律与节奏,节奏是音乐最为根本的要素,它给音乐带来多变的表现力,使音乐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旋律则是体现音乐形象的主要因素,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可以借助比较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节奏和旋律是如何表现作品中的形象的。最后是曲式,即音乐作品的结构。它是由音乐作品的内容决定的。高中生需要掌握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比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就是典型的回旋曲式,首先是著名的主题以A小调出现,整部作品中这个主题最脍炙人口。这个异国情调十足的乐章,在华丽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最为著名,经常被单独演奏,并被改编为管弦乐曲与轻音乐。
至于其他音乐要素,比如力度、速度等,学生都十分容易理解和掌握,在学习以上要素时可以顺带介绍。对于古典音乐的基本要素,教师只要借助作品作简单的分析即可,不需要深入讲解,让学生在听觉上可以产生初步印象便可。掌握古典音乐的基本要素后,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作品欣赏中,审美情操的培养得到初步的铺垫。
认识古典音乐的表现手法是欣赏古典音乐的必经之路。以管弦乐作品为例,单乐章的音乐作品大多结构短小,比较自由,创作手法精炼,所以主题形象也十分鲜明,风格更加出色。学生在欣赏时可以很容易把握音乐作品情绪的变化和戏剧性的冲突。
然而,对于纯古典音乐的欣赏,教师还是让学生去自主理解比较好。纯音乐也就是非标题音乐,既没有具体的文字标题,也没有描述内容的文字段落,经常由曲式、体裁名称、调性组成。纯古典音乐的表现手法是营造出某种意境靠欣赏者自己去体会的,重感觉,不重形式,这正是音乐作品独特魅力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要求学生仔细聆听,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听后感受。“乐曲总体上感觉很庄严,节奏上断断续续,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波折与希望之意……”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利用精深的专业音乐知识为学生解说第四乐章的表现手法∶“第四乐章属于急板,D大调,4/4拍。在主题‘欢乐颂’开始之前,音乐充斥着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之意。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具有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磅礴,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欢乐颂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整个交响曲的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巅峰。”分析古典音乐的表现手法主要从音乐的基本要素、乐曲风格上入手,还要为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当时经历了什么事情产生了创作灵感,这些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到乐曲情感的变化,进而理解音乐的思想内涵。一定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善于聆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言之有理。
高中生在初中阶段都接受过音乐欣赏的教育,为了使学生通过古典音乐作品提升审美情操,教师要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给学生专门赏析,一定要使其产生深刻的印象,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随着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学生也被影视作品中的背景音乐所吸引。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借助影视作品配上具有代表性的插曲让学生欣赏。
比如,课堂上在讲解到古典音乐的演奏形式时,可以利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中的精彩片段“四手联弹”来介绍,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感受到影片唯美的画面,而且也加深了对这种特殊的钢琴演奏形式的理解。讲到肖邦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Pianist》,这个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钢琴家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欣赏的每一位学生,不仅是片中优美的古典乐,还有那扣人心弦的电影情节变化,勾起了曾经看过这部电影的学生更多的回忆。同样的方法,在介绍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时,它的第十八变奏在美国的经典爱情影片《时光倒流七十年》中作为插曲。随着电影主人公曲折的爱情故事的发展,音乐节奏的变化会引起学生的不断惊叹和赞美,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实用价值,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也许学生对古典音乐不一定感兴趣,但是他们对影视作品一定饱含探究欲望。教师在教学古典音乐时,可以适当地融入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再配上经典的古典乐,学生会发现,原来古典音乐并不“古典”,而是经典,是抵得过时光潮流,并贴近现实生活的。
古典音乐与流行元素的结合可以引发更多的关注。众所周知,流行的事物总是能够时刻吸引人们的眼球,掀起一阵“跟风”热潮。所以,教师在教学古典音乐欣赏时,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流行元素使学生发现古典音乐的多样性。
分析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时,教师可以选取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给学生赏析。例如,欣赏完《六月——船歌》后,为学生播放韩国流行电影《雏菊》,其中包含周杰伦创作的歌曲《琴伤》,班上的氛围开始变得十分活跃。在《琴伤》这首乐曲中,《六月——船歌》的主题旋律是主线,《土耳其进行曲》的旋律出现在间奏中,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完美融合。对这首乐曲欣赏结束后,学生对《六月——船歌》这个作品的记忆一定会非常深刻。紧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课后作业:搜集钢琴套曲《四季》的相关信息,选择一则自己最欣赏的曲目,写一篇听后感。又比如,讲解莫扎特的钢琴音乐时,不少学生对《土耳其进行曲》几乎都是耳熟能详,如果此时再为他们播放这首乐曲,相信很难勾起学生的欣赏兴趣。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它是选自于莫扎特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教师不妨先为学生播放香港动画电影《麦兜故事》,在此曲的基础上融入粤语歌词的插曲,动画人物麦兜那憨厚可掬的形象和动听旋律的结合,一下子就抓住了每个学生的目光,欣赏氛围十分轻松。接着,教师再为学生播放网络上十分热火的由我国青年钢琴家王羽佳演奏的Arecadi Volodos的改编版,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教学环节都成了课堂上的亮点,给学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演奏版本的选择。选择素材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比较权威的演奏版本,还要尽量做到兼顾国内外的演奏家。坚持每节课都给学生一个惊喜和嘉奖,在欣赏完古典音乐后,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古典音乐作品以及原因,这可以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观察力,有效地拓展教学视野。
总而言之,古典音乐鉴赏这一模块十分重要,无论是在高中阶段还是以后,教师都有责任与义务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和理解古典音乐。通过介绍古典音乐的基本要素、分析古典音乐的表现手法、融入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等方式使古典音乐贴近学生的内心,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从古典音乐中感受到艺术的美,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努力地去创作更多的音乐美。
[1]孙颖楠.论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西方古典音乐教学 [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2]谭卉.浅谈高中音乐中的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J].文学界(理论版).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