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亮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第一中学 新疆昌吉 831800)
在高中教育阶段,物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并且其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讲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到力学、电磁场、光学等重要的理论,这使得物理知识变得更加抽象与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发生难以准确掌握课程内容与难以正确解答问题的现象,以至于学生逐渐对物理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对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进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深入分析。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把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作为重点内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能力和习惯[1]。高效的审题方法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主旨进行准确掌握,使学生可以在题目中筛选出重要的信息,并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因为高中物理知识设计的层面与范围较广,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利用画图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尽管部分物理问题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但是利用直观形象的图形,可以使学生对解题的条件与思路进行准确的梳理。
例如,在讲解“力的分解”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物理题:把一个重量为g的球,放在直面和斜面的挡板之间,提问直面和斜面分别对球体产生的作用力是多少?在解答该道题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结合题目给出的条件,画出球体受挡板重力、弹力、支持力的简图,并进行标注,斜面垂直重力为g1,水平方向为g2,挡板弹力为ggtanβ,支持力为N=g=。通过画图,学生可以对题目中的条件和隐藏条件进行准确掌握,从而大大降低解题的难度,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引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的解题能力[2]。解答物理题的过程就是应用定律与公式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引学生把物理概念知识与物理定律融入到解答问题中,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概括与总结,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基础,设计合理的例题,从而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进行锻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习惯与思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例如,在讲解有关额定功率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为学生们设计一道例题:在一个平直的路面上,有一辆质量为5×103kg的汽车,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若果运动受到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那么汽车以0.5m/s2的速度匀速开出,汽车行驶速度为最高值所有的时间为().A.16 B.>16 C.<16 D.未知。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教师先指引学生对题目进行明确,对汽车最大的运动速度进行分析。然后,指引学生正确分析运动过程中。教师指引学生把问题分为3个阶段,并指引学生对各个阶段的物理变化量进行掌握,指引学生利用速度、功率、匀速等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解题。反复练习几次,学生会对该种类型题的解题技巧进行熟练掌握。
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学生都会挑选正常的解题步骤与流程,通过综合法与解析法,对问题进行解决[3]。综合法与解析法主要是指学生通过物理公式与物理方程,对问题进行解答。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研究的讲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细致的讲解解题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推理能力与水平。并且,教师需要把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作为重点内容,利用指引与启发的形式,使学生对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解题技巧进行学习,使学生可以自主发现、思考、探索问题,从而不断研究和总结解题方法。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比较法、三角形法等等。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在面对问题时如何挑选最为准确的解题方式。例如,在讲解有关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时,力系的方向与大小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利用矢量三角形法进行解题,让代表力的线段构成闭合矢量三角形,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再如,在讲解临界状态问题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利用临界条件法,是复杂的问题转变成易于学生理解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准确性。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并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和步骤。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为学生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物理成绩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