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江都区邵伯中心小学(225261)赵玉琴
文本被选入教材成为课文后,就具有了最基本的教学价值。即具有鲜明而浓郁的语文气息;代表某一类型文本的写作特点;成为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载体,引领学生对相应的语文现象进行理解迁移。如何充分彰显教材文本的教学价值呢?
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都是语言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完全融合。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必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首先,紧扣文本语言文字,开掘语言所包含的文本内容,在感知、探寻中理解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其次,把握文本的表达维度,关注作者的表达策略和言语形式,洞察作者如此表达所产生的效果。
例如,《天安门广场》一文的教学,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感知文本的基本意思。然后,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天安门广场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别的形式不行吗?”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潜入文本中,对作者的表达形式和策略进行感知体验。不少学生发现这篇课文大量运用了四字词语。教师要求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注文中的四字词语,并将其圈画出来,体会它们所形成的表达效果。最后,教师以一个自然段为例,将语段中的四字词语修改为普通的语言加以描述。在对比中,学生发现表达效果的不同:修改后的语言拖沓琐碎,好像在拉家常,这与描写“天安门广场”的庄严肃穆完全不协调。
这样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文本的语言形式要根据描写对象的特点进行选择,本文作者正是运用整饬的四字词语,能更加鲜明地凸显天安门广场的特点。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所谓“来”,就是从文本语言入手,感知作者表达的情感和观点;而“回”,则是以逆向思维的方式,理解和赏析文本文字、条理与章法,并在实践中迁移运用。
如,《诺贝尔》一文描写诺贝尔在实验前后的表现堪称经典。教学时,教师不妨从以下维度引领学生进行品析。首先,这段文字运用了很多的感叹号,需要引领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境,感受诺贝尔内心的紧张与完成之后的惊喜。其次,感受作者运用反复手法的作用。一是通过“近了!近了!”刻画了人物内心既渴望成功,又极度紧张的心理;二是通过“成功了!成功了!”的呼唤,将人物内心的欣喜若狂揭示得淋漓尽致。最后,感受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紧扣“双眼紧盯”“怦怦直跳”“盯着炸药不放”“高举双手”等动作、神态进行想象,为文字中的人物补上“言外音”,从而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标点符号、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等不同的维度展开想象体验,感受作者这样表达的作用,并要求学生根据文本的细节进行想象补充,强化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某一类文本的典型代表。因此,阅读课堂决不能将教学的视野局限在单一的文本上,而要以一篇文章为基点辐射到某一类文本的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将教学的重点聚焦在能够代表文体特征的语言现象上,让学生掌握某一类文本的表达技巧和方法。
如,《黄果树瀑布》一文是一篇典型的游记类散文。课文以形象的语言、大量的比喻描写了黄果树瀑布雄伟壮观的特点。从这个视角,教师引领学生展开了这样的学习。首先,依照作者“由远及近”的顺序,引领学生整体梳理文本,对文本的内容和整体布局形成初步体验;其次,引领学生聚焦文本内容,圈画出课文中描写黄果树瀑布声音、形态和作者感受的语句,为学生日后的游记写作奠定了基础;最后,聚焦文本的语言描写,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比喻句所形成的表达效果,让学生细致地感受游记创作的规律。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紧扣这篇课文中所承载的游记特质,引领学生从整体的结构设置到游记内容的选择,再到具体的语言表达,探寻了游记文本的表达特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教材中的课文不同于一般的文本,它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承载着丰富的教学价值。教学时,教师要从文本的特点出发,遴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策略,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方面都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