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炳艳
摘 要:在当今社会的复杂环境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精神文明体系的主建设者和社会繁荣时代的推进者,应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正确的自我人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人文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必然要求。而高等院校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文明理念、意识和价值观创设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校的文明精神建设对培养综合性社会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10 — 0061 — 03
当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精神文明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关注点,这是促进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点实施内容。精神文明体系是一个高等院校的灵魂所在,不断地完善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推动高校改革升级的内动力。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和推行。而且学术界也对此内容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践行研究还不够深入。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能仅限于教材书本,要从书本中走出来,将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融入到自身的实际生活之中,转化为行动。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精神思想的标杆,是行为发展的“引路人”和文明社会的基础,是我国维护社会关系稳固和我国繁荣昌盛的关键因素〔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多个方面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核心,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思想是社会主义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
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改变主、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是人类智慧和道德前进的状态。精神文明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概述;一是科学文化方面,这个方面包括了社会的文化、知识的发展,教育、体育、卫生、艺术和科学等事业的发展;二是思想道德方面,这个方面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的面貌,社会风气和人类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情操、理想、信念等内在思想表现。它与现代物质文明社会相辅相成,彼此对应又彼此相联系〔2〕。精神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理念为核心,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根本,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精神文明都反馈出了这个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它俩都属于社会主义精神层面。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发源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阵地。进行高等院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要过程,要加强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和相互发展的作用。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的重要途径就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在进行文明建设的同时它也会体现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价值,只有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在一起才能得以不断完善和建设〔3〕。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源自每位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和自身的成长生活环境,因此每位学生的自我价值观也是不同的。按照目前整体来看,当下大学生的整体价值观方向都是积极正能量的,但是由于西方价值观的渗入和我国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啃老主义等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导致对当代高校学生的身心、思想发展受到影响。还有很多高校的学生存在着政治思想觉悟不高,没有信仰、缺乏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差、缺少其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4〕。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提出为当代大学生精神思想良好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高校学生通过各种校园活动实践,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现如今这种信息高效化的时代,学生过早接触到了社会上不同文化的影响,当前高等院校的教育中,学生普遍是“90后”,而且大多数学生的家庭都是独生家庭。导致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收到过度的保护,使学生缺少生活、社会经验,因此学生在高校脱离家庭保護后非常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影响,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5〕。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文明建设中,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让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转化成自己的信仰。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精神文明的必要途径
在现如今的青年群体中,大学生作为社会文明建设的主要支柱,也是实现我国伟大“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当代学生必须要具备责任感,要实现思想和行动的结合,将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使命。要做到对自己、国家、人民和社会的负责,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从生活细节中培养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会直接体现出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持。所以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是实行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修身立德。比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与其它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寻衅滋事,这就做到了核心价值中的“和谐”,又比如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时刻有一颗“法治”的心,在遇到打架、偷窃或者其它违法事件时要主动报案,让法律来处理问题,不要选择避让无视〔6〕。
其次,学校可以在相关礼仪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明理念、核心价值,礼仪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深入了解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它会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达到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各大高校应注意在开展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礼仪活动时,要按照核心价值观的严谨性进行庄严肃穆的典礼。比如说可以在每个星期一定时组织升旗仪式;有学生入党时展开庄重的入党仪式;为毕业生开展毕业典礼。在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或者国庆节组织开展“青春主旋律、共建中国梦”之类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话剧、小品、音乐表演等形式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共同创建良好的高校文明,并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实际生活中。
(二)从教育方式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升级,“微媒体”得到迅速发展,媒体传播已经告别了传统的传播方式,进入了全新的“微时代”。而且“微媒体”具有着这个时代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信息具有开放性、资源也具有高度的共享性、信息传播的途径更为广泛而且没有门槛限制。因为他独有的多元化、高效率、低门槛、灵活性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媒体”来填补自己精神层面的缺失,也可以利用它独特优势来宣传积极正能量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不断培养自己的精神文明。
学生在高等院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可以利用“微媒体”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比如在学习大学思政课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知识点内容教学时,教师事先可以利用微信、QQ等软件组建一个讨论组,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可以利用网络渠道搜集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相关的影音资料,让学生自主观看,让学生思考并预习〔7〕。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的课下时间在群里发布一些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精神文明的小视频。让学生在闲暇之余观看、分享,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通过建设相关机制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精神文明的相关机制就是将精神文明中无形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等通过一种载体具象化,在学生接受高校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将精神文明中无形的思想观念给实质化〔8〕。
比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先进个人等活动,并在此制度上设立相关的奖励制度,可以是奖金,也可以是学习用具。通过这种式让方学生自发参与到文明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或者学校可以建立通过广播、校园公告栏、报纸、海报等形式来进行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制度,加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
(四)通过自我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教育工作者往往占据着主体地位,受教育者就是客体。而作为客体的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教育工作者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进行针对性、有组织的教育,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学生即是学习的客体,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教育的内在因素,对学生接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的影响。有一句话说的好“如果学生不承认有自我塑造、教育和创造等的自我发展性人格,那么就没有必要再接受教育,无论是多么优秀的教师,还是多么完美的教学方案,即使你再努力,那也无济于事。”学生自身具有特定的价值需求和理念,这些需求和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如果能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变得积极主动,不再选择被动麻木的接受知识,那么学生不仅能培养自我教育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思考能力的提升〔9〕。学生在培育自我教育意识时,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学生在学习中要占据主体位置。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有属于自己的认知范围,在接受各样化信息时也是一个自我过滤选择的一个过程,所以当学生不愿意接受或只愿意接受一部分来自教师所传授的价值观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改变。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培育中,应最大程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进行自我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高校时期是培养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最佳时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所以应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当下,随着我国快速的发展,我国这些“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有的学生在严重干扰下甚至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背道而驰。而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团体,未来祖国的希望,所以大学教育工作者所背负的责任也是巨大的,学生的自身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在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任重而道远的。
〔参 考 文 献〕
〔1〕岑庆知,龚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精神文明建设〔J〕.学理论,2016,(05):18-19.
〔2〕钱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理念下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J〕.亚太教育,2016,(34):247-247.
〔3〕张薇,杨彬.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审思——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J〕.学理论, 2016,(08):27-28.
〔4〕崔志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性分析〔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1):137-140.
〔5〕岳红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J〕.文教资料,2016,(03):54-56.
〔6〕刘欢,李丽.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6,(14):224-225.
〔7〕肖文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建设〔J〕.福州党校学报,2015,(01):45-48.
〔8〕刘旭虹.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长江丛刊,2017,(21):204-204.
〔9〕刘婷婷.浅谈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