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国
(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南林小学 江西南昌 330048)
语文学科有着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对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发挥着有益影响。随着小学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师也要形成新的观念与思想,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既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要加强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各环节予以落实,既要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也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1]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文语感、语文学习方法与语文学习习惯。语文语感表现在学生在语言文字、语文现象的感知能力与领悟能力上,语文学习方法则是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行为总和与心理特征,而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形成的良好学习行为与心理倾向。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要从课堂教学入手,帮助学生增加字词句篇等积累,提升学生的语言逻辑与语感,锻炼学生识字写字能力,保证教学的有效性。[2]
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从中渗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育和德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发现美、感受美。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欣赏美、评价美的过程中实现提升,真正走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道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帮助学生高效学习语文。 例如:在课文《九寨沟》教学中,教师要事先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与九寨沟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歌曲等,并配上古诗词,制作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播放课件,让学生在观看时犹如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就在游览九寨沟,并启发了学生的想象。这样学生都学习很积极,对九寨沟自然风光与人情风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升,满足了核心素养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加强对学生语文思维方式。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积极开动脑筋,根据思考的结果用规范语言表达出来,也让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培养。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质疑,并与他们一起探究,找到原因,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下,确保了整个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例如:在课文《诚实与信任》教学中,教师要直接对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与语感,即“你们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现在你们想听另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诚信吗?”让学生带着阅读课文,并积极思考,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熟悉文章的逻辑。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认真分析,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最后学生既感受到课文内人物的情感与处世 态度,也真正明白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个道理。
在语文核心素养中思维能力属于关键内容,为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引导学生,为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课文情感,也在深入理解文章意思中锻炼了学生的语文思维。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问题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作出指导,让学生将自身的看法表达出来,这样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提升了语文学习效果。 例如:在课文《第一朵杏花》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杏花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图片是什么花吗?谁可以描述下杏花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竺可桢的严谨科学态度,也懂得了只有做到观察入微、细致,方可清楚事物变化规律。在本节课教学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你们阅读课文后,觉得应该学习竺爷爷的哪些优点?”这样一下子就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花,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大胆进行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3]
语文知识主要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引入实际案例,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心理需求,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以此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利用改编课本剧、再现生活情境、即兴演讲和思维对碰等方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全身心参与到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学习知识,既提升了学习效果,也加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总之,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加强创新,不 能简单的将语文知识与技能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加强 活动交流,适时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也确 保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