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覃塘镇六务小学 中心小学(537000)
陆云柳(执教) 黄展永(点评)
《我多想去看看》是部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在学生基本掌握文章大意后,教师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入手,依托课文内容,通过一些口令、提示语等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同学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师指课题)
生:(齐读课题)“我多想去看看”。
师:(出示词语课件)你们还记得这些词语吗?
生:(齐说)记得!
师:好,现在我们“开火车”检查。火车,火车往哪开?(师做“开火车”的手势)
生:(齐说)往这开!往这开! (生迅速举手示意)
师:这列火车开起来。(表扬: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师:这列火车也开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展示热情)
【通过“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既复习了生字,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师:这些词大家读得又快又准!相信要把课文读好,也难不倒大家了。
师:请看20页……
生:(齐说)我看20页!
(师表扬:这一小组的同学动作真利索!动作真快!另一个小组的同学又快又安静!)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谁?想去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师:读书注意……
生:(齐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给时间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
师:春眠不觉晓……
生:(齐说)处处闻啼鸟!(以背诵古诗来调控学习)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那课文里写了谁?想去哪里?看到了什么?
(师相机出示课件,让学生快速读书,找一找,然后汇报)
生1:一个想去天山,一个想去北京。
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2:一个想去北京看天安门广场,另一个想去新疆看天山。
【此环节,教师用了一些提示语,让每个学生都张嘴念,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通过这些提示语,学生明白了学习的要求。】
师:同学们真会发现!现在让我们跟着天山的孩子去看看吧。(相机出示课件:第一段话)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段话,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生1:“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
师:是呀。“沿着——”(引读,并用肢体语言展示:弯弯的小路)
生:(齐读)“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
师:谁自己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2:“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
师:你读得真好!我仿佛看到了一条弯弯的小路。谁还想来挑战?(生读)
师:除了弯弯的小路,还有弯弯的什么呢?
生:(纷纷回答)弯弯的小河、月亮、小船……
(生自己练说)
师:目光——(以口令的形式让学生集中看黑板)
生:(齐说)聚焦!
师:走出天山,我们就来到遥远的——(课件出现天安门图片及句子:“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那“遥远”有多远?请看(相机出示课件),这是北京,这是天山。(师用手势比画出天山到北京的地图上的长度)从天山到北京远吗?
生3:远!
生4:不远!
师:有的同学说远,也有的说不远。其实,假如我们坐飞机从天山到北京,大约要4个小时,假如开小车大约要1天又11个小时,假如骑自行车大约要9天,假如走路大约要28天。
(师首先是语速越来越慢,然后是从时间上让学生体会到“遥远”)
师:所以,课文说——(课件出示:遥远的北京城)
生:(齐读)“遥远的北京城。”
师:谁来试着读出遥远的感觉?
生5:“遥远的北京城。”
师:感觉有点远。谁能读得更遥远?
生6:“遥远的北京城……”
师:老师仿佛看到了遥远的北京城。 “北”这个字要求会写,我们看看“北”字在田字格里要注意什么?(相机出示课件)
(全班学生安静观察,教师示意他们举手回答)
师:文明听众——
生:(齐说)就是我!
生7:要注意第三笔是“提”。
师:还有谁也想说说?
生8:“北”字的竖弯钩写在竖中线上
师:请跟我写。(师做书空的动作)
生:(齐说)我跟你写。(生也跟着做书空动作)
师:第一笔先写竖,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是提,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压在竖中线上。
师:在田字格内写一写“北”字。
师:写字要注意三个“一”——
生:(齐说)一寸,一拳,一尺。
(师走下去看学生写字,写得好的要表扬)
师:这孩子写字真漂亮!
师:这孩子头——正,肩——平,腰——直,脚——踩地!
(师的提示让每个学生立马坐好来写字)
师:锄禾日当午……
生:(齐说)汗滴禾下土。
师:谁能用“北”字来组词?
生:(纷纷说)北方、北面、北京……
师:是的,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课件:雄伟的天安门图片)每天早上都进行升旗仪式。现在我们一起来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视频)
师:看了视频后,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师:要回答——
生:(齐说)先举手!
生9:我看到了战士们的步伐很整齐!
生10:我感受到了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课件出示这句话)
师:下面请同桌间互相读一读。
生11:(读)“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你在“非常”这个词语上加了重音,读得真好听!大家也像他一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师:是啊, 在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我对妈妈说——
生12:“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读)
师: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我对妈妈说——
生13:“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指名读)
【一年级的学生容易分心。在朗读中,教师采用口令、古诗等来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使他们能时时保持比较高昂的学习热情。】
师:在遥远的北京城还能看到(相机出示课件:雄伟壮观的长城),我对妈妈说——
生:(齐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瞧,有美丽的故宫。我对妈妈说——
生:(齐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看,还有巧夺天工的鸟巢,我对妈妈说——
生:(齐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既然大家都想去看看,就让我们美美地读这段话吧。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以诗歌的形式呈现)
师:读书做到,响而不吼!
(生美美地品读诗歌)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天山的小朋友多想去北京城看看,那北京的小朋友又想去哪里看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 “读书做到,响而不吼!”这在一年级是比较难达到的。因为,学生们读书总喜欢喊着读。他们一读书,教师的耳膜就跟着不停振动。所以,教师提示“响而不吼”,就是希望学生读书不要喊着读。】
【总评】
这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的教学实录。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着重在课堂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北”字时,提示:“写字要注意三个‘一’……”学生马上齐说:“一寸,一拳,一尺。”在学生练写时,教师又及时通过表扬的方式来进行评价:“这孩子头——正,肩——平,腰——直,脚——踩地!”并调整了学生的写作姿势。教师在课堂当中严格要求,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而为他们写好中国文字打下扎实的基础。
目前,有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要求学生读书越响亮越好,结果造成学生喊破嗓子来读书。“响而不吼”就很好地要求学生读书要响亮,但不是有多大声就读多大声,还要注意文章的内容,调整音量,读出感情等。
总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