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曲珍
(西藏拉萨达孜区中心小学 西藏 拉萨 850000)
首先,迁移式练笔过度会造成盲目性。教师因没有具体详细的了解相应的教学内容、学段目标以及符合学生自身年龄以及认知水平等,从而导致学生们盲目练习、盲目地听从老师的要求,从而导致学习变得盲目失去自主性。所以老师应该注意自身问题,同学生们多交流然后一起进步。迁移式练笔过度还会导致教师因没有按照教学课本章节内容整理知识点而造成的随意性。因老师急于求成,将各种知识点混合到一起,让学生们感到莫名的压力,不仅浪费了学生的精力,还容易导致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最后就是因学生随着年级地增长教师们的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教师和训练方式不同,导致学生需要分出来一部分精力去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所以练笔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前面摘要里我们了解到教学里要遵循三大原则,接下来我们可以逐条分析一下。首先是适度性原则。所谓适度就是合理的掌握题型的难易程度,练笔不在于多在于掌握,通过学习程度再相对其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教师们也应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在各年龄段能够接受地知识程度在什么范围,合理的安排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偏易、偏难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产生负面情绪。关于教学练习这方面,首先先让学生们练习一下写话,等有了一定的熟悉程度之后再让学生们练习小的写作片段,锻炼一下组织语言的能力,熟悉掌握之后再让孩子们接触一些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等等,锻炼学生们的逻辑能力。迁移式练笔应注意目标明确、有针对性,方能循序渐进。迁移式练习的价值在于教师是否能合理运用并挖掘文本里的一些潜在资源,并将学生们的时间合理安排减少“无用功”发生的概率。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不同的结合点里可以分析出不同价值的知识总结。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上,我们应合理的应用时间去学习知识,尽量做到“一课一得”,让每节课都有所收获并且理解。所以教师们不要急于就成,因为自身的面面俱到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定在一个水平,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应该适当的“取舍”。当然课堂的“密度”不可因此“缩水”,如果课堂上学生体悟没有那么深刻就会产生敷衍了事的心理,所以课堂知识应用的程度需要教师严格地把控。另外学生们迁移式练笔应当就文取材而不是另立门户,这也需要教师对教材更透彻地钻研,以课本内容为素材进行写话训练。
第二就是适宜性原则。教材在新的整合之下注重结合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联系,每个单元也有明确的读写训练重要知识点。在此也应注意由读到写的转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多进行读写互动,帮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潜在联系。教师平时也应该注意教材的整合多给学生制造锻炼读写能力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不同层次的仿写,提升自身知识与经验的丰富程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仿写句子、段落以及思路的培养。还可以找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文章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将剧情延续下去,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拓展延伸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结合生活体验写感受和结合课文写感想这两方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后就是适时性原则,首先要注意情感交融,在学生情感交融时及时捕捉学生的情绪及时体悟练笔,将学生心中所想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其次就是矛盾激发,在课堂上教师应与学生进行互动,捕捉学生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并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质疑,进行练笔,使学生们深化课堂内容。通过练笔让学生们在分辨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思想,并进行文字练习,写一些自己的感想与领悟当作平时的写作练习。时间久了也就熟能生巧了,也不会因没了解、接触过从而对写作产生恐惧厌烦心理了。教师也应在日常中针对学生的随笔进行及时点评,及时提出文章与学生自身写作优势的表扬,从而激励学生继续保持写作的决心。这些日常随笔不仅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打开了学生写作的思维空间。
随文迁移式练笔也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做出了许多贡献,教学改革一直在延续,教师们也在这条探索之路上艰难地“航行”,我们相信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困难也终将会迎刃而解,老师和学生们在这不断完善的教育系统之下会越来越优秀。迁移式练笔有一天也会落地开花,我们也会等到语文改革教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