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中国特色文论之构建

2018-02-25 10:40吴圣刚
关键词:文艺民族精神

吴圣刚

(信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根据目前“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1]182,从民族振兴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对文艺的地位、本质、规律、问题、发展动力、发展途径等,做出一系列新的论述,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构建中国特色文艺理论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搭建了核心的理论框架。其论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地位与作用:“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文艺在中国人文传统中占有极其重要分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其作用自古被社会广泛看重。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2]159在曹丕看来,首先,文章关乎国家治理的大事,因为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其次,文章可以永久闪光,因为文章记录着民族精神和情感的密码,能够世代流传。“心生而立言,立言而文明”[3]1,文学艺术作为人类心智的产物,关乎“经国”,关乎风化,关乎历史承续。

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审视历史,站在民族振兴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地位和作用做了精辟论述,“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这个问题,首先要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1]182。习近平把文艺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放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文艺的作用,“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1]182。文化(文艺)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它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是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的精神成果。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出现过无数次危难、挫折和各种艰难困苦,正是因为有强大的文化力量,激励起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坚定了我们前行的信心,最终推动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就此意义而言,民族发展的历史,就是文化的进步史。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1]183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中,文化促使国人的警醒和觉悟,无论是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还是新中国建设,甚至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文艺都发出了最强音。所以,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184作为上层建筑的文艺与社会生活一直处于积极的互动之中。

文艺的创作和生产始终是动态的,文艺家的思想、情感、认识、创作动机等,与庞大的、鲜活的生活之流密切关联,现实生活中的丰富样态一定会成为文艺作品的有机构成,生活中的大量信息一定是解读文艺作品的密码。其中也包括政治生活,因为政治生活也是社会生活,而且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文艺不可能无视政治生活。事实上,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异常复杂,在某些时期,文艺可能会主动介入政治生活,譬如岳飞的《满江红》、辛弃疾的《破阵子》、鲁迅的《呐喊》《狂人日记》等一些直接言说政治的作品;某些时候,政治可能要求文艺进入政治领域。

既然文艺作品摄取了丰富的现实生活的内容,必然会对现实发挥作用。这种作用既是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也是文艺作品摄取的社会生活能量释放的过程。所以,文艺在社会历史面前从来都不是被动的,而总是站在时代的前沿和潮头,为社会的发展鼓与呼,注入精神能量,正如习近平所言:“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1]185文艺的影响力来自于文艺的作用,文艺的地位也来自于文艺对社会历史的作用。艺术家只有走在时代前列,“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1]185,引领时代发展,文艺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才能称得上有价值的文艺。

二、文艺的属性(本质):“人民的文艺”

文艺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是人们最重要的精神营养品。因此,创作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提供什么样的文艺消费,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成长关系重大。文艺必须为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的精神成长负责,在本质上是满足人民健康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所以,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1]191这就明确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在文艺发展史上,虽然经过历史淘洗流传下来的艺术精华最终走向大众,与人民融合,但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艺常常被统治阶级主宰着,以为统治阶级服务、满足统治阶级和特权阶层的需要为首要目的和追求,往往体现为贵族文艺、小众文学,譬如中国的宫廷诗、法国的“贵族沙龙文学”等,但却没有长久的生命力。而真正构成艺术史的必然是那些反映人民思想情感、形式上能够为人民接受与喜爱的优秀作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因此,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批评家,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1]191。真正创作出完全属于人民的文艺。

习近平明确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属性,即人民性。人民性的基本理论内涵是,“第一,人民需要文艺”[1]191。在社会主义国家,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精神的滋养是一种必需,“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艺“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1]192。同时,文艺记录着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生态,是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是中国人民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民迫切需要文艺把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良好风尚、优秀文化、民族智慧等传播出去。因此,习近平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1]193。“第二,文艺需要人民”。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文艺必然是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内容的文艺,一定能够让人民在文艺中看到自己的身影、思想、情感、喜怒哀乐,认识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树立起奋斗的目标和信念。习近平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1]193文化艺术史告诉我们,最精彩的故事在民间,最有活力的语言在民间,最原始的艺术元素在民间。“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1]193。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以人民的价值观和立场为选择方向,就能够真正走进人民的生活,把握人民的精神需求。当然,“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1]194。“第三,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是一种有温度,又非常柔性的精神营养品,它之所以能够抚慰人的心灵,是因为它饱含的大众情怀、人文关怀,其中最核心的元素就是爱。而这种爱是对大众的爱,社会主义文艺就是要充满对人民的爱,只有体现出对广大人民的爱,才是一种大爱,只有充满大爱的文艺,才是伟大的文艺。所以,习近平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1]195

三、文艺的灵魂:“中国精神”

社会主义文艺是民族文艺的历史延续,是民族文艺的当代形式,体现着典型的时代特征。作为民族文化重要构成和载体的文艺,其要义就是深深植入民族文化的精神,让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文艺中熠熠生辉。

中国文艺说到底也是民族文艺,中华文化是其底色,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是文艺的主体内容。习近平指出:“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1]200从根本意义上说,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民族历史和文化延续出来的一种现实形态和方式,其背后联系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因此,文艺表现和反映当代生活,不是一种简单的现实形式,必然与民族历史和文化存在着丝丝缕缕的黏合。“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创造,都是其历史记忆、风俗传统、审美习惯或直接或间接的发散,不可避免地打上鲜明的民族文化烙痕。每个人都生活在民族文化传统织就的巨大场域之中,作家也不例外。在文学创作中,这种积淀在作家意识深处的文化基因,无论本人情愿与否,都会不可遏止地灌注在作品的肌理之中。题材的偏好、主题的设定、气质的凸现、韵味的生成,等等,每个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信息”[4]。更重要的是,文艺需要深入挖掘生活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艺术的深度和厚度。这是文艺丰富性、深刻性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的文艺必须以人民群众的选择为方向,以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坐标,表现中国人民真实的、典型的、富有蕴含性的生活,反映中华民族沉稳厚重、刚健有为的精神世界,彰显民族性,高扬中国精神。

文艺体现中国精神,首先要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习近平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1]199爱民族、爱国家、爱家乡是人类的基本情怀。中华民族历来重人伦、重亲情,具有更浓重、更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感始于人的血缘亲情,源于人的生命起点,是个人奋斗、民族发展动力之源泉。中华民族之所以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仍然能够保持不竭的发展动力,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心系民族,心系国家,始终为她的生存、发展而奋斗,时刻为捍卫她的尊严和荣誉而牺牲。在我们的文学史中,凡是关涉民族生存发展大计的作品,都为人民所喜爱。屈原的《离骚》,因表达的“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赤诚的爱国信念而大放异彩;辛弃疾的《破阵子》、陆游的《示儿》、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广为传颂。可以说,爱国主义是中国文学一直延续的主题,也是中国文学叙事和表达的基本母题。所以,习近平指出:“我们当代文艺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200文艺的魅力在于能够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而爱国主义话题能够牵动每个人的神经,让人找到情感的皈依。从某种意义上说,爱国主义母题是文学艺术魅力的重要指标。

文艺体现中国精神,要积极表现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追求和道德情操,彰显真善美的审美精神。真善美是文艺审美蕴含的最基本元素。文艺必须反映人民的真实生活,表达民族真正的理想追求,吸纳大众的真情实感和普遍情怀;必须承载我们社会中的“大道”,表现民族历史和大众生活中的善行懿德;必须充分发掘社会生活中美的元素,体现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展示中华民族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文艺才有深刻的认识价值。习近平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1]200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真善美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真善美的东西具有广泛的认识基础,人们容易接受,并能够转化为人们的一种生活追求。因此文艺要把表现真善美作为永恒的追求,“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1]200。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强调中国文艺体现中国精神,充实民族文化,并不否定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更不排斥人类发展中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元素和品质。相反,中国文艺要走向世界,要走向人类艺术之巅,需要更多、更广泛地吸纳、融汇其他民族的文化,需要把中国精神铸造成世界精神之塔。一方面,中国文艺承载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精神,是中国文艺的民族属性。“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1]197。民族文化就是中国文艺的民族血脉,“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1]201。按照鲁迅先生的观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5]81。中国文艺独特的民族性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另一方面,就文化发展史而言,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完全封闭的,在绝对意义上都处在交融、衍变的过程之中。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的激荡、交融更加剧烈,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在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碰撞、交流,异质文化的涌入是必然的。中国文艺需要有开放意识、广阔胸怀,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丰富中国文艺的内涵,筑牢中国精神。正像习近平指出的,“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1]202。

四、评价标准:“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统一”

文艺评价的标准,既是对文艺整体发展状况的评价依据,又是对具体作品优劣评价的标尺。文艺评价标准问题,事关文艺发展的大计。以什么样的标准衡量一部作品,体现着文艺的核心价值观。与其他精神成果相比,文艺的特性不是直接地论述、阐释、介绍,而是以艺术的手法表现人类的生活、思想、情感。因此关于文艺的评判标准,必须符合文艺的规律和实际。古今中外,对于文艺的评价标准没有停止过探讨。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提出了“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的要求”[6]343。毛泽东指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7]546习近平在《讲话》中针对当前文艺的实际提出:“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1]186这里,提出了文艺评价的标准,即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这一论述,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现实性。

思想性是文艺的生命线,是文艺的灵魂。文艺是有丰富蕴含的精神产品,其中最重要的是,它记录着人类的思想、情感、心理、行为的活态片段或过程,能够还原历史,能够观照现实,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文艺的认识价值与其内容紧密联系,内容不仅是文艺的血肉,而且是文艺产生思想价值的基本材料。文艺表达和反映人们的生活,表达什么,以什么样的立场、目的表达,从什么角度、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作家(艺术家)可以选择。当然,这种选择可能与作家(艺术家)的知识、能力、视野等有关,但更可能与作家(艺术家)的主观意识有关。文艺不是一种单纯的形式组合,而是实实在在的内容存在,其中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文艺的内容传达出来的,它的多蕴性内涵是由文艺的丰富内容生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艺内容的选择,就是一种价值选择,有什么样的内容,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价值和内涵。文艺一定要给人以启迪,能够照亮人的心灵,坚定人们生活信念。没有思想内涵的作品,必定是贫乏的作品,不可能产生久远的影响力。因此文艺必须“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思想魅力。

艺术性是文艺的技巧,是文艺从外到内的组织、结构、展示方式。各种艺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其组织、结构、展示方式不尽相同,但都需要技巧。因此,不同文艺品种艺术性的外延有差异,内涵是一致的。高水平的文艺作品一定包含着精湛、独特的技巧,以便更有效地表达文艺的思想内涵,展示文艺的精髓和魅力。艺术性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它存在于具体的作品之中,客观地与文艺的内容、思想性联系在一起。无论是组织方式、结构方式还是展示方式,都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组合,与内容的构成、话语的表达、思想的体现等浑然一体,凝聚着艺术家的创作智慧。观赏性是艺术性的展开状态,是文艺动态的展示方式。思想性、艺术性镶嵌在创作之中,观赏性主要在文艺传播过程得以体现。换句话说,思想性、艺术性是在作家(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已经融入作品,观赏性则是文艺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展示出来的。但观赏性与思想性、艺术性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作品叙事、表达的精彩,思想的深邃,艺术手法的精湛,观赏性是不可能产生的。所以,思想性、艺术性是观赏性产生的前提。

在文艺实践和创作规律中,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本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但也存在几种偏向,一种是突出思想性而忽视艺术性。突出思想性,凸显了作家(艺术家)的时代感、责任感、使命感,这是文艺自身对作家(艺术家)的内在要求。但文艺的思想性必须由与之相适应的艺术手段来承载,否则,文艺就失去了自己的特性,其思想性就很难真正有效地进入更多人的心灵。另一种是片面追求艺术性而放弃思想性。在文艺史上,一直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实验和探索,在技巧上煞费苦心,刻意雕琢,往往是技巧上似乎非常精致,但思想内涵上却十分贫乏,最终也难以成为文艺史上的精品。还有一种情况是,内容上贫乏、低俗,技巧上不堪推敲,以迎合某些人低级趣味为目的的粗制滥造,这些东西注定是文艺垃圾。所以,真正的经典作品,必然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融合、有机统一的作品。

五、文艺批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

文艺批评是文艺生产、传播、消费、产生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文艺的发展史相伴随的。文艺发展史揭示,文艺批评是文艺发展的重要动力。就文艺批评的实践而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艺批评。这说明文艺批评一定要切合批评对象的实际,把握好文艺的文化语境和时代语境。文艺批评可分为专业批评和民间(非专业)批评,可见,文艺批评者较文艺创作者众,凡能够消费文艺者,都可能成为文艺批评者。专业文艺批评与民间文艺批评基于介入的角度、知识背景、关注的焦点等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无论是专业文艺批评还是民间文艺批评,都是对文艺的一种评点、评价,都会做出基于自己认识的好与坏的结论。中国古代的文艺批评大多是针对作品文本的批注式的,往往对作品的优劣之处有精到的点评,简洁、明快、实用,易于把握。近代以来中国的文艺批评逐渐为西方的话语体系和批评规范所取代,文艺批评的学理化、系统化加强,但某些批评随意套用概念理论、大而无当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

当下,处在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语境中的中国文艺,同时置身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全媒体化交互传播的环境之中,文艺批评如何开展?首先要确立文艺批评的原则。习近平指出:“文艺批评就是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像鲁迅说的那样,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1]204褒优贬劣、激浊扬清,这应该是我们的文艺批评的原则。文艺批评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文艺的健康发展,催生更多的好作品产生。因此文艺批评就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其一,关注具体作品和文本,客观评价作品,直指创作得失,把优秀作品及时推介出来,把劣质作品扫入历史的垃圾箱。其二,切中文艺现实,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弘扬正气,鞭挞邪气,承担起创造优良文艺创作环境的责任。习近平指出:“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1]202习近平的论断一语中的,直指文艺批评的要害和现状,对于开展理性、健康、有活力的文艺批评,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

文艺批评不同于文艺欣赏。文艺欣赏重在赏析文艺的亮点和精彩,文艺批评的关键点是批评,批评的对象是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矛头针对的是文艺中的问题和不足。换句话说,文艺批评的实质就是挑刺和除病。历来文艺批评中就存在附庸风雅、阿谀奉承的陋习,延至今日,这些陋习与市场经济媾和,文艺批评中充斥着利益,利益影响甚至决定着批评的导向。一些人把文艺作品视作商品,文艺批评等同于推销商品的广告,批评者类似于广告商,无论作品好坏,批评遗失了,剩下的是搜肠刮肚拼凑的推介和吹捧的文字。这样的文字对文艺有害无益。因此,文艺批评不能丢掉批评的武器,一定要坚持批评的原则和艺术标准,客观公正地介入文艺实践开展批评,为文艺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六、党与文艺的关系:“党性与人民性、政治立场与创作自由统一”

党与文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领导着中国的发展,统筹着中国的各项事业。习近平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1]181这就引发出两个问题,一是党如何领导和指导文艺?二是文艺怎样贯彻和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意图?这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习近平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把握了这个立足点,党和文艺的关系就能得到正确处理,就能准确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1]203这一论断精辟地揭示了党的领导与文艺创作的内在关系。

首先,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文艺政策是文艺发展的基本保障。党根据国家大局和文艺实际,对文艺工作统筹规划,共同推进与其他事业协调发展,是文艺事业繁荣的制度支撑。其次,党的根本宗旨与文艺创作的追求存在最终的一致性,即为人民服务。这说明社会主义文艺的最终和最高追求,完全能够贯彻和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意图。再次,党与文艺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

关于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通俗地讲,即文艺姓党和姓民的问题。表面看,这似乎是一个有明显差异性的问题,深入解析,二者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是从理论要义上还是从实践意义上,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党的文艺,即人民的文艺;反过来说,文艺体现了党的意图,从根本上也就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在社会主义文艺实践中,优秀的作品往往都能够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党在文艺的领导和管理中,总是把党性和人民性视作统一体,从来没有以党性排斥人民性,而是把充分体现人民性的文艺作品看作是对党性的最好体现。

关于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实际上主要是政治导向与创作选择的关系。任何人都会有自己的立场(包括政治立场),关键是站在什么立场?代表了谁的利益?体现了谁的政治?社会主义的政治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家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创作,就是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当然,政治作为国家和政党的治理行为,有总体性要求,有阶段性任务,也会有变化和调整,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会变,作家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创作,有充分的自由。事实上,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创作没有禁区,作家(艺术家)完全可以在内容、题材、形式、体裁、流派等方面自由选择和探索,党的文艺政策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凡是人民群众喜欢的,即是党和国家倡导的;凡是对人有害的,人民反感、反对的,就是党和国家禁止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2] 曹 丕.典论·论文[C]//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4] 张 江.当代西方文论若干问题辨识[J].中国社会科学,2014(5):4-37.

[5] 鲁 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7]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文艺民族精神
1942,文艺之春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拿出精神
多元民族
□文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