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刚
(信阳师范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南 信阳 464000)
自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教育部党组和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先后发文,分别对全党、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专题部署。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再次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部署并提出明确要求。这充分表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凝聚价值共识、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江泽民、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明确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当前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背景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高教管理特别是教育评价更加量化的趋势下,如何有效落实中央的有关决策部署,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深入系统、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本文研究的着眼点和根本目的所在。
所谓动力主要是指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来自事物形成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事物自身功能不断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动力机制则主要是指支持事物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动力要素及其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有效发挥作用的内在关系。同时,事物的形成和发展又离不开一定的外在条件,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有机联系的结果。因此,事物的形成和发展又是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统一。
在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或者社会系统,离开了一定的体制机制都难以有序高效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不例外。就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动力机制的构建来说,既需要内在的自动力,又需要外在的推动力,需要两种动力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统一,否则,动力就难以产生,也不可能持久。具体而言,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明确并强化其动力要素,构建动力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科学有效、深入持久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根本职责。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人的认识从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以至循环往复、不断升华的过程,因而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科学有效、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既要高度重视,又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既要有教育工作者积极施教,又要有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参与;既要有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创新,又要有相应的条件保障;既要有各类教育主体的责任担当和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要有科学的长效机制和动力保障。因此,只有明确并强化一定的动力要素,科学构建相应的动力机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有效地长期开展下去。
第二,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肩负的神圣使命。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1]。当前,面对“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在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基地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如何深入持久、卓有成效地做好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把青年学生塑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教战线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必须认真回答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任务都十分繁重的背景下,教授不愿上课、教师学术浮躁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克服诸如此类的问题,仅靠量化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办法实难奏效。为此,必须认真总结经验,着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以期从根本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着力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强大合力。
第三,有利于营造安定团结、和谐有序的办学育人环境。经验表明,高校是社会稳定的风向标。保持和谐稳定与履行立德树人职责是相辅相成、相偕共生的。当前,我国社会虽然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但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我们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等等。这些矛盾或问题都会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在高校表现出来。同时,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往往也妄图向高校渗透。因此,只有着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科学、规范、持续有效地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实抓好,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切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成长成才与全体人民和全民族的共同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为高校的和谐稳定提供根本保证。
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力机制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保证这一机制的构建既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既能够让机制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来源,又能够与时俱进、适时地进行优化调整。因此,其动力机制的构建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动力机制的构建既要充分考虑条件和方法的可行性,又要充分考虑机制实施的可行性,从而使机制构建和实施都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因此,动力机制的构建,一方面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及其基本要求,符合时代精神和科学原则;另一方面又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实践和思想道德实际,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相适应,实现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统一。具体而言,一是认真总结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机制构建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二是整合优势资源,完善制度安排,增强引导功能。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和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丰富思想资源和宝贵经验,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资源优势,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此,我们要紧密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利用这些优秀资源,通过科学的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形成价值引导的强大动力。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动力机制的根本要求。在机制构建的实践中,必须准确把握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准确把握师生的思想实际和利益诉求,使各项制度安排能够符合实际、易于让师生接受,做到切实管用。四是注重人文关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制度设计上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以更好地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服务大局与服务师生的统一。五是机制的构建和运行必须得到教育引导主体的重视和支持,并能够对引导主体产生持续激励或促进作用。
坚持这一原则,就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做出整体设计和具体制度安排,保证机制结构合理、运行协调高效。具体而言,一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机制的构建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和广泛传播,有利于高校师生思想共识的形成,同时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符合时代精神和时代发展方向。二是必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相适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与中外思想文化的矛盾关系中,机制的构建必须有利于前者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对各种非主流、非先进价值观及思想文化的科学引领,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健康发展。三是必须具有针对性。制度和机制的设计应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功能安排。这就要求制度设计必须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需要出发,抓住机制的主要构成要素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使各项制度尽可能规范、准确、适用,有的放矢、不可替代,切忌职能不清、抽象空洞、大而化之。四是必须增强机制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与机制的功能要求相适应,既要加强各项具体制度建设,又必须考虑制度之间的有机联系、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实现各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的有机统一及功能整合,从而增强各系统和机制整体的功效。同时还必须建立机制运行的调整及矫正机制,保证机制的不断优化和持续健康运行。
概括地说,动力机制的设计及制度安排应有利于机制动力的持续供给及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适应,不论是在机制建设的理念上,还是在体制、机制、制度的设计上,都应当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具体而言,一要坚持理念创新。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高校师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之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形成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二要坚持体制和制度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真总结我国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科学借鉴其他国家有益成果,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中积极探索,着力构建并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和具体制度。与此同时,应对已有的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对需要修订完善的要及时修订完善,需要废止的要适时废止,以实现制度的创新发展和机制的“吐故纳新”,使机制始终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
强调机制的权威性,就是要在科学建构的基础上,使机制能够在实践中合理有效运行。机制要有权威,制度是基础,执行是关键。古人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可见,机制的生命力在于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动力机制能否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得以有效运行,是衡量其权威性的重要标志。因此,对于领导和决策机构而言,必须将机制实施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战略性工程,保证其有序高效地运行。为此,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动力机制的实施和运行纳入高校各级党委、行政、团学组织的工作体制之中,摆到突出位置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做到不因领导干部的调整而松弛,不因其他工作的紧张而弱化。二要强化领导工作责任制。特别要强化管理主体的职责,克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不正常现象,这也是推进工作、考核评价、奖惩问责的基础。三要采取严格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措施。通过日常督查和专项检查、第三方评价等措施,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的评价。四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在管理工作中,要通过总结表彰,对于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表彰和奖励,对于工作优秀的干部、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以有效解决执行不力的问题,从而确保机制的健康高效运行。
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广泛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人认为,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动力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力机制的主体要素主要应包括:高校各级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以辅导员队伍为主体的政工系统等。主体要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履行职责使命的客观要求是其主导和推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力量之源。只有主体的主导力量足够强大,并且能够持久发力,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才可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2];否则,就可能出现工作起来“一阵子”、总结起来“有位子”的结果。
在近年来的教育实践中,高校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党团组织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理论教育轻实际践行、重工作开展轻制度规范、重整体推进轻典型示范、重教育引导轻科学考评等现象。概括起来,就是落地和深化不够,制度规范和科学管理不到位,与师生的学习、工作和个人成长发展联系得还不够紧密,缺乏特色品牌。因此,增强主体的主导力,一要在明确和规范主体的职责使命上加强研究和探索,提高主体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意识。二要在如何实现科学管理上加强研究和探索,为实现机制正常运行、促进教育主体积极履职尽责、开拓创新提供动力支持。三要加强舆论引导工作,以灵活多样、深入细致的宣传方式着力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舆论氛围。
与主体要素相对应,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力机制的客体要素主要是指在校大学生群体及其所在的党、团、学组织。客体的受动力主要来自客体自身实现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利益的客观需要,来自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客体不仅具有受动性和可塑性,而且具有主动性,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实现客体的主体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践中,探索通过主体系统的规范和引导,充分调动客体系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客体系统自觉地实现主体化、有效地发挥主体性,正是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力机制的目的所在[3]。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实践中,高校各类学生组织及学生个体通过理论课学习、党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渠道,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学习及践履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从大学生的“三观”培养目标和要求来看,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比如有些活动从效果上来看形式大于内容,对整体教育实践活动缺乏系统规划,在载体创建中缺乏特色,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在高校量化管理的取向下,学生往往在为学分、考核、考试、考研、就业而操心费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履投入不够。因此,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发挥其主体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把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成长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能够切实地感受到树立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实际价值和重要意义;二要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总体规划、加强指导、分类分项实施,务求实效;三要打造特色品牌,树立榜样,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四要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特别是采取定量考评与定性考评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业务成绩与操行评定相结合等方法加强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并将考评结果应用到对学生的奖惩激励、推荐就业、保送深造、研究生录取等方面,促进大学生提高对认同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力机制的保障要素,主要包括理论保障、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等方面。
首先是理论保障。马克思早就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9-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身魅力是其发挥凝聚和引领作用的根本动力源泉。当前,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特别是多元价值观的交流、交融以至交锋,面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传播与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必须实现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强大的理论优势与魅力。而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一方面必须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在价值实践中不断实现价值理论的新概括和新发展;另一方面必须遵循意识形态建设规律,既坚持遵循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又广泛借鉴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科学品质,增强自身优势和吸引力。因此,应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广泛借鉴和吸收人类创造的各种优秀思想思想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提升其科学品质,使其永远焕发出真理的光芒。
其次是队伍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要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5]当前,随着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数量上已有明显增加,学历层次也有明显提高,基本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但同时还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任务普遍繁重,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特别是辅导员队伍严重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工作状态不甚理想;青年教师生活压力大,常常被住房、孩子上学等问题所困扰,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工作效率。因此,合理增加人员编制,严把人员入口关,有效解决在职人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有序流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增强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动力机制的根本措施之一。
再次是制度保障。历史与现实充分表明,制度具有规范性、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等特点,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根本保证。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具体规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但在不少地方院校仍存在着制度执行不到位、具体措施不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给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带来了不少问题,在实践中直接导致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泛化及碎片化。基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制度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积极推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动力机制,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持续、深入开展提供根本保障。二要通过建立巡视或巡查制度,及时掌握动力机制的运行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突出问题,增强机制运行的推动力。三要通过完善业务考评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深入细致的考核评价,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以及被动应付、浅尝辄止现象。四要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业务职称评聘制度、师生奖惩制度等方面加大考核结果运用的力度,着力克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等不良现象。
总之,动力机制的构建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深入调研、认真规划、充分论证、科学设计,切实增强其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和权威性,保证其持续、健康、高效运行,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服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8(01).
[2] 李世书.农村生态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动力机制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2):69-72.
[3] 于 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居民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6):24-27.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