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志—积聚—创造”人才成长规律的大学生培养

2018-02-25 10:40漆向东
关键词:立志规律人才

漆向东

(信阳师范学院 a.旅游学院;b.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南 信阳 464000)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和重任。高等教育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够更好地履行使命,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升办学效率与效益。

人才成长规律是人才成长诸要素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我国对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孙震把人才成长看作是“一个受年龄、个性特征、科学知识结构、认识能力,以及先进的教育和社会的政治经济等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的总过程”[2];沈雪妹从德、智、体诸素质有机整合的角度强调人才成长是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3];宗农认为良好的本科教育、扎实的基础知识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的科研训练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出国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捷径,多元复合的个人教育经历、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对人才成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4];白春礼认为人才成长需要稳定的家庭经济条件和良好的学习传统、经济发达程度、文化传承的影响、良好的高等教育等[5];林崇德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提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五个阶段[6];李峰从高等教育背景如何影响不同学科科技人才成长角度提出应根据不同影响选择适合本学科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7];詹振权认为人才的成长过程是从立志到积累再到创新的过程[8];等等。

尽管上述对人才成长规律研究认识的角度不同,但总结以往的诸多研究可以发现,“立志—积聚—创造”规律是各级各类人才成长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规律。深化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和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人才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将在此视角下探讨当前大学生的培养与成长问题。

二、“立志—积聚—创造”成长规律的科学内涵

“立志—积聚—创造”成长规律实际上反映了人才成长的三个必经阶段。这一规律可以概括为:人的成长首先要有高远的理想与宏大的抱负,然后要把这种理想与抱负细化为具体的人生目标,即立志。接下来就要为朝向这一目标并为最终实现目标而执着追求与不懈奋斗,即集聚。集聚是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量变积累,是“创造”质变发生前的必经阶段和必要步骤。创造是集聚的结果,当人的创造潜能被开发出来时就能够从事有效的创新活动。

立志是人才成长的首要前提。古往今来,任何人才成长都始于立志。人无志不立。如果没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即使有超人的智慧,也难以有所作为[9]102。一千八百多年前诸葛亮《诫子书》中亦有“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论述。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更是留下“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旷世名言。这表明,先有志向,人生才会随之拥有明确的方向。同时,人还因有志向并在其为之奋斗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拥有幸福的人生。立志统领着人生前进的方向与路径,立志既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人才成长的先决条件。

集聚是人才成长的量变积累过程。集聚是学习知识、积累经验、锻炼能力、提升品质的过程。集聚是人才成长的必经阶段,任何人才成长都是集聚和积累的过程。同时,集聚也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因为任何领域的集聚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集聚总是伴随着学习与探索的艰辛和汗水,并非一帆风顺。

创造是集聚的结果,是人才成长成熟的标志。创造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途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胜任感和成就感两个方面。对于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而言,工作的乐趣在于成果和成功,成功后的喜悦要远比其他任何报酬都重要[10]204。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时期,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现实的国家需求以及随之而来的制度供给正在为人才成长及其价值实现提供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无限广阔的舞台空间。

总之,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人,无不始于立志,成长于集聚,成才于创造。通过立志树立理想和抱负、厘清责任与使命,通过集聚积累知识、阅历、经验和能力,集聚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创造的质变,三个阶段是人才成长的必经阶段。

三、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立志教育不足,职业规划教育滞后

教育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为了实现个体社会化,就需要通过立志找到和确定自己未来在社会中的位置,以此来实现个人发展并促进社会发展。立志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理想、信念问题,即学生为谁而学的问题。这是关乎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性问题,涉及学生成长的动力源和成才的价值观问题。老一辈革命家青年时代立足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奋发有为,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新的年轻一代,面临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社会条件不同。新的环境与优越的社会条件可以催人奋起,也可以让人沉沦。因而对处于人生十字关口的青年学生而言,立志教育首当其冲,尤为重要。目前高校学生大多都没有经过艰苦的生活磨难和对国运兴衰的切身感受,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缺乏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奉献自我的信念,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与自身发展联系的深刻认识,心理素质十分脆弱;有不少学生仅抱着为自己将来谋一份工作和饭碗而学习的心态,眼界狭隘,定位很低,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成长成才。虽然当前大学教育在一年级开设了公共基础课程,如“大学生道德修养”等,但教师以泛泛的道德说教为中心,学生以考试及格为目标,远不足以形成崇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也难以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不足以形成人才成长所必需的内在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同时考试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学生更多地处于“要我学”的状态,教育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问题,学生立志成才的动因弱化。

另外,目前高校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滞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源于西方就业指导理论体系,而西方的职业生涯理论多主张价值中立,坚持个体责任中心观点,与我国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宗旨不符,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在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中,由于职业理想、职业精神与道德教育缺失,导致受教育者职业理想的激情被消磨;由于缺乏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导向,导致学生对未来职业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或将追求物质利益作为职业选择的风向标,或因辨别力不强而用有色眼镜看待未来的职业生涯。“事实上,无论是从个人自身发展还是社会需要,大学生不仅需要能力的提升与心理的疏导,还需要精神思想的励志、职业人格的养成以及职业理想的升华”[11]。而当前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体系离这一要求还相距甚远,大学生职业教育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自主能力培养缺失,导致有效集聚不足

目前,课堂讲授仍是大学教育的主导模式。这一模式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积极性受到极大限制,主体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体现。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个人发展,容易导致学生自主能力缺失和有效集聚不足,从而不利于人才成长。虽然一流人才需要一流教师,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毋庸置疑,但在实践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人才成长中学生自主选择和自我积累的重要性,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主体性得不到彰显,是不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

3.专业实践能力开发不足,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被忽视

高校专业教育实际上是立足于学生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为此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能够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进行创新。这就要求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除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外,还要充分体现专业实践环节的操作和训练。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与检验。当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开发仍是薄弱环节,表现为专业实践课时少,实践保障条件差,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差,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欠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些都直接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另外,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是当前高校教育的普遍问题。虽然知识是先导,是基础,但是如果仅限于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就有可能囿于前人的思维而难于有所创新。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仅要求学生单纯地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

四、“立志—积聚—创造”成长规律的实践路径

为更好地遵循“立志—积聚—创造”规律,促进人才成长,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实践路径。

1.强化立志教育,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立志教育的重点是培育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承载着人的使命、方向与目标,是人成长的先决条件与成才的不竭动力之源。它解决的是“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为什么要活着以及怎样才能有意义地活着等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需要正确的价值理念加以引导。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青年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抽象词汇的集合,而是具体、实在、真切的行动指南。其基于个人层面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新时代中国人都应当具有的道德理想与道德信念,也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与处世操守,这其中又尤以“爱国”最为重要。有国才有家,家国是人的最终归宿,所以为人首先应具有家国情怀。为国家谋强盛、为民族谋兴旺、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人生奋斗的初心,理应成为青年学子最高的道德理想与价值追求。

理想信念确定之后,接下来就要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目标选择不是简单纯粹的个人行为,而应当是教育引导与个人选择相结合的结果,其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向人的价值实现,其价值关怀表现为实现个体自我价值与创造社会价值的统一[12]。为此要对西方的教育理论进行扬弃,汲取其合理内核,结合自身文化传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内容体系,注重在认知过程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价值意识,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目标选择上既发挥教育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国家和社会需求相契合,又扬长避短,立足于个人性格、自我兴趣和发展优势。此外,还要帮助学生制订个性化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方案,并指出实现个体目标的职业发展路径。

2.注重自主能力培养,增强集聚的厚度与宽度

自主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教学活动存在着重教师轻学生、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能力现象,造成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偏低,严重影响学生获取知识的质与量,进而影响学生知识与能力集聚的程度。今人欣慰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特别是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使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手段便捷,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集聚知识、提高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从自我管理学习能力的训练、学习心理的转变到自主学习行为形成的过程”[13],其具体实施也要立足于这三个阶段。自我管理学习能力训练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主学习重要性的认知,并在此认知下形成学习的行为自觉以及发展为实现自主学习而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的能力,包括“具备制订学习计划、执行计划和评估、反思学习成效的能力”[14]。促进学习心理的转变阶段主要是教育学生从应试教育压力下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为自我发展而自觉集聚能量的主动学习,使“学生愿意承担学习职责,具有学习的意愿和动机”[14]。促进自主学习行为形成阶段则应当使学生养成在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积极承担学习职责,有效使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14]的行为习惯。

此外,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学校和教师还应当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如学习时间、专业定向与选择的咨询和指导、学习方法指导、软硬件设施配备等。

学生的知识集聚与能力培养,一靠教师科学施教,二靠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并行不悖,缺一不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积累来推进“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成长目标,是人才成长的现实路径选择。

3.提高专业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思维

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由基础能力(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拓展能力组成[15]。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在教学内容上,大学一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包括外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其应用能力;大学二、三、四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主干课程等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专业实验、实习、见习等专业实践活动的训练。拓展能力培养应主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与就业创业技能训练来进行,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新性,如从事技术发明、专利创造、经营管理、课题主持、项目参与等。由于拓展能力培养一般建立在基础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此时学生已集聚相当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功底,加之又能够特别凸显学生所从事领域的个性化、差异化特色与优势,因而在知识运用、经验积累与技能创新上常常会有重大收获与意外惊喜。

二是在培养方法上,主要是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启发、诱导、指引并授之以科学的方法,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积累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主选择实践方向,自主培养研究兴趣,自主探究实践问题,自主寻求解决办法,重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思维。

三是拓展提高实践能力的途径。除日常的校内外实习、模拟实验、论文写作、设计建模等教学实践环节外,还应当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单位与其他学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及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构建多方合作平台与机制,使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实践,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并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锻炼自己、检验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增强自身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组织人事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系列解读之二[EB/OL].(2014-07-23)[2017-12-28].http://cpc.people.com.cn/n/2014/0723/c371956-25329289.html.

[2] 孙 震.科学人才的成长规律与教育[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73-81.

[3] 沈雪妹,刘同君.论德、智、体诸素质有机整合的人才成长规律[J].江苏高教,1999(4):61-64.

[4] 宗 农.优秀拔尖人才成长规律探微——从改革开放后大学毕业的两院院士的高等教育经历说起[J].中国高等教育,2005(13):15-16.

[5] 白春礼.按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创新人才[N].文汇报,2007-12-09(01).

[6] 林崇德,胡卫平.创造型人才的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6-41.

[7] 李 峰,吴 蝶.高等教育背景如何影响不同学科科技人才成长——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6(10):42-48.

[8] 詹振权.论人才的成长规律和教育人才的培养[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49-55.

[9] 魏 强.诸子百家名句赏析[M].武汉:崇文书局,2007.

[10] 周三多.管理学(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11] 李 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6):94-96.

[12] 邹艳辉.价值论视阈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09-112.

[13] 刘正喜,吴千惠.翻转课堂视角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5(11):67-72.

[14] 林莉兰.基于三维构念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编制与检验[J].外语界,2013(4):73-79.

[15] 王志刚,申书兴,李存东,等.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分析——基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3(5):82-85.

猜你喜欢
立志规律人才
人才云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苏梦飞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