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黄骅市官庄乡吴庄子中心校 孙 智
大量心理学研究证明,动机具有引起和推进特定活动的作用。这一机制在教学中的运用就是激励教学模式。这种激励性教育的原则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加以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物理课堂激励教学模式的运用分析探究。
首先,教师要对课前预习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和疑点分布,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在预习过程中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梳理知识结构,甚至自主探究问题解疑,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再者,启发学生将预习掌握的知识点与课后小实验等实践操作活动相结合、相印证,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判断能力。
启发教学实践中,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主导位置,把课堂的主动权交付给学生,让学生变成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则是负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鼓励学生大胆自主创新,激发学生创造力。
日常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将物理知识与日常实践紧密结合。例如在学习针孔成像时,要求学生开展课堂小实验的动手操作,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相机成像原理,把物理知识拓展挪移到现实生活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的提问技巧对于激励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至关重要。好的问题情境设定往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但教师也要注意把握问题的层次性和引导性。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时,教师可以先从透镜的分类着手,再连续设定透镜的不同特点、各自用途,最后升华到课堂教学的重点上来——凸透镜成像。递进式的层级问题设定,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做到由浅入深,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避免因知识难点较大,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良好的师生互动沟通是促进课堂氛围的诱导催化剂,可以迅速点燃师生教学互动氛围。有效的互动沟通是建立在教师对于学生的深度了解基础之上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点所在,对学生的学习误区和盲区加以引导、帮助和鼓励;同时,教师也要虚心接受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建议,及时对课堂教学缺陷进行纠正和弥补,不断地完善自身教学水平,真正地做到教学相长、师生互补。
教师在实施激励性课堂教学时,要时刻谨记师生平等的原则,遵循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构建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进而大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