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芳
(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崮头小学 山东济南 250304)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属于数学问题中的一种,它是指把含有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的实际问题,用文字语言叙述出来,要求未知数量的题目。对于这类新的题目,很多学生感到头疼,很多老师也感觉无从下手,笔者在结合其他优秀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
审题能使学生弄清应用题的情节和关键词,明确条件和问题。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认真读题有助于学生接纳理解题中的信息,在读题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画批出题中的关键词与数据,有些题目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理解题意达到的最高层次就是能够复述,学生把这些题中的信息再造为自己的语言文字或头脑中的一幅画,整个题目就不难理解了。[1]
理解之后便是分析。分析之目的无非就是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把条件与问题中的关键词摘录并排列起来,简洁明了。例如:一年级有学生152人,二年级学生是一年级的2倍,比三年级多98人。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这道题可以这样记录:①152 ②一×2③比二少98人一目了然。这样的水平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行。[2]
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就是解题的钥匙,不同类型的应用题解题思路都有所不同。这里的钥匙有很多把:顺推(综合)、逆推(分析)、假设、转化、消去、归一、枚举、抽屉原理、交集、对应、平衡,哪把钥匙开哪把锁由学生自己根据情况来选择。在进行思路训练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反思解题过程。学会反思,是心理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反思教学,有助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3]
对一个例题进行一种题型一种解题方法的训练,这是陈旧的教学方法。例: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干需要30天完成,乙队单独干需要20天完成,甲乙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这是简单的工程问题,解答以后,教师要求拓展原题的问题,于是学生踊跃地提出以下问题:
(1)甲乙合作一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
(2)0甲乙合作5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
(3)合作5天后,还剩几分之几?
(4)合作3天后,由甲队独立完成,还需几天?
(5)两队合作多少天能完成工程的3/4?
除了拓展问题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拓展条件,不过基本步骤是:解答原则→编写与评价发展题→解答发展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得到提高。
应用题根据解答时计算的步数,可分为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又可以分为一般复合应用题和典型复合应用题(如归一问题,相遇问题、工程问题、归总问题等);根据数据,我们还可以把应用题分为整数应用题、小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几类。
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学以致用。在教学中不必死死地盯信结构与方法的一致性将学生的思维束缚住。例如求平均数的问题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用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水平上,那么数学学习就成了机械的脱离实际的活动。
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时候,首先要对应用题的整体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就是初步的综合;再从具体情节中找出数量及其关系,区分出条件和问题,即已知和未知,这就是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步骤“理解题意”,就是初步的综合分析的过程。然后把条件和问题联系起来考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这就是综合的过程。
比较是一种用以确定客观事物、对象间的相同、相似作差异的思维过程。这是抽象、概括的基础。例如,在教学乘除法一步应用题时,可以比较下列一组题:
(1)每个小足球8元,买16个小足球共需多少元?
(2)每个小足球8元,128元能买几个小足球?
(3)用128元买了16个同样的小足球,每个小足球多少元?
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条件和问题,进而弄清两个因数与它们的积之间的关系。
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审题、制定解题计划都要运用抽象和概括。例如下列一组行程问题:
(1)李明每分钟走90米,15分钟走了多少米?
(2)火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12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
(3)解放军某部长途行军,平均每天行50千米,6天共行多少千米?
抽象出的数量关系分别为:
①90的15倍是多少?
②45的12倍是多少?
③50的6倍是多少?
接着,把“每分钟”、“每小时”、“每天”概括为“单位时间”,并从三个算式概括出这三道题的数量关系都是“速度×时间=路程”。由此可推出“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从研究所得的结果,就可以进一步概括这类行程问题的解题规律。
在解答应用题,首先要对题目的基本类型作出判断,以便进行思维定向。是简单应用题,还是复合应用题,单位“1”是什么?对解答进行检验时,对结果的正确性要加以判断。
“理解题意”时,分析数量关系要进行推理。例如:“橘子的千克数是苹果的3/4”这个条件,可以推出:苹果的千克数是橘子的4/3,苹果的千克数比橘子多1/3,橘子的千克数比苹果少1/4等结论。在执行解题计划和运算中都要进行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