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开始 用“爱”作序
——“五式”支持策略法为托小班新生建立安全感的实践研究

2018-02-25 00:1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入园新生幼儿园

孟 瑾

(杭州市笕新第二幼儿园 浙江杭州 310000)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最初的安全感来自于成人和环境。新生入园,孩子们初次离开父母,害怕,担心,恐惧油然而生。而父母对亲子依恋处理不当和教师对幼儿回应方式的不妥,加重了他们内在的不安和恐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在入园时产生不安全感的原因有:

1.亲子依恋处理不妥,使安全感不保障。

2.环境变化生活不适,对安全感不信任。

3.心理防御交往不顺,对安全感不确信。

4.规则变迁需求不足,使安全感不稳定。

5.教师应对方式不当,使安全感不坚固。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孩子丧失了对坏境的信赖感,使新生在幼儿园的适应期延长,影响在园的生活、交往、学习和游戏。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到了幼儿园,他们又把这份安全感寄托在老师和环境上,当得到了充足安全感,幼儿才能发展自己,遇见困难不会轻易放弃努力。本研究试图通过全纳式、预习式、交往式、互补式、母爱式的支持性策略,让幼儿在父母和教师的帮助下对新环境产生足够的安全感,缩短入园适应期,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时,在家园互动中,教师帮助家长消除焦虑感,家长协助教师做好教学工作,达到共赢的目的。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学习谱写美妙的序言。

二、研究设计

1.概念界定

(1)新生:就是没有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经验,从来没有上过幼儿园,没有体验过集体生活的3到4岁的托小班幼儿。

(2)安全感: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

(3)支持性策略:为帮助新生建立对人、对坏境产生安全感,适应坏境的转变而采取的有实际意义和明显改善作用的的方式或手段。

2.研究目标

(1)帮助新生形成内在的安全感,缓解与父母的分离焦虑,产生对坏境的信赖感,缩短入园适应期。

(2)和家长探讨幼儿安全感的来源,改善家长的育儿方式,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3)建立平等、和谐的家园沟通、合作形式,营造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

3.理论依据

(1)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安全需要在生理需要被大部分满足之后就会出现。

(2)我国学者则在结合本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4.研究框架

“全纳”来自教育学中的“全纳教育”的名词。在这里指家长对幼儿出现的情绪波动,个性突予以理解和接纳,包括接纳幼儿的喜怒哀乐和各种合理的需要。当成人不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时就会处以不当的应对方式,就会使幼儿造成心灵上的伤害。

三、研究策略

1.全纳式的支持性策略,初建新生入园安全感

(1)前期的家庭访问,打好彼此接纳的基础

新生入园前,教师对本班新生进行全面家访、详细收集资料奠定了基础。在家访中,教师向家长了解孩子的饮食、起居、脾气、爱好、疾病史、乳名等,并请家长如实填写好《新生入园调查表》,以便教师了解幼儿特点,分析家长的教育特点,为做到因人合作、因材施教奠定最初的基础。

(2)育儿沙龙的开展,引导家长接纳幼儿的消极情绪

每周六下午开展一次家长沙龙会,把一周内搜集到关于孩子出现的行为习惯问题或家庭中典型的育儿问题进行讨论。教师主要是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把关,把问题的实质意义提升到一个高度。让家长在对该问题讨论时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3)网络沟通平台的建立,鼓励家长使用“全纳”的语言

新生入园前召开家长会,是协调家园教育策略,产生“联动”效应的关键一环。通过家长会,要求家长正面引导孩子,使之对幼儿园生活产生期望心理,为幼儿入园作好心理准备。

2.预习式的支持性策略,增加新生对环境的安全感

“预习策略”是指由家长带孩子到幼儿园来,参观园景、班级环境、了解设施的功能、和班级教师见面并游戏,为入园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通过准备性入园活动,使幼儿对即将面对的幼儿园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

(1)教师引导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和家长有序地了解新环境及一些设施、区域的功能,直至放开让幼儿自主地进入各区域活动。教师把娃娃家用粉色系布置的很温馨,许允幼儿把自己的玩具带来放入娃娃家中。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在娃娃家中做爸爸,当妈妈的感觉。

(2)家长引导

家长扮演着引导者角色,在一旁和孩子玩耍的同时一边说:你看,幼儿园里多好玩呀;老师多喜欢你啊;你来上幼儿园时还会认识很多和你一样大的朋友,可以和他们一起开心地玩;我都想和你一起上幼儿园了。通过家长、教师的语言暗示,培养起幼儿对即将来到的幼儿园生活的向往之心。

3.交往式的支持性策略,满足新生成长需要的安全感

幼儿在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伙伴后,无论精神或情感都有了依靠。而交往是幼儿成长的需要,提供轻松愉快的交往坏境,有助于幼儿安全感的建立。

开展“大”带“小”活动,感受同伴间互帮互动的喜悦

我们在家访和以往的经验中获得,年龄较小的幼儿,往往愿意与比自己年龄大些的孩子一起玩,虽然他们在这样的活动是处于从属的地位,但在其中大孩子生活经验与技能成为他们模仿学习的榜样而乐此不疲。我们根据这一特点,决定开展“和大哥哥、大姐姐一起玩游戏”的活动。

4.互补式的支持性策略,巩固新生内在安全感

(1)家庭中为配合幼儿园生活常规的补充策略

教师绘制了以下表格,让家长在家配合幼儿园陪伴孩子完成以下事情。每周进行反馈和交流。一方面帮助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孩子独立性打好基础。家长用五角星的个数表示幼儿的行为表现,比较直观,同时写上反馈信息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5.母爱式的支持性策略,形成新生稳固安全感

(1)说出幼儿的当下感受

当幼儿哭闹不止的时候,教师可以安静的陪伴着幼儿,不断说出幼儿当下的心情和感受,帮助幼儿表达了他的情绪,幼儿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和理解的,反而会慢慢恢复平静。

(2)接纳幼儿的所有情绪

每个幼儿在刚离开父母的时候都会有哭闹的过程,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哭也是可以的”。因为孩子初次离开父母,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压抑,而他们的语言又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幼儿需要个出口发泄内在的能量,哭就成了幼儿本能的也是最有效地发泄方式。教师需要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允许幼儿把这份能量发泄出来。当幼儿哭闹,发脾气的时候把他带到一个安静,安全的地方,允许他尽情发泄。

(3)拥抱抚触幼儿的身体

不仅因而有“皮肤饥渴”一说,任何孩子甚至成人都有被抚摸的需要。拥抱和抚摸可以让人产生舒适感和安全感,可以抚慰内在受伤的小孩。

四、研究成效

1.幼儿方面

(1)情绪稳定,接纳自我

幼儿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之后,懂得自我心理的调试,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当我们不断重复的说出幼儿的感受时,幼儿也慢慢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幼儿在一定情景下会说出“我有点生气了”,“我很难过”,“我害怕”等表达情绪的词语,并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

(2)乐于交往,个性绽放

新生在入园之初对周围的人和环境有了一定的信赖感,觉得这一切都是安全的。于是幼儿试着慢慢融入幼儿园新环境,热爱幼儿园的生活,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乐趣。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已各方面的潜力,得到教师的认可,同伴的赞许。

(3)人格健全,热爱生活

人格亦称个性,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入园一周以后,大部分幼儿就能愉悦的和家长说再见,哪怕早上来的时候带点小情绪。在家长坚定和幼儿道别后,幼儿也能安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在美工活动之始,新生都不会使用剪刀。

1.教师方面

(1)活在当下,乐在当下

感受当下和孩子在一起时的快乐,树立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踏实、认真组织每次家访、家长学校等活动,从中积累了经验,开展家长工作的能力明显提高。能够用大多数幼儿家长可以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有效形式组织家长活动,为家长提供最直接和最实用的家庭教育策略。

(2)打开心怀,阅纳彼此

家长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班级工作的开展,家长对教师工作满意程度提高。每次主题活动开展家长都能积极参与。与家长敞开心扉的沟通,不仅让家长了解了老师的辛勤和努力,同时教师也收获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学到更多课本以外的社会知识和经验。(3)携手共进,笑迎挑战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成人的伴随,更加离不开自己父母的伴随。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被爱的,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孩子就会产生从事其它事情的能量。孩子有自信和他人去交往,能在班级里快乐生活。父母看到自己孩子在园是很快乐的,就能安心工作。教师面对理解、配合的家长,聪明、快乐的孩子,哪能不热爱自己的事业呢。

3.家长方面

(1)心理知识的更新

一般父母还是把这样的孩子当成听话的好孩子,把培养乖孩子的方法称之为成功的教子方案,争相效仿。这样的孩子,性格已经被扭曲,被父母教出了一种“奴性”的心理。当认识到这些过气的的教育观念是对孩子发展不利时,父母们尝试发觉自己孩子的个性,寻找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方式。

(2)教育水平的提升

家长在了解了一些幼儿发展的心理学知识后,开始注重幼儿的感受,耐心倾听幼儿的心声。通过和家长沟通,主要发现家长以下几点进步:一是家长能尊重幼儿,和孩子建立了朋友式的关系,家长更加注重自身榜样的作用。二是家长认识到生活教育和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幼儿兴趣、习惯的培养。能够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探究的机会,减少了训斥幼儿和包办代替。

(3) 精神家园的和谐

家长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适应幼儿园,喜欢上幼儿。看到孩子以积极状态入园时,看到老师热情的接待,家长那颗旋起的心终于落下,可以说家长也从中获取了足够的安全感。

五、反思与展望

1.如何迁移和巩固已有安全感

首先,创设温馨的外在和内在环境,确保幼儿对园的安全感。外在环境的创设要注意色调的温暖和适宜,加入幼儿自创的作品等;心理环境需要教师做好榜样,用温和的语调和轻柔的动作去感染幼儿。

其次,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增加幼儿对父母的安全感。根据班级特色,请父母和孩子合作绘画,难度一点点增加,亲子间的感情也一点点增进。绘画是表达人情绪的有力方式,对与舒解新生的情绪会有帮助。

最后,体验五彩斑斓的社会活动,迁移已有的安全感。结合本班主题活动,开展“我是小大人”, 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社会经历,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让已有的安全感更加稳固。

2.如何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家园共育的队伍之中首先,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行为为家长树立榜样。有些家长碍于面子,会对参与活动表现出不好意思,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不参加活动,让孩子自己玩自己的,他则是个旁观者。因此,活动过程中,老师的示范行为往往对家长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其次,给予家长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家长同幼儿一样,要培养其行为的积极性,同样需要老师不断的肯定和鼓励。每当家长积极的参加到活动中来,教师都会留意给予肯定和鼓励。

最后,定期做个别交流,了解困惑和需要。主动向家长询问个别性的问题,例如:本阶段您的孩子喜欢什么活动?您喜欢什么样的活动?你觉得还需建立什么活动?觉得自己的指导有哪些进步?宝宝有哪些进步?使家长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了使我们的活动更完善,还要根据家长的反馈意见进行反思和改进。

猜你喜欢
入园新生幼儿园
重获新生 庇佑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孩子入园焦虑,家长莫要恐慌
爱“上”幼儿园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