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淼
(沈阳铁路第五小学 辽宁沈阳 110166)
这节课,是笔者精心设计过的。所有环节都以生命意识、生死情怀、英雄情愫做为依托。倾尽所有情感,引领学生走进李清照的一生。
课程进行的很顺利。师生简介李清照,大概了解其人其事。对这首诗意进行交流,了解《夏日绝句》的内容。
到了体悟诗人情怀的环节:
师:“我们这一单元,走进的是民族英雄。他们大都在生死的抉择时,有着令人敬佩的回答。其中,掷地有声的,有文天祥的……”
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还有西汉时期,司马迁……”
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孩子们已经十一岁了,读着中国字,说着中国话,为师的我听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千百年来,莘莘学子都是读同样的文字,说同样的话,在同样的文化中浸润,我们的民族才得以保全和延续。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收回一瞬间的遐想,笔者接着说:“他们都是封建社会中男权代表人物。这首诗的作者,一位女词人,她是怎么回答,生、死这个问题的呢?”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人杰,鬼雄,在李清照眼里,有一个非常具象的人物,他就是……”
生:“项羽。”
师:“‘至今思项羽’,李清照到底在‘思’什么呢?”
现在的孩子,早早就知道项羽是楚霸枭雄,有着非同一般的英雄气概。笔者设计这个环节,就是想让孩子们把对英雄的钦佩迁移到李清照这个纤弱女子身上,进而理解李清照心中的猛虎之志。这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是作者直接借助项羽的英勇行为,来表述自己心中志愿啊。
这个地方讲好了,就是整节课的一个深化点。但是,在万万没想到的地方,却出了一个大问题。
孩子们在交流李清照“思”项羽的英雄气魄时,几乎一边倒地认为项羽做为一代枭雄,以最终自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志向,有点太过刚烈和可惜!这完全与课堂预设相反,要出方向性的问题了!
时间太紧迫,一两分钟间,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回想,孩子们已经激烈地讨论起来了!
孩子们纷纷表示,如果项羽渡过乌江,回到江东,就可以东山再起。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项羽“不肯过江东”,不是不能过江东,亭长已经驾着小船来接他了,只要一上船,他就可以脱离险境;也不是不愿过江东,过江东就可以再一次组织江东子弟重振伟业;更不是不想过江东,谁都有求生的本能……
再一次一统天下,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这不是英雄的理想吗?为什么非要用这样决绝的方式,结束了人人都认为最为宝贵的生命?放弃自己重整旗鼓的机会呢?
就在几分钟之间,由一个孩子的一念之差,所有孩子都以自己的生死观去诠释项羽的行为。笔者太理解孩子们的想法了。别说是小小年纪、未经世事的他们,就是我们大人,包括我自己,又有几人能在生死关头,勇敢地用死亡来捍卫自己的信念呢?
看着孩子们真实表达自己想法的疑惑、不解,慌乱和朦胧中,直觉告诉我,这节课最有价值的——诠释英雄的时候到了……
“孩子们,想听听老师的想法吗?”
“想!”
“我觉得,项羽这样做,是对的!”教室中,几十个孩子,几十位老师,都在注视着我。我知道,学生想听我有什么不同的或者相同的想法;我也知道,老师们,想听我如何力挽狂澜,拯救这节课;而我,真的非常迫切地,想表达我对英雄的景仰!
“在我们民族危亡的时刻,总有两种人出现。一种,是韬光养晦,保存实力,然后东山再起,重头再来!另一种,就是项羽这样的人。他用自己的牺牲,坚定后来人的信仰。告诉后来人,我们追求自由、平等的权利,是对的!他还用自己的牺牲,告诉后来人,追求信仰,是要勇敢地付出代价的,有时,甚至是宝贵的生命……”
说到这里,我停顿了一下,这些字像凿子一样凿到每一个人的心里。大家默不作声地看着我:“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这是项羽用生命换来的抉择之笔。他用生命书写着一种忠贞:忠贞于英雄之名,忠贞于大丈夫之气!
他所做的抉择,是我们大多数人不敢选择的,所以,他是真英雄!”
孩子们沉默了,听课的老师也沉默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刚才的话,是说给孩子们听的,也是说给老师们听的,更是说给我自己听的!
是啊,我们,做为炎黄子孙,在面对生、死的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回答呢?我想,孩子们和在场的老师们,还有我,已经有了答案!
评论
上完这节课的晚上,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这一幕还不断在我脑海中反复出现。在胸中不得不说的话,就是:“我们中国人,读中国的文字,才得以一脉相承!”
笔者是一个特别热爱汉字的语文老师。因为无论多么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都要靠自己民族的文字去记录、传承。这首诗,只有二十个字。“项羽”,更是只有两个字。但是,今天的小插曲,让孩子们再见到这两个字时,望而生义的,有英雄气魄,生死情怀,还有忠贞于理想,坚定信仰的力量和勇气。这,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气质和密码。千百年来,只有我们语文老师能够破译和传承。
课上,这一个小小的思想碰撞,可能会成为孩子们情怀落地的生长点。我们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都有一个看不见的人指引我们向前。比如,生活中,我们会受到慈祥、善良的妈妈指引。在其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会想到妈妈能怎么做,甚至我们都没来得及想妈妈怎么做,就自然而然地像妈妈那么做了。因为我们就是浸润在妈妈善良、慈爱中长大的,她已经影响了我们的做事方式。
那么,在生死、信仰、理想……这样严肃的话题面前,我们该受到什么人的引领呢?我们该受到的,是我们民族精神、民族之魂的指引。他们在千百年前,所做出的抉择,以汉字为载体,传颂到我们面前。
这节课,在学生内心掀起的波澜,应该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变化阶段。语文课能用文字的力量,震撼孩子们的心灵,与他们进行深刻的思想上的交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如果未来一天,学生面对生死抉择,信仰动摇的时候,就会流淌出今天这样的心境。孩子们就是这么容易的,在优秀的诗词中去成长。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读汉字作品时,真正领略到的诗意和精髓。
笔者真的想成为一位面对学生,一边面带微笑的讲解,一边慢慢地倒退,一步一步,引领我们的孩子走进我们传统文化的老师。因为,我们中国人,读中国字,说中国话,才知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