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现状、成因及对策

2018-02-24 02:44王园马晓萍王文龙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6期
关键词:调查问卷手机高校

王园 马晓萍 王文龙

摘 要 通过调查问卷,对某高校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调查,从使用手机的频率、时长、原因、用途,以及教师态度、影响学习程度等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现状和成因,针对现状和成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为解决上课使用手机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手机;高校;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6-0023-04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作为“第五媒体”,从之前的通信工具成为生活必需品,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手机的功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许多日常生活中的需求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知识群体,具有较高的接受能力,很快就成为使用功能强大、个性化、智能化手机的主力军。然而,手机的普及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不利的一面,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使用手机,尤其是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情况屡禁不止,对大学的教育教学产生较大影响,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上课使用手机已经严重影响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效果,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获取质量,也对课堂教学管理产生严峻挑战。

为解决上课使用手机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对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现状及成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希望为高校解决上课使用手机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1-4]。

2 调查问卷情况

为全面掌握某高校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情况,在设计调查问卷时,着重对上课使用手机的频率、时长,课程类型,学生使用手机的用途,内因、外因,教师的态度和管理,对学习的影响程度,对无手机进课堂的态度等进行设计,以确保全面掌握上课使用手机的现状。

在样本选择方面,本文以某高校学生为样本。某高校是普通高校之一,根据2015年官方统计可知,在校大学生共计11 527名,涉及各个民族、专业、年级。本次调查到各学院教室、宿舍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45份,回收率为94.5%。学生样本容量大、范围广,样本的选择具有較高的覆盖面,可信度较高。学生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1。

3 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现状

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得出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情况。

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频率、时长情况 统计结果见表2。总体上,从上课使用手机频率看,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情况属于普遍现象;从上课使用手机时长看,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是短时居多,但持续时间长,玩手机的人数逐步减少。结合频率与时长,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上课使用手机频率高、持续时间短的大体趋势。

学生在不同类型课程上使用手机情况 统计结果见表3。总体上,学生在不同类型课程上使用手机的趋势是重视专业课,专业课上使用手机的比例低;其次是公共课;最不重视的是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上使用手机的比例达到五成。因此呈现出“重视专业课,忽视公共课、公共选修课”的趋势。

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用途 统计结果见表4。总体上,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用途的趋势集中于QQ、微信聊天,看小说,网上购物。这四类所占比例较高,均与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相背离。

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内因 统计结果见表5。总体上,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三种主要内因所占比例均达到三成以上,但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更倾向于个人自控能力与缺乏学习动力、抵抗手机诱惑能力弱。

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外因 统计结果见表6。可得出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主要外因来源于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所占比例约为三成,最为突出;其次,教学方法所占比例为二成以上;教学内容枯燥与课堂管理宽松、缺乏互动交流均占一成以上。大学生主观能动性较强,对于不感兴趣的课通常会找事去做,如上课玩手机,也比较在意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对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态度和行为 统计结果见表7。五成以上的教师对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持反对意见,也有四成以上的教师无所谓。在对上课使用手机的行为上,五成以上的教师会提出警告,四成以上的教师放任不管。

上课使用手机的需求和对学习的影响情况 统计结果见表8。近六成的学生认为上课必须用手机,近三成的学生认为上课可以使用手机。而在上课使用手机是否会影响学习与利弊上,八成左右的学生认为上课使用手机会影响学习,弊大于利。

学生对“无手机进课堂”活动的态度 统计结果见表9。绝大多数学生对“无手机进课堂”、教室设置“手机收纳袋”“手机回收箱”持支持态度。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学生意识到上课使用手机会影响学习,教师也会进行适当约束,但总体上,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5]。

4 成因分析

根据数据统计和现状分析,对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原因做进一步分析。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性强,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越来越便捷,逐步成为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的标配,各种便捷实用的新应用层出不穷,可以便捷地解决日常的各种需要。大学生较高的接受能力使得随时随地使用手机成为一种习惯,并将这种习惯带入课堂,造成上课使用手机成为一种常态[6]。

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不高,自控能力差 大学相对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使得大学生有较多的自主时间,与高中高强度的、目标明确的学习形成鲜明的对比,极易产生放松心态。一些大学生没能形成合理的人生规划,没有确定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面对相对闲暇的时光,加之自控能力差,难免会迷失方向。而手机功能日趋丰富,诱惑力大,导致他们用手机打发时间,并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方法单一、内容枯燥 教师已从传统教学中的主体转为主导地位,而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途径之一,但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陈旧,教学中存在“一言堂”、照本宣科,课堂教学不灵活,方法不适用于所授科目,课堂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上课时感觉到枯燥无味,就会通过使用手机来打发时间[7]。

教师对课堂管理宽松,缺乏互动交流 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现象普遍,教师会提出口头警告,但有部分教师放任其自由发展,不会对学生课堂使用手机做出硬性要求,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即可,选择性忽略上课使用手机的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有对学生上课使用手机进行制止的权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课堂管理下,不会去提前预习,也深知教师并不会刻意去提问,所以不愿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久而久之,上课使用手机与教师课堂管理态度产生关系。

5 解决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问题的对策

正向引导,克服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树立抵制上课使用手机的自觉意识 大学生是一个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以通过主题团日活动、专题演讲、专题教育活动等形式,正向引导学生,克服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意识到随时随地使用手机是一个“问题习惯”,让学生认识到上课使用手机弊大于利,是对教师不尊重、对家长和自己不负责的行为,让学生牢固树立抵制上课使用手机的自觉意识[8],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来减少上课不合理使用手机的行为。

提高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强化自控能力,抵抗手机诱惑 大学生需要清楚上大学的目的、树立学习意识,应该自我反思课堂表现,通过教师的引导,根据自身的学习动机发展水平进行人生规划、目标定位,从而激发个人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知识的学习和建构有赖于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参与,有赖于学习者主观思维的能动与加工。因此,学生需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抵制手机诱惑[8]。

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达到成人阶段,但其心理上仍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阶段。大学生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强化自控能力,在开学期间,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个人专业知识特点制订一个长期的学习计划,来明确目标、约束课堂行为;同时,大学生可以制订短期的具体学习方

案,不断激励自己学习,提高集中注意力,排除外界干扰。

大學生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专业相关学术交流和课外活动,拓宽兴趣爱好,寻求更多的手机以外的娱乐方式。只有从主观上增强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自觉抵制手机的不良诱惑,大学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手机使用的现存问题。

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是传播知识的关键环节,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要率先垂范,上课不使用手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可以通过课程环节设计,用适当的教法解决较难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授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加课堂上的实践性、趣味性、灵活性,通过丰富课堂内容,增强课堂吸引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教师通过自己尊重教学、课堂、学生的良好教学态度,从而去影响学生、带动学生,这种示范作用对学生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从而使学生上课没有时间玩手机。

严格教学组织管理,扩大互动交流机会 教师要对上课禁止使用手机做出严格规定,要求学生将手机关机,或将手机放入收纳袋、回收箱中,课堂上要对未按规定执行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要求立即改正,规范学生上课行为,使学生养成上课不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另外,目前高校班额较大现象仍然存在,学校应积极推动小班化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展个性化教学,扩大师生互动频次;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教学组织管理进入精细化,不会顾此失彼,逐步养成学生上课不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教师通过设置课前预习汇报、师生互评、随机提问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来扩大与学生互动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少上课使用手机的行为。

6 总结与反思

本文以某高校学生为样本,针对上课使用手机的频率、时长、课程类型、用途、原因、教师态度、影响学习的程度等情况发放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并分析数据,得出学生上课普遍使用手机的现状,并分析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可以做有益尝试,希望为解决上课使用手机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根据当前实施情况来看,严格禁止上课使用手机,是一种被动的“堵”,效果差强人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并未起到预期效果。而在当今信息时代,手机作为重要的信息获取工具,完全可以引入课堂教学中,手机可以在学习知识、资料查找、讨论、互动交流、提交作业等教学活动中作为参与教学活动的工具,尤其是在当前较热的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SPOC(小型的私密在线课程)中,使用手机进行学习已经成为常态。因此,在课堂上用“疏”的方式让手机参与教学活动,是解决上课使用手机问题的较好方法之一,值得探索[9]。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徐峰.“无手机课堂”实施方案和途径探究[J].文学教育,2017(5):72-73.

[2]孙银东.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及教育对策:以某高校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196-200.

[3]邹永星,余秋蓉,吴荣.大学生上课时手机使用现状研究:以湖南某高校学生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4):49-50.

[4]王妍.大学生课堂上手机使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

[5]臧连兴.使用手机对高校课堂的影响研究:以长春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为例[J].科技展望,2014(20):149.

[6]黄上上.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成因及干预策略研究[J].管理观察,2016(17):110-112.

[7]杨云,王丽丽,金梅,等.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观察,2015(1):33,43.

[8]王妍.大学生课堂上手机使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

[9]林文东.中美计算机类MOOC教学设计比较研究:以平台Coursera和中国大学MOOC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调查问卷手机高校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
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的调查与防控机制研究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例谈没收手机引发的师生矛盾冲突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