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家校共同体推进家校共育课程

2018-02-24 02:56刘文秋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亲子

刘文秋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青少年迈好人生第一步”是当前学校指导家庭教育之首要任务。“家校共育”作为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家长学校的主要内容,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形成了“体验式家庭教育工作坊”的特色, 取得了一些成效, 我校也因此成为了全市首批“德育示范基地”、全市新优质初中“家校共育”项目组牵头学校。

在社会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的时代背景下, 作为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针对生源以外来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子女为主、学生家庭教育薄弱的现实, 在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三位一体育人动态平衡的家校合作范式研究”的引领下, 长期跟进调研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原生家庭状况及家庭教育方式, 建构了以外來务工家庭为基础的有针对性的班本家校共育德育课程 (以下简称“班本家校课程”) 体系 。学校以班本家校课程为载体, 坚持“一班一特色”的工作思路, 将家校共育的重心下移到班级层面, 选择学校和学生的中介――班级为立足点, 进行“以班为本”的家校课程探索。

一、实施班本家校课程, 挖掘学校德育课程的深度

“班本”是“校本”的深入与继续, 我校家校合作的校本课程有三个方面的内容:有通过“T-P love学堂”实施的家长学校课程, 有通过“领雁项目”实施的班主任培育课程, 有通过“融合项目”实施的新市民融合教育课程。在做了校本化的生源和学生家庭状况调研后, 我们从学校和班级两个层面设计了家长学校课程, 以“校本化”和“班本化”的家庭教育工作坊为主要实施模式。

班本家校课程作为我校德育课程的一部分, 主要针对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 增加以体验及参与为主的班本活动。相对于校本课程而言, 班本家校课程有较强的针对性, 让家长在体验中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更易于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最大限度地发挥家校的教育合力。

我校大多数学生的家长终日忙于生计, 自己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 即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也由于缺乏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而束手无策;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群体对专家的理论不易接受, 甚至会产生排斥情绪, 因此, 在学校层面, 常规的面向全体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效果不明显。而转换一种方式, 用“体验式家庭教育工作坊”的形式, 针对班级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家庭教育问题, 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班级课程, 会很好地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事实证明, 这种方式家长易于接受, 发挥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二、实施班本家校课程, 延伸学校德育课程的广度

我校开展的班本家校课程源于每个班级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 各班教室的布置、学生活动的设计、班会的展示等均各具特色;慢慢发展到各班的家访、家长会也是形式多样、各显神通。从一两个班主任开始, 一步一步带动更多班主任参与, 最终形成了全体班主任参与的“一班一特色”的班本家校课程。

在时间安排上, 有的利用班会课时间, 有的利用工作日下班后时间, 有的利用双休日时间, 有的利用寒暑假时间。在空间上, 有在校内利用教室、书院、开心农场、明城墙土城头遗址、果园等场地开展活动, 也有校外的诸如“行走南京”的亲子课程。在实践方式上, 有体验、讲堂、妈妈课堂、家长沙龙、亲子共读等。在参与对象上, 有“一对一”的家访课程, 有针对一类问题的小型家长沙龙, 也有面向班级全体学生家长的主题教育活动。无论哪一种形式, 从实践效果来看, 相对校本家校课程主题较为集中的现状, 班本家校课程所解决的问题更多样, 解决问题路径更便捷、手段更精准、针对性更强, 从而效果也更好。

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 带领任课教师首先开展家访、问卷调查等前置性工作, 再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 结合班主任自身特点及本班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 设计本班的家校课程。

比如, 陈辛老师发挥自己是生物教师的优势, 结合本班外来务工家长多的特点, 开发了共同认识植物的“认识生命”班本课程。陈老师带领家长、学生一起将校园内的几十种花草树木以及果园的八种果实等拍照, 利用家长熟知农作物的特点, 共同编写班级读本, 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这些植物的品种、习性及养护方法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家长和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校园内按图索骥, 寻找这些植物, 并且研究它们的习性, 班主任从生物学科的专业角度为学生们进行专业解读。这个课程让校园自然环境成为亲子间、师生间、家校间相互融合的介质, 师生情感、亲子关系在大自然中、在合作中得以密切。一些学生平时看不起父母是买菜的、种地的, 此时也对当上指导教师的家长投去敬佩的目光。

再比如, 周永老师作为南京首届德育优秀青年教师, 有着较强的班主任素养, 受过专业的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培训, 是个很有想法的资深班主任。他带领本班任课教师, 开发了“紫东家话”班本家校课程, 利用下班后的时间, 以家庭教育工作坊的形式定期开展活动。每月一期的课程根据不同的主题, 邀请不同的主讲人, 现场10~20名家长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探讨。这种接地气、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家校合作方式深受家长的欢迎。

三、实施班本家校课程, 增加学校德育课程的温度

班本家校课程的研发非常有利于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他们带领任课教师精心设计着本班的家校课程, 创生了一个又一个有温度的感人故事。

1. 走出去, 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境况

李晓鸣老师为了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环境, 利用国庆节和春节假期走遍了全班40个学生的家庭, 写了40份家访体会, 拍下了40张家访合影, 完成了40份学生在家学习环境的分析小结。他在“国庆游记”最后写道:“今年国庆, 我哪儿也没去, 却看到了世间最美的风景……”

以班主任为核心, 带动全校教师全员参与家访是我校多年坚持的工作, 教师们带着微研究、微课题走入学生家庭, 进行“学生学习环境小调查”“某某学生为何总是迟到”“某某学生的性格与家庭教养环境的关系”等主题调研。为了了解一个学生的迟到原因, 他们沿着学生放学回家的路线, 用了整整两个半小时才到达学生远在句容、自己搭建起来的所谓的“家”;为了弄明白一个学生的作业本上为什么总是有斑斑点点的油迹, 他们下班后到学生家里, 发现学生所谓的“书桌”就是父母用来卖肉的案板的一角, 旁边还堆积着没有卖完的肉, 学生晚上睡觉的床也是这个案板……在家访中, 教师用心写下了一篇篇的家访纪实, 商议出一个个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办法, 给一户户家庭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让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家庭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很多教师都很有感慨地表示:“家访回来, 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班级, 重新认识了一个个原来被忽视的学生。”有的班主任根据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 自觉自愿地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家访, 因为“这些家庭需要我们”。

学校倡导两个100%的家访指导策略, 即每年100%的教师参与、三年内走访完100%的学生家庭。这极大地增进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信任和情感, 营造了有温度的育人环境。

2. 请进来, 解决家庭教育的真实问题

“体验式亲子家长会”课程已经成为我校班本家校课程中的一大亮点。家长会的一般流程为:第一步:暖场游戏 (2分钟左右) 。主持人带领家长和学生做亲子互動游戏。第二步:问题展示 (8~10分钟) 。师生组成临时家庭进行情境表演, 展示家庭亲子问题, 突出矛盾, 导入主题。第三步:问题讨论 (15分钟左右) 。分内场、外场同时进行。内场由家长、学生分组讨论情境表演中的亲子问题, 写下感悟, 自愿分享。同时, 在外场, 家长、学生、教师各三名组成三组临时家庭, 围绕亲子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并进行排演。第四步:情境模拟 (15分钟左右) 。外场准备好的三组临时家庭进入内场, 演示如何解决亲子问题, 主持人结合现场情况, 引领大家进行多角度思考。第五步:总结升华 (5分钟左右) 。主持人或现场嘉宾、专家点评并升华主题。

体验式亲子家长会既解决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也增强了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种带有温度的亲子活动以其真实性、时效性及极高的参与度赢得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同时, 因为是现场生成, 无法提前准备, 所以这种活动非常考验教师的教育智慧, 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目前, 学校大部分班主任都掌握了这种课程实施方式, 已经有多名班主任带着任课教师在市、区各种德育活动中开设过这样的课程, 均取得了成功, 这也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家长参与此项活动的积极性。

目前国内班本家校课程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校的班本家校课程的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今后, 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家校共育的基本原则、实践策略及注意事项, 并将班本教育理念辐射到课程开发、学生管理之中, 构建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的, 适合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教育模式。

(作者单位: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亲子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