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018-02-24 02:56李淑红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春风课堂

李淑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参与意识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是学科对象的主动自觉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氛围,让学生想象驰骋,感情激荡,思路纵横,乃至异想天开,自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其次,精心设计好导语,课始就吊起胃口。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一席好的导语尤为关键。据说魏书生上课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今天上哪篇课文,为的是激发一下兴趣。我在上《太阳》一课时,上课伊始先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心中最最喜欢的太阳。由学生想怎么画都行,让学生在画太阳中经历一番独特的体验。通过绘画导入新课,激发了兴趣,活跃了思维,开启了想象,学生投入学习的自主性更强了。

二、营造和谐氛围,唤起主动参与热情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因此,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把专制型或权威型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朋友关系,把童心、诚心、信心、爱心带进课堂,让课堂充满人文气息。当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不要批评指责,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有勇气站起来,有尊严地坐下;当学生的思维擦出创造性的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当学生指出教师的不足之处时,教师会微笑着说:“谢谢你,我来改正。”学生与教师的心灵一起共鸣,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充满信心,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愉快之旅。

我在田字格范寫“兄”字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给你提个小小的意见,“兄"字下面不是"儿",它的撇比较斜,而“儿”的撇没那么斜。”我马上夸这个同学:“你看得真仔细啊!大家认为“兄”字下面是不是“儿”字?”同学们都说是,一个同学又说:“像老师今天穿红色的衣服,明天穿黑色的衣服,你能说她不是老师吗?”同学们都笑了,我也笑着说:“是啊,我们写字不仅要注意间架结构,而且要注意笔画的变化,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潜能发挥、创造性发展、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形成的“空气”“阳光”与“水”。

三、、激发“问题意识”,培养主动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的真谛,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统一的“标准件”,而是造就充满生命活力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会主动学习的一代新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发展潜力的大舞台,因此,教师应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留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比如:采用同桌互学、小组学习、自选合作伙伴讨论等学习方式,有效扩大单位时间内学习的时空。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教师”,每个人都有充分参与学习、多向合作探究的机会。在同龄人之间,权威因素较少,因此,每个学生都能兴致盎然,积极参与,畅所欲言。

在教学中,教师努力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亲历探究学习的过程。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活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认识、体验、疑惑,主动参与教学定向、知识学习、反馈评价、课堂总结的全过程。学生可以上台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分析字形,可以讲析课文中的一些感兴趣的语段,可以提出问题向师生质疑,可以总结或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参与教师的板书,可以参与设计练习或作业。教师根据学情,灵活调控,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比较、评价等方式,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允许方法的多样性和结论的多元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动探究学习。

四、激发“问题意识”,培养主动学习能力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会质疑,就能更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课堂中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多项互动、共同发展的场所,使每一节课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生命历程。例如:教《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出示课题,读题后,我鼓励大家提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提出种种问题:“我想知道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小蝌蚪找到妈妈后心情怎样?”“我想知道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围绕一个个问题,我引导学生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然后在学习小组交流,互相解疑。小组里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全班讨论,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顺利完成了本课学习任务。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而且还应该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刚开始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多么的幼稚、毫无价值,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敢问”“乐问”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类梳理所提出的问题:哪些问题太简单,通过初读便可理解;哪些问题意义不大,不值得问;哪些问题提得好,值得探讨,逐步培养学生“善问”“巧问”的能力。教师应把学生的疑问作为教学的资源,通过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五、尊重个性差异,体验主动学习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表现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不同上。因此,教师要通过教学来了解学生的个性,承认差异、研究差异,把学生的差异看作教育的资源,创设条件,使不同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每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让学生画“春风吹又生”的诗意。一位学生把春风画成黃色的,于老师笑笑说:“当春风裹着黄沙来的时候,春风是黃色的。”一位学生把春风画成绿色的,于老师也笑笑说:“不错,在诗人的眼里,春风是绿色的。不然,王安石怎么会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呢?”而另一位学生则认为春风是看不见的,本身画不出来,于是把春风画成倒向一边的草叶。于老师又说:“我们一看,就知道在刮风,而且刮得比较大,把草都吹弯了腰。”教师只有敏锐地捕捉课堂信息,

充分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于稚气中发现灵气,于悖谬中发掘合理,才能更好地放飞学生的想象。教师要对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给予更多的激励,“激活”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文本知识、人类生活世界与学生经验世界的沟通,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总之,多年的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师应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形成语文能力的过程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国专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春风课堂
欢乐的课堂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春风将送你们归来
春风沉醉的夜晚
春风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