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娟
摘 要 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正经历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转变发展阶段。在新的环境下,需要进一步把握智慧校园的内涵特征、框架设计,探讨新阶段高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进而实现信息、资源、数据高度融合的智慧校园,实现以智慧型人才培养为终极目标的良性校园生态系统。
关键词 智慧校园;高校信息化;智能设备;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6-0041-03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公共管理层面上“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在高校信息化领域,一些研究人员纷纷提出“智慧校园”“互联网+校园”的概念,探讨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目标。然而从实际来看,建成真正意义上“智慧校园”将会是一个漫长、不断完善的过程。
从高校长期发展战略、肩负培养人才目标来看,智慧校园建设还需要基于用户服务的视角,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深层次把握教育发展内涵,全方位关联技术、环境、资源、应用与人的关系,建设信息化、智慧化的新环境新空间。
2 智慧校园的内涵
对于什么是智慧校园,有各种不同的定义。笔者理解的智慧校园是一个复杂、智能的系统,是在数字校园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通过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有效识别学生学习特征和教师工作场景,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融合,构建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改变师生与校园的交互方式,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智慧校园的内涵特征
1)互联网络高速发展。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快速提升了校园内师生的网络应用场景,从IPv4到IPv6,从4G到5G逐步推广应用,从低速异步到高清同步,网络速度不断提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更加方便畅通。同时随着物联网的不断扩大,人與物体、人与组织的交互变得更畅通自如。这些都使得校园内师生获取信息更加快捷,为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智能终端广泛应用。智能终端目前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根据IT研究与咨询服务公司Gartner预测,2018年全球智能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电话、平板电脑、PC等)的装机量将达到83亿台。与此同时,多技术、多应用的融合以及多样化的需求,使得智能终端产品应用和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智能终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在校教师和学生交流效率和获得信息的速度,有效提升了信息沟通渠道。
3)业务应用逐步融合。基于大数据的协同性、开放性和整合性的特点,建立校园数据中心,整合不同业务系统和提升数据流转效率,构建数据建设体系,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收集、清洗、加工、整合、应用,进而实现数据的资产价值,整合不同业务系统,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服务门户。
4)团队协作便利充分。在建立了良好的智慧校园软硬件基础之上,可以基于信息化平台开展团队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工作协同,同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同步和异步等多种交流方式,建立智能服务体系,提供线上及线下一体的交流空间。
智慧校园架构分析 智慧校园总体架构从下至上可以分为网络基础、数据建设、平台应用、业务支持、服务支撑等五层。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技术性、教育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其核心需要从网络、数据、平台、业务、服务等五个方面加强建设与融合,实现智慧校园的创新发展。
1)网络基础。网络基础主要包括智慧校园的感知设备、网络设施、云资源等基础设施环境,并基于此实现网络环境的无缝覆盖。网络建设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即综合利用各种网络接入手段,整合校园内的物联网、有线网、无线网、移动互联网等各种应用网络,进行全网的管理与控制,实现网络间的无缝连接和通信,为智慧校园应用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基础环境。
2)数据建设。数据建设指对校园各类基础数据、业务数据、个人信息等数据资源进行融合,并提供数据存储、数据治理等融合服务,包括人员、设备、设施等基本数据。
数据融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①按照学校的不同业务域,对不同域的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存储及使用;
②对来自校园不同平台、不同系统、不同结构的异构数据源进行集成整合和统一管理;
③开展数据分析和挖掘,对动态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数据建设包括制定和完善数据标准,进行数据治理和数据质量提升,建立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及监控管理平台,做好数据服务的应用及监管等。
3)平台应用。平台应用主要是指建立业务平台、身份管理平台、数据统一等平台,构建统一的校园支撑服务平台。通过多样化的软件应用,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开发、运行和应用环境,满足用户丰富的使用需求。
4)业务支持。业务支持是指打破传统的以部门和业务为核心建立的应用系统,建立统一的软件应用平台,提供统一认证、权限管理、业务应用、单点登录和访问控制等多项服务。业务支持将之前分散的业务系统进行集成和整合,破解了跨部门业务流程打通的难题,实现了校园内智慧业务的应用。通过整合各类业务系统,将建设粒度由“系统”级细化为“功能”级,突破现有业务系统功能独立及业务分散的难题。
5)服务支撑。智慧校园建设的最高层即服务支撑,全面整合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技术资源,面向用户,以人为本,从细节处着眼,注重用户体验,优化服务流程,提供全业务、全过程的“一站式”服务。服务支撑屏蔽了业务系统和业务逻辑,提供灵活、方便、按需选取的服务模块,以及跨平台和多终端的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提升智慧校园的用户体验和使用价值。
3 新形势下高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智慧校园的内涵特征和架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仍处于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过渡的阶段,而这个渐进的过程将很漫长并且逐步完善。作为普通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和技术发展程度,制定智慧校园的建设蓝图。从实际来看,众多高校都需面对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网络基础硬件建设 基础硬件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目前,各高校均已建立相关的网络核心机房、有线网络、无线网络、虚拟化系统、VPN接入系统等,提供了有效的网络基础条件保障;但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扩展,网络终端指数级增加,用户使用需求逐步扩升,原有的无线网络不能完全覆盖和有效保障。因此,在下一阶段,结合新兴的网络互联以及5G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有线和无线网络进行整体化改造和设计,建立高效的校园网络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及核心工作。
信息系统建设 经过多年的建设,各高校都已存在数量众多、业务多样的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无论是从功能还是数据上,都是基于各自业务范围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服务共享的问题。因此,高校需要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中心、门户中心、数据中心,建立面向全校范围的信息化服务大厅,面向用户提供即时服务,屏蔽业务系统和业务逻辑,提供跨平台和多终端的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使用价值,这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挑战和重点工作。
信息安全工作 随着国家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工作提上重要日程上。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各级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国家也颁布了《网络安全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网络强国,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也为网络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
目前,各类信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包括黑客攻击、病毒传染、信息泄露、信息篡改、漏洞入侵、网络犯罪等一系列安全问题是信息化工作面临的共同挑战。近些年来,从国家到省市、地方以及各学校,都逐步加强了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新形势下,高校应更加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制订信息安全工作方案,投入经费和技术资源,切实做好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多方面工作,保障信息化工作可靠有序进行。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和关键所在。只有将信息化纳入教育教学之中,使其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在一起,协同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实际功能,促进教育教学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发展。
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来看,在技术的推动下,目前学习模式、教学方式、学习形态均发生一定的变化,但这还远远不够,信息技术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支持仍然比较粗浅,缺乏精细化支持,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实际操作。因此,高校信息化部门以及教育教学管理部门都应进一步研究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这既是工作挑战,也是工作职责所在。
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信息化工作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对信息化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目前,网络建设、信息系统运维、网络安全保障、用户支持服務等各方面都需要一支技术过硬、人员稳定的队伍。然而受制于高校目前的体制机制和人员建设,很难使信息技术岗位获得足够重视并获得充分的招聘保障。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扩充及保障信息化人才队伍,也将是各高校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4 结语
智慧校园的发展,对信息化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在此情况下,高校信息化部门需要积极作为、主动应战,以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主动开创工作新局面,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早日向智慧校园过渡。
参考文献
[1]刘文.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4):192.
[2]李有增,周全,钊剑.关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12-117.
[3]曹梅,沈书生,柏宏权.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的差距与行动:来自南京市若干学校的调研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8(1):49-54.
[4]杨建胜.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感悟[J].考试周刊,2018(2):39.
[5]黄照翠,陈晖,王海涛,等.高校智慧校园的智慧真谛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