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华丽 赵华新
摘 要 采用实验研究法,在和田S镇X乡中心幼儿园开展信息技术在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实验表明,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南疆农村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听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农村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6-0033-03
1 问题的提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外因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幼儿园成为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主要社会环境。S镇是维吾尔族聚居地,幼儿父母大部分为当地农民,没有良好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家庭及文化环境。通过对本地21所幼儿园平时的走访观察及评课活动中的调查及访谈,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在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存在不会用、使用难、缺资源等问题;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不足,在各领域应用率低[1];教师不能正确使用现有的优质网络资源;教師没有指导幼儿观看适合语言发展的动画片。那么,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优势,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环境,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2 信息技术在农村幼儿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应用在幼儿教育中能够提供生动形象的材料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趣味化,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增强记忆力。丰富的网络资源及配套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幼儿的需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幼儿提供正确的示范,形成正确的引导 幼儿教学是视觉的、听觉的、口语的活动,甚至是触觉的活动[2]。通过多种材料的对比,能够选择性地为幼儿呈现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阅读材料和适当的教学媒体,给幼儿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能够多样化地呈现内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确保幼儿听到准确的发音、完整的故事情节[3] 信息技术能够生动形象地将图、文、声、像整合在一起,寻找有韵律的教学材料,实现幼儿和资源的互动,给幼儿呈现丰富的感知内容,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征,从而达到在与教师的互动中锻炼发音的目标。
3 实验分析
实验目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新教双〔2017〕15号)要求:“激发各族幼儿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中获得国家通用语言的听、说能力。”通过实验验证信息技术能够提升南疆农村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听说能力的发展。
实验假设 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南疆农村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听说能力的发展。
实验方法与过程
1)被试的选择。选择S镇X乡中心幼儿园小一班幼儿作为实验组,共33名幼儿,其中男生17名,女生16名,平均年龄四岁。实验组采用多媒体进行语言教学。选择S镇X乡中心幼儿园小二班的幼儿作为对照组,共33名幼儿,其中男生18名,女生15名,平均年龄四岁。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进行教学。
2)实验过程的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语言活动均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新教双〔2017〕16号)中的教学进度实施教学,语言特色活动按照县教育局统一安排的内容进行教学[4]。教学全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两名教师均为某高校非学前教育专业支教教师,汉族,学历均为全日制本科,教龄相当。实验时间均为一学期,后测时间及测试内容相同。实验组在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实验结论分析 在学期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一对一听说测试,测试标准参照文献[5]中的“加德纳的社会—教育模式”(见图2),对幼儿进行正规语境和非正规语境两个方面的测试。本研究中正规语境的测试题目由学前教育专家指导,乡镇统一制定。测试结束后,用SPSS软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成绩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非正规语境的测试主要由监考教师反馈整理。
1)实验组和对照组总体情况比较。实验组实际参与测试的人数为33名;对照组实际参与测试的人数为29名(病假四名)。测试题目有问答题目、听力测试、认读卡片、背诵儿歌,共100分。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在听说训练等方面的均分均高于测试组。
2)量性统计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均分为81.97,对照组的均分为67.00,两个班级的平均分有一定的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t=3.313,p<0.05),说明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南疆农村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听说能力的发展。
3)非正规语境测试情况分析。从监考教师反馈的幼儿考试情况得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班的幼儿进行非正规语境方面的访谈,问及“是否喜欢幼儿园”“是否喜欢本班的老师”等问题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表示喜欢,说明幼儿情感上愿意到幼儿园。但是实验组幼儿更大胆地回答问题,发音更加清晰,更流利地背诵儿歌,比对照组的幼儿更愿意主动用学过的词汇跟教师沟通;而对照组的幼儿则表现得相对胆小、不敢言语,部分幼儿发音不准确。
4 信息技术在农村幼儿园教学中的灵活应用措施
信息技术必将为幼儿教育带来新的途径与方法,具有积极的作用。灵活根据教学内容使用信息技术,必然能够给幼儿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提出以下几项信息技术在农村幼儿园教学中的灵活应用措施。
创设情境,增加幼儿情感体验 逼真的生活场景能够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好吃的馕”一节,教师首先为幼儿准备好馕的图片及馕的制作视频,并提前准备好实物馕,为课堂活动准备好馕的课件和橡皮泥。幼儿首先看馕的制作视频,为幼儿提供实践材料,组织幼儿模仿制作馕,让幼儿动手“搓成圆球、压扁、扎花纹”,在趣味教学活动中实践,并进行互动交流,展示作品,增强情感体验,从羞涩不语到可以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丰富的民族文化能够增强幼儿的初步认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能明显增强。
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方式结合,丰富幼儿的认识 对于相同的东西使用多重刺激能够激发幼儿的认识。如教“石榴”一词时,首先展示石榴实物,然后是石榴的卡片,以及经常给幼儿播放石榴的各种图片,提高对石榴的识别率,通过带领幼儿使用橡皮泥等材料制作石榴、画石榴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来增强记忆。利用信息化的方式丰富教学资源,贴近幼儿的生活环境,促进幼儿习得字正腔圆的发音习惯。
信息技术与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的共生教育 信息技术能够让学习充满趣味,加强幼儿的感知。信息技术需要与挂图、实物模型和操作等相结合,才能让幼儿获得更感性的经验和思维过程。利用信息技术选择成熟和固定的教学模式用于国家通用语言教学[6],也可以让幼儿模仿教师,为先学会的幼儿录制视频,激励幼儿进行沟通。将《中国经典故事》等书籍放到图书区供幼儿观看,播放相应的动画片,在看完之后让幼儿站到前面来给其他小朋友讲述。
联合教育局进行本地信息技术培训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策略,注重实用性、方便性、可持续性,让教师树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观念,既加强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又加强对语言、科学、数学、美术、音乐等相关软件的学习,使得教师有需求也有能力使用多媒体。
参考文献
[1]胡春春.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1.
[2]王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7-84.
[3]齐颖.“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0):52-56,58.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教学指导用书[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17.
[5]王善安.学前儿童维汉双语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6]郭力平.信息技术与早期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