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原声视频,提升阅读效率

2018-02-24 05:34许雅倩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阅读效率

摘要:英语原声视频作为一种具有具象性、生动性、真实性等独特优点的媒介形式,在英语阅读课堂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江苏牛津译林版教材的阅读课为例,探讨视频运用的途径——话题导入,设置梯度;内容衔接,贴合文本;阅读收尾,落实输出。笔者认为,视频的运用应该基于教师对学生、文本以及视频本身特点的分析和理解,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并最终促成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英语原声视频,阅读课型,阅读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062

在高中阅读课的开展过程中,英语原声视频的有效运用往往能刺激学生多方位的感官,有助于拓展文本的深度和广度,不失为提升阅读效率、激发课堂活力的重要砝码。英语原声视频作为具有具象性、生动性、真实性等独特优点的媒介形式,已经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未来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虽然教师在此方面的尝试非常广泛,但效果却大相径庭。如何让视听素材爆发由内而外的“功效”,而非浮于表面的热闹却无益于阅读教学的开展?笔者将以江苏牛津译林版教材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例,探讨有效的运用策略。

一、话题导入,设置梯度

对于英语视频材料的选择,最容易获得的资源就是各类电影、电视节目以及纪录片和新闻等视频,而一些例如广告、预告片或宣传片等短视频经常会被忽略。模块二第二单元的阅读是一篇日记体裁的非洲游记,在学生通过文字感受非洲风情前,笔者事先播放一则画面感十足且配乐极有感染力的非洲宣传片,多维度展现了非洲的魅力,给学生以视听觉的冲击。在第一次教学实践中,笔者进入了误区——在播放宣传片后,直接抛给学生“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video?”这样一个极为笼统的问题。原本设想学生能够借助其敏锐的观察、依托其熟练的语言,发掘出视频中渗透的关于非洲风土人情的方方面面,而实际情况是学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仅有个别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勉强能触及些皮毛。在教师本位的思维模式下,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往往被认定为学生的“不配合”或“低能力”;若以学生为主体换位思考,会发现问题的症结恰恰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不科学”“低效度”——导入问题缺乏梯度和导向。在另一个班的尝试中,笔者将导入问题细化为“What aspects does the video touch upon concerning the promotion of Africa?”,并在视频播放前首先抛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赏视频。不出所料,学生在应对时轻松很多,即便用词没有那么精准,答案却多姿多彩。在导入话题达到第一层次的目的后,笔者决定在语言和课文内容衔接上再做渗透和过渡。在语言上,用cuisine(美食)代替了学生已经掌握的food(食物),并通过the food cooked in a particular restaurant or hotel, especially when it is very good(在一个特别的饭店或旅馆里烹饪的食物,尤指口味相当好的)的英文解释来加深学生对这个词的认识,而这个词的英文解释也恰恰符合视频中的诠释。为了将导入话题与课文内容衔接得更紧密,过渡性问题“What aspects does the reading passage deal with(这篇文章涉及了哪些方面)”将始终伴随学生对文章进行解读的过程,而这个框架性的问题对于学生理解文章结构有启发意义。

二、内容衔接,贴合文本

当视频在教学设计推进过程中出现时,将视频从“鸡肋”变成“点睛之笔”的尝试更需要文本意识。模块七第四单元收纳了一篇关于伦敦地铁史实的说明文,语言平实,信息量大,若按部就班,则略显枯燥。相关视频资料鱼龙混杂,在大量的搜索和筛选后,一部国家地理推出的纪念伦敦地铁150周年的纪录片映入眼帘,其中介绍伦敦地铁发展史上的功臣之一查尔斯·皮尔森的片段引起了笔者的特别注意。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整合出了本文的四个要素——irreplaceable status(不可替代的地位),incredible development(惊人的发展),important figures(重要的人物)和interesting facts(有趣的事实)。笔者让学生带着以下三个问题观看视频,以信息检索为出发点洞察视频中的关键信息,同时也从原汁原味的英语中得到最直接的示范和潜在的积累。

1. Concerning the problem of transport, who in particular was Pearson concerned about?(关于交通问题,皮尔森主要关注的人群是谁?)

2. According to Pearson, what could be done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transport?(根据皮尔森所言,如何改善交通状况?)

3. How did he convince the city authorities of his proposal after 8 years attempt?(在八年的尝试未果后,他最终如何说服市政府接纳他的提案?)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自觉通过笔记形式进行了相关信息的记录,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能夠复述出部分原句,有些学生则通过自己的语言加工阐述对问题的看法。无论以何种形式进行呈现,都达到了理解文本、习得语言的目的,视频素材在教学链接过程中事半功倍的优势又一次得到体现。

三、阅读收尾,落实输出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中,“听”“读”是输入技能,“说”“写”是输出技能。阅读课本身是“读”的培养,而视频素材是“听”的强化,如果在阅读课结尾能通过视频的媒介过渡到“说”和“写”的训练,对于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模块五第三单元阅读是一篇探讨克隆技术利弊的议论文,笔者希望学生不仅了解作者提供的双方论点、论据,且能表达个性化观点。Maynard认为电影能够帮助改善教室氛围,促进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即使是虚构的电影情节,不同社会身份和社交场合中的人物角色往往都能在台词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这种接近真实的语境体验对于学习者理解语言的环境适用问题非常重要。若从科学和人道的角度入手探讨克隆技术,脱离了学生实际,效果会大打折扣;若以电影的独特视角切入,也许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于是笔者挑选了科幻电影《变种异煞》的开头片段。影片开头描绘了发生在未来的一幅场景:婴儿一出生,医生就通过验血测定基因,测算其患各种疾病的概率以及预期寿命;父母为了能生出具有所谓完美基因的宝宝,通过科学手段进行基因筛选,以得到优胜劣汰的选择目的。虽然是科幻电影,其视角中却含有对人性问题的隐晦探讨。基于电影片段的内容,笔者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 What is the phenomenon talked about in the film?(电影中提到了什么现象?)

2. If it happened, would you choose to believe that your fate is decided by genes? State you reasons.(如果发生了,你是否选择相信基因决定你的命运?阐述你的理由)

3. What personal qualities are important in achieving success?(获取成功的过程中,哪些个人品质尤为重要?)

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首先引导学生从视频中获取信息,组织语言表述;然后结合本文辩证观点和电影科幻的视角,挖掘学生对基因问题的看法;最后将话题引申到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成功之间的关系。学生各抒己见,且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引用了阅读文本中的语言,以“读”促“说”的目的在无形中达成。

在英语阅读课的开展过程中,英语原声视频如果挑选得当,可以在任何一个教学环节被运用,而其实际效果的发挥都是基于教师对学生、文本以及视频本身特点的分析和理解,其最终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并最终促成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视频资源的丰富程度不言而喻,教师如能充分开发这座宝藏,必将使英语阅读课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李永秋,郭时海.英语原声视频教学的调查和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英语,2010(2).

[2] 欧静玉.电影欣赏——了解西方文化的有效途径[D].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作者简介:许雅倩,1985.12,女,汉,江苏,中一,在职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震泽中学 215200)

猜你喜欢
阅读效率
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具体方法
开展比较阅读,提高教学效率
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浅议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浅谈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来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阅读效率
提高初中生阅读效率的三种途径
文图转换有效阅读策略的思考
电子交互白板让语文教学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