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慧
[摘 要]阅读教学中通常会遇到一些题材、体裁相近的阅读文本。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对比阅读,让学生理解文本特点、巧解文本难点,掌握阅读的规律,运用阅读的技巧方法,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比较阅读;阅读效率;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22-01
比较就是通过对比观察、分析、综合等活动理解事物特点的一种认识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常会觉得阅读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阅读的技巧,没有针对不同阅读体裁、题材的内容进行分析,没有找到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技巧。而比较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不再纠结于某一篇文章的阅读技巧,而是基于阅读类型来提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一、课前对比阅读,掌握文本特点
课前比较阅读,主要是让学生根据以前的阅读积累,不论是阅读内容还是阅读技巧,对文本进行初步感知,理解所读文本与之前所读文本的相同点。这样,学生就不必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花费时间,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文章的不同点上。课前对比阅读,注重不同文章的比较,让学生思维逐步深入,学会独立思考,快速提升阅读能力。
比如,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这首古诗的时候,预习时教师让学生找一些类似的古诗,如王维的《鹿柴》《辛夷坞》《鸟鸣涧》,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进行学习。对这些古诗词阅读理解后,学生了解了田园诗一般都表现出作者悠闲恬淡的心理。但是,在具体解读过程中,还要对古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如,王维的《辛夷坞》表面上表现出作者的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而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就了解了作者那种远离朝野,寻求片刻安宁的心态,同时也反衬出作者内心的苦闷。通过预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古诗分析的时候,就能积极活跃,旁征博引,完成古诗的学习。
二、课中阅读交流,巧解文本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比较阅读主要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的。教师要对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分析,就文本的难点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来进行阅读理解。在设置难点的时候,教师要将不同的文本进行比较,突破单篇文章的理解局限,这样学生就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抓住不同文章的异同点深入分析理解。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时候,对晏子这个主人公的性格进行分析,教师主要是让学生将晏子和楚王的性格进行比较,看看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这样,楚王对晏子的三次侮辱、晏子的精彩回击成为学生分析的重点。学生根据事例总结出晏子具有勇敢、机智、大无畏的性格特征和楚王内心狭隘、霸气、盛气凌人的性格特征。经过比较分析后,学生将来遇到同样的情况,就会基于具体的事例来进行分析,通过外貌、表情、神态等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课后阅读拓展,运用比较方法
为了巩固学生对阅读技巧的掌握,灵活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师给学生安排一些课后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对这些拓展文章,教师引导学生从思想内容、情节发展、文章风格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与课堂教学的文章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的文章的异同点。这样,在课外拓展中学生能对课堂上掌握的阅读技巧进行巩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以后,教师让学生课外阅读鲁迅写的《故乡》一文,并要求学生从神态、动作、语气等方面来比较闰土在少年和成年时的不同表现,分析闰土生活的历史背景,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闰土的这种变化。带着这些问题对文章进行阅读,学生对历史背景、人物命运进行分析,理解闰土在少年时的勇敢机智和成年后的胆小懦弱是社会造成的。经过比较阅读,学生了解了对人物的理解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把握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也更容易理解人物的思想、行为。再比如,学习《梅花魂》这篇文章以后,教师让学生独立学习《桂花雨》这篇文章,分析这两篇文章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为什么要写这些景色。经过分析以后,学生就会理解《梅花魂》这篇文章描写景色是为了表达了作者的一种爱国情怀,而《桂花雨》这篇文章的景色描写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思乡的情怀。经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学生就会理解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不单纯,更多是寄托作者自身的情感。
綜上所述,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寻找阅读的规律,找到分析文章的具体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主阅读,为学生以后深入阅读奠定基础。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