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摘 要]随着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型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在众多教学方法中,将学生出现的错误“变错为宝”的方法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并合理使用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接受、合理利用、积极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使用纠错本,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变错为宝;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6-0047-02
初中时期的学生处于学习的过渡阶段,学生需要实现从小学时期的简单定向思维向中学时期的多向全面思维进行转变,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有较高难度的。因此,学生在实现思维转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解题思路以及方法等方面的错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种资源。数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活动,对教师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错误并及时对错误进行纠正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正确看待学生学习时出现的错误的能力,并将这种资源充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去,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接下来,我将按照教学经验介绍以下几种教师正确看待学生错误的教学策略。
一、正确接受错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自信心
莎士比亚曾经说: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小小的缺点,将来才会变得更好。因此,教师正确对待学生错误的第一步就是要正确接受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建立其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自信心,并且维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尊心。
首先,教师应当树立一种“接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思想。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当急于批评,反而应当以更加宽容的态度接受学生所犯的错误,正确引导学生接受自身的错误。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一课时,我班某一学生频繁出现将0划分入正数范围的错误,虽然我在课堂上进行了多次重点强调,但在具体练习中学生依旧出现这一错误。因此,我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了专门性辅导。在辅导过程中,学生向我表达了自己并非故意屡次出现错误,并且表达出犯错之后的愧疚心理。通过与学生交流,我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疏导,并且从多个方面向学生解释0既不属于正数也不属于负数的原因。辅导结束后,我通过小测试的方法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成果,结果显示,学生在经过辅导后能够纠正错误。
其次,教师应当时刻谨记维护学生学习自尊心的原则。所谓维护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就是指不过度批评,不打击学生自信心,同时要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对学生的辅导过程中,即使学生多次出现错误,我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口头上的批评。我以温和的语气和学生仔细交流,鼓励学生向我表达并解释自己的想法。通过与学生之间较为温和的对话,我能够正确并非常清晰地了解到学生出现错误的真正原因,学生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自己出现的问题。
二、合理利用错误,将错误的作用发挥出来
出现错误后,教师应当及时整合错误内容,将学生出现的比较普遍的错误点集中起来进行整体分析,从错误中提取教学资源。在我的教学经验中,主要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利用学生的错误。
首先,将错误当作反面教材,进行反向教学。例如在《绝对值》一课中,部分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出现无法正确理解“一个数的绝对值即距离原点的距离”这一含义的问题。例如“负五的绝对值等于五的绝对值”一题,许多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并且认为负五的绝对值大于五的绝对值。通过批改作业,我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在第二节开课之前以这道题目为例,再次解释了知识点。利用这一错题讲解知识点,出现同样错误的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错误所在,没有出现错误的学生也能够再次巩固知识点。
其次,根据学生平常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要求其整理阶段性错题检测试题。学习是一个阶段性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以后,学生需要对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所犯的错误来进行题目整理。通过再次接触错题,学生能够对知识点有深入的了解,教师也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测。错题检测结束后,教师应当根据检测结果对学生掌握不佳的知识点再次进行讲解,及时帮助学生巩固正确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一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积极纠正错误,将解题的重复错误率降至最低
错误的纠正是有时效性的,一旦错过最佳纠正时间,学生便会在记忆当中形成一种对错误的印象,这种印象会使错误变得更加难以纠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旦发现学生产生错误,需要及时进行纠正,不能将错误搁置一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并进行纠正。
首先,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插入问答环节来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的错误并予以纠正。例如《单项式与多项式》一课中,许多学生受到单项式与多项式字面含义的影响,认为单项式系由一个字母组成的式子,而多项式则是由数字以及字母混合而成的式子。在授课过程中,我通过提问学生对于多项式和单项式的了解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并向学生进行了多项式以及单项式真正含义的解释,从而避免了学生在记忆中形成更加深刻的错误印象。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学习的方式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因为某一观点的不同产生讨论,此时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发现其存在的错误。另外,学生可以在小组学习中互相交换思想,实现自我思维的不断完善。
四、引导学生使用纠错本,及时记录错误
在正确对待学生错误方面,教师还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所犯过的错误进行总结整理,主要表现形式为纠错本的使用。所谓纠错本,就是指学生将自己的错题集中整理在一个本子上,并在旁边备注出错点以及正确的解题步骤。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纠错本时,首先应当培养学生及时整理错题的意识。每当教师完成习题讲解后,学生应当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将错题整理在错题本上,以免整理不及时带来的记忆丢失。
在指导学生整理错题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备注,做到突出重点知识与步骤,为后期的复习做准备。除此之外,教师应当阶段性地对学生的错题本进行检查,寻找学生在整理错题时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意见。教师向学生表达意见后,学生需要参考教师意见进行错题的纠正,然后教师对学生纠正了的错题本进行检查,使错题本的使用起到最好效果。总而言之,错题本的使用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旁辅导的形式来完成。
总之,教师在初中数学中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这一资源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并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使这一方法真正适合教師的教学活动。
[ 参 考 文 献 ]
姜春华.元认知理论下初中数学解题常见错误研究[D].延边:延边大学,2016.
(责任编辑 诺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