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亚琴
【内容摘要】新入职教师在高效合理的集体备课模式指导下,专业快速成长。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新入职教师作为主备人,经过集体备课活动的历练,涌现了很多的优秀教学设计。本文以《书愤》的教学设计为例,展示新入职教师专业成长成果。
【关键词】新入职教师 集体备课 优秀案例
知人论世悟诗情
——《书愤》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疏通诗歌大意,体味蕴含的作者情感。
2.在准确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之上,提炼本诗的艺术手法。
3.通过对比阅读,感悟诗人陆游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方法】
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这记忆,在感悟中体会。
【学法指导】
阅读、体会、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新课导入
南宋初年,面对破碎的河山,岳飞愤然写下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诗句。然而,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却偏安一隅,苟延残喘,满足于“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生活。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时代里,赋闲在家多年的陆游,面对失落的“梦里河山”,诗人把自己强烈的感情浓缩在《书愤》一诗中。今天,让我们通过学习这首诗走进一颗伟大的心灵。
二、诗题解读
先看题目,书,书写、抒发的意思。愤:愤懑、愤慨。合起来,即抒发心中的愤懑。我们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想到这样几个问题: 抒发哪些愤懑? 怎样抒发愤懑? 为何抒发愤懑?我们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解读诗歌。
三、目标展示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有这样三个关键词:
1.抒什么“愤”?——体味情感。
通过疏通诗歌大意,体味蕴含的作者情感。
2.如何抒“愤”?——提炼手法。
在准确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之上,提炼本诗的艺术手法。
3.为何抒“愤”?——感悟情怀。
通过对比阅读,感悟诗人陆游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知人论世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节选)要了解作者的为人,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这样做,就能和高尚的人做朋友。
阅读课本注释一,了解作者陆游。
五、吟咏诗歌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代诗文,尤其要重视诵读。听名家诵读,感受悲愤的感情基调。
诵读指导:首联“那知”重读。“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峨耸立之势。颔联语速稍快,语调激昂,读出胜利的豪壮。颈联中“空”重读。“已先斑”语调低沉。尾联中“真名世”“谁堪”重读。
六、以意逆志
王国维先生在《玉谿生年谱笺序》中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可解者寡矣。”结合之前了解的作者和时代背景,思考问题:全诗四联,无一“愤”字,却句句有“愤”,前四句重在激愤,后四句偏于悲愤。激愤愈烈,悲愤愈深。那么,他缘何生“愤”?“愤”什么呢?
小组交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首联的“世事艰”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境遇?
2.“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气”怎么理解?
3.颈联中哪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
4.尾联提到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诗人为什么称颂诸葛亮的北伐?
七、鉴赏手法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那么,作者是如何书“愤”的?也就是说,这首诗有哪些艺术特色?
1.比喻列锦,抒写豪情
“北望中原气如山”,自己抗敌御辱、收复失地的意志有如山岳一般不可动摇,运用比喻辞格。诗人当年以身许国,如今北望中原,豪气如山,心驰神往,激动不已。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有些奇特,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六个名词组接,这种意象直接组合的修辞手法在陆游之前极其少见,之后较为常见。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我们把这种修辞手法称之为“列锦”。
2.對比手法,彰显主旨
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颓废,“塞上长城”的理想与“世事多艰”的现实,诸葛亮的积极进取和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富有表现力。
3.用典明志,抒发情怀
在颈联尾联中化用“塞上长城”“出师表”的典故,分别点名了诗人志向,表明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愿望。
4.感情复杂,起伏跌宕
情感上,全诗都紧紧扣住一个“愤”字,首联、颔联在激愤中满怀豪情,颈联沉痛感伤,尾联在悲怆中抱有期待,抒写出起伏跌宕的复杂感情。
八、拓展巩固
我们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无道,陶渊明归隐田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苏轼寄情山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而陆游无论请缨无路还是屡遭贬黜,都心系天下,时时不忘抗金北伐,恢复中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年之后,陆游再次被贬,年近七十,写下的这首《诉衷情》。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首诗和《书愤》有什么接近相同的情感呢?两首诗都表现壮志难酬,但在情感基调上,如果《书愤》侧重于“愤”,这一首词侧重于什么?“悲”。
九、课堂总结
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个体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和灵魂。就像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曾写诗赞扬陆游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这足以说明陆游的爱国诗篇给当时与后世的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十、作业布置
请以“陆游,我想对你说” 为话题,写一段话,不少于200 字。
(作者单位:会宁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