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深度融入高职课程教学的思考

2018-02-24 13:55汤慧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34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职业教育信息技术

摘要:在信息来源无限丰富的新时代,高职生被各类信息包围,易产生无所不知的自我满足感,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听课效率低,有故步自封的姿态。作为教师要站稳讲台,教学活动越来越依靠信息化环境支撑,数字教学媒体正在发挥更大的教学作用,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所有的教学环节达到信息化,让学生的移动终端参与教学越来越受学生欢迎。首先从工具运用和构建环境层面,分析研究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入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结合六个课堂教学环节问题,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法,让教学实施过程中深度融入信息技术,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4-0094-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2017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7年工作要点》[1]指出:印发《关于职业院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推动“十三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健全教材开发、编写、审定、选用、评价和研究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制定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学校试点。李克强对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坚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努力造就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大军。[2]刘延东强调,职业教育要围绕国家发展大局,主动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民生发展、助力扶贫攻坚,为青少年人生出彩提供更多机会。[2]

基于上述工作要点,面对从口耳相传、到纸质教材,再从直观教具到教学录像,从在线教学到网络直播课程、现在师生热捧的慕课、微课,教育技术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引发教育教学改革,新时代,教师如何当好“导演”?试想教师上课用 PPT 与制作“微课”用 PPT 设计思路一样吗?

1 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1研究必要性

运用互联网+思维大胆变革高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按需学习,不再局限专业的束缚。高职生手机不离手,据调查目前99.9%的学生已经拥有智能手机,27%的学生拥有平板电脑。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以及需要做的练习都会给学生带来挑战,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来应对这些挑战。即便学习的进度慢了一些,学生也不会被他人嘲笑或指责,也不会因跟不上进度而担惊受怕。正如吉林大学吴冰川在《教育的互联网化思维》一文中谈到,把网络教育分为两种,一种就是“互联网化的教育”,另一种是“教育的互联网化”。但后者的局限性在于只是简单的把传统教育搬到互联网上去。业界不乏有人吐嘈“做互联网的人不懂教育,做教育的人不懂互联网”。

1.2研究可行性

互联网最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教育最关注的是人的发展。可从相关理论和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学生发展是教育不断前进的力量。笔者认为,“以促成高效学习和主动学习为根本,让学生感觉‘乐中学”是互联网教育思维的本质特征。

顾问以实践促进理论研究,以理论引领实践进步。综合运用调研,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针对职院的实际教学情况,着眼高职学生的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哪些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探索如何在职业教育法的推动中运用触摸屏电子产品,开展实验研究、行动研究、课例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构建科学的学习方式观;从而实现学生课内外利用新学习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并根据学生学习方式改进教学方式和评价内容;拟为实现培养学生终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目标,提供一定的实证支持和参考。

2创新点

围绕“立德树人”来开展信息技术深度融入高职教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在符合“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运用互联网+教育的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整合互联网中海量数学化资源,用技术·创新·开放的理念,吸引学生注意力,解决学习上孤独感和枯燥感。搭建教与学“无障碍绿色通道”,实现移动学习,并适度植入网络游戏中积分、通关、升级排名、领币等游戏元素。

2.1思维创新——依托“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思维与教育思维的有机融合。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体验;教育思维则认为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才是根本。互联网思维要求用户高度参与,营造出火热的参与氛围;教育思维要求师生间互动频繁,期盼形成学习场效应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1)互聯网+将拓宽教与学的时空限制,实现以高职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2)本项目将采用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和学生进行“大数据”统计和数据挖掘分析工作。

3)创建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有效性评价新模式。

2.2模式创新——精准教学共育人才

从MOOC、翻转课堂等教育的火热发展中可以看到,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教育。通过手机、电视、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等多种途径,提供教育服务开展精准教学。

1)按需学习,不再局限专业。某种程度而言,学习方式决定学生学习效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转变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课堂改革的目标和核心内容。

2)学生会学,变革学习方式。用互联网教育思维击破传统教育的瓶颈。深挖学生学习潜能,把课堂话语权真正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能主动学习和会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师会教,“微课”为辅。高职教师应当主动作为,增强加快转变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的主动性、自觉性。优质内容资源不光只是老师的授课录像,而是一切可能提升学习体验的素材,如精心设计的网页、搞笑的动画、有趣的漫画、微视频、带有不同视角的试题思路等。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落脚点。

2.3教学创新——强化需求导向,搭建教与学“绿色通道”

在互联网教育思维下,学生可参与知识点的讲解,实时进入多元化练习互动环节。教师坚持“对接岗位、贴近实战、追求实效”的原则,直面社会需求的热(难)点,共同解决之并积累经验,用技术·创新·开放的理念组织课改实施,实战素材入课堂,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学生注意力,让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深化双创教育将成为促进人才培养适应社会之需的突破口。[4]深化教学改革,信息化教学内容、网络化实训教学、用数据说话,可持续的提升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3 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深度融入信息技术

3.1  六个高职教学情景与对应的解决方法

1)情景:学生到课率统计

解决方法:上课签到智能化。电子签到有效杜绝冒名顶替情况或运用钉钉打卡,实现百米范围之内,就可以实现自动定位、自动打卡。

2)情景:课堂提问环节

解决方法:自编VB点名小程序,在座学生名字滚动,抽中者答题,解决无人举手的尴尬问题

3)情景:课中玩手机,或上社交媒体,或看视频,或看小说。

解决方法:课堂上适度使用手机。教师事先将上节课的内容回顾制作成H5格式的判断题或者选择题,让学生运用手机进行测试。5-10分钟后教师通过管理软件的统计功能,了解正确率、用时最短、错题集中等情况。及时的检验的教学效果。

4)情景:学生上课是否一定要带纸质教材

解决方法:纸质教材与授课教师自编电子教辅同步使用。实现理论课教材、实习实训教材的内容更新快,并筛选有特色的教学内容优先讲授。纸质教材为主,电子教材为辅,并突出学科发展前沿。

5)情景:学生回贴留言是否计入平时分

解决方法:将学生回贴留言计入其平时分,并且回帖前三名还有加分奖励。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实践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和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网络化教学和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将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采用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等现代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实践信息化教学模式。

6)情景:学生学习进度如何实现透明化

解决方法:课前、课后微课视频实行“打卡”制。收集、整理课程资源库,建设大量原创的数字教学包。例如,富媒体理论教材、实训指导书、电子教案、电子资料库、学生作品集、电子题库等教学资源,为学生的混合式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3.2优化实施过程

积极响应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号角。移动终端参与教学,从“精准、精细、精巧”角度设计融入自主学习方式的信息化课程教学活动。[3] 以笔者所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分八步进行教学实施。

1)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修订教学大纲,保持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在实训项目设计上推陈出新,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刚需。

2)通过网络在线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商议、改进等过程,最终制定了符合培养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数据综合应用能力的整套电子教案;

3)结合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要求,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建立了学生综合技能测试在线试题库;

4)制作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的精品课程网站,完成了可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测的网络资源;课程教学中的讨论、实训报告、收发作业等均可实现电子化,统计数据可实现无纸化与实时化,真正做到公平、公开、快捷、高效。

5)课堂上高职生能适时适度地用触屏与融入师生触屏互动环节的教学设计[5],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首先是技术上的准备。其次,在备课的时候设计好哪个环节用手机,反复斟酌哪个环节用交流回贴讨论等。如“网线制作技能比赛”、“网络设备随手拍”、“你说我谈 网络服务器各类服务配置与管理”、“OSI七层模型”主题演讲权衡多种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使用新媒体工具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6)自编校本《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教材,立足司法行业,依据司法部发布《“十三五”全国司法行政信息化发展规划》,更新教材内容,做到内容新、特色明,尤其新增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理论的介绍。

7)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还是乐在把新媒体引入到课堂,学生课堂评教结果较为理想,达到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学相长”的目的;

8)改革课程考核机制,建立了“签到积分”、“微课打卡积分”、“互动留言积分”等的弹性课程考核机制,使过程性评估和目标性评估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抬头率、降低了课堂玩手机、睡觉的比例。

总之,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坚持教为学服务。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学过程由教师全程讲解的 进程,转变为深入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分组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多媒体作用也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适度使用,用来查询资料、搜索信息,为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奠定基础。

4 后记

刚刚闭幕的全国教育大会,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召开的第一次教育大会,谋划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6]教育信息化2.0时代,更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创新与资源的有机整合。信息技术深度融入高职教学的研究,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獻:

[1]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7年工作要点》的函(教职成司函〔2017〕18号)[EB/OL](2017-02-24)http://www.moe.edu.cn/s78/A07/A07_gggs/A07_sjhj/201703/t20170301_297770.html

[2]李克强对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出重要批示(2017-05-09)[EB/OL](2017-02-24)http://www.moe.edu.cn/s78/A07/moe_731/201705/t20170509_304099.html

[3]汤慧,等. 智能手机普及条件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6):168-170.

[4]汤慧.互联网+思维下提升高职“双创”人才信息素养的意义与对策[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2):116-117.

[5]汤慧.浅谈触屏移动终端对高职生学习方式的影响[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4):139-140.

[6]教育部党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EB/OL](2018-09-18)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809/t20180918_349149.html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职业教育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