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摘 要]高中體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度开展拓展训练,从精心筛选拓展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训练方法,适时检验训练成果入手,丰富体育课堂教学途径,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关键词]高中体育;拓展训练;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6-0036-02
拓展训练借助一定的场地、器材,设置相应场景或环境,引导被训练者充分参与到各个项目的训练过程中,让被训练者得到启发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参与热情,开发个人潜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设计,适时引入拓展训练,激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及合作精神,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一、紧扣教学内容,筛选训练主题
高中体育课堂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它旨在借助一系列的训练活动,使学生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体育课堂的这一特性要求教师的教学实践必须迎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体育课程,每节课都有特定的学习内容,教师按照相应的教学内容展开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清晰的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同一主题的拓展训练。如果拓展训练的主题与课程内容不相符,学生很容易产生排斥心理,这样的拓展训练对教学自然起不到促进作用。
如羽毛球运动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能够初步欣赏羽毛球赛事,掌握羽毛球握拍方法。在明确了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后,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设计了一个羽毛球知识知多少的主题训练活动,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羽毛球的知识。通过展示,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起源,羽毛球比赛规则,羽毛球握拍方法等内容都有了很好的了解。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了以羽毛球为主题的拓展训练,而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对羽毛球的相关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再开展教学活动,自然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拓展训练种类丰富,明确训练主题时,教师不妨发动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提供相应的拓展训练主题。这样既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又有了更多拓展训练主题选择,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这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切准学生兴趣,丰富训练形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人对培养学生兴趣有深刻的认知,这给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带来更多启示。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高峰期,感兴趣的事物也较多,教师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兴趣着手,设计相关拓展训练。具体到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教师在设计拓展训练时,要从形式方面着手,选择更多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游戏。高中生对综艺娱乐节目和体育运动赛事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将真人秀节目中的某些活动引入体育教学实践中,增加课堂的灵动性和趣味性。
在进行排球运动的教学前,教师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小时候都玩过丢沙包的游戏,学生对这项游戏情有独钟。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正面双手垫球,教师准备了一个小小的沙包,组织学生进行丢沙包的游戏,被抓住的学生必须与他对面的学生进行颠球传球,把球弄掉的学生要表演一个节目。丢沙包颠球的游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参与热情被激活,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得到很好培养。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拓展训练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教师对此要有清晰认知。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激趣已成为激活课堂教学正效应的重要手段。开展教学实践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设置拓展活动,丰盈训练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三、接轨现实生活,升级训练方法
体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体育。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太多契合点,设置拓展训练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生活与训练活动相结合,从而让体育课程更好地为生活服务。传统体育教学中,受教学空间和教学意识的束缚,教师只是简单地按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形式和训练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开展的拓展训练活动,必须与学生生活接轨,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跳高是高中阶段必须学习的运动项目,传统训练中,通常是采用教师设置一定的高度,学生跨过栏杆的方式进行训练。这种形式虽然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但学生早已司空见惯,甚至对这种运动形式产生了厌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拓展训练时,教师模仿手机游戏,组织学生进行了连续跳高接力的训练。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四名学生。游戏规则如下:首先,第一名学生必须翻越一个较低的栏杆,紧接着第二名学生翻越两个栏杆,第三名学生连续翻越三个栏杆,第四名学生翻越四个栏杆后,还必须捡起一个贴有明星照片的相册,往前跑一百米到达终点。用时最短的一组就是冠军。教师对游戏进行升级,在训练中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崭新的运动形式,点燃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要发现体育项目中蕴含的生活元素,并将这些生活元素融入拓展训练之中,以增强教学的亲切感和趣味性。与生活接轨的体育拓展训练,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学的距离,促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强烈的参与热情,从而为高效课堂的形成助力。
四、渗透个性游戏,检验训练成果
高中生在家庭背景、运动经历和身体素质方面都存在差异。有的学生缺乏运动热情,性格孤僻,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有的学生虽然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但缺乏合作意识,不愿意与大家一起活动。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正确认知,还要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掌握学生实际运动情况,进而设计出个性化的拓展游戏,切实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拓展游戏是对传统体育游戏的有益补充,教师在设置拓展训练时,要切准学生运动实际,提供多元化的游戏,迎合学生运动需求。
足球比赛有对抗性,但在进行中也需要队员之间的合作互助。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之间难免会出现摩擦和矛盾,所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正式比赛之前,教师设置了一项背人踢球的游戏:学生两人为一组,其中一名学生背起另一名学生,在前进的过程中,两名学生相互配合,让足球跟着他们一起前进,最终到达终点用时最短的那一组获胜。学生热情高涨,主动参与。一开始,有的小组学生之间互相埋怨,取得的成绩也不理想,之后在教师细致耐心的指导下,学生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再一次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高中学生对个性游戏情有独钟。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认识,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游戏,满足不同运动能力学生的需求。鼓动人心、逃生墙、挑战150、超音速等都是符合学生运动需要的游戏,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这些游戏激发学生潜能,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不仅如此,在游戏的干预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也可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教师应从学科特点出发,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拓展训练。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还能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优秀品质,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为提升教学适合度,教师需要做好训练内容筛选工作,展开多重指导,以切实发挥拓展训练的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超.刍议拓展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的必要性[J].新西部(中旬刊),2017(3):133.
[2] 张铁人.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6(32):118.
[3] 马成秀.拓展训练引入高中体育课堂的意义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7):102.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