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求”和“索”中成才

2018-02-24 23:59黄建章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举一反三

黄建章

[摘要]通过教材中的一些例子辩证地说明“求”和“索”的关系,提出“求”的方向是重点,而“索”是为实现所“求”而采取的方-法,是难点。教师要通过打造高效课堂,来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探索”方式,使自己尽快“长出”勇于且善于“求索”的翅膀,在“漫漫的求知路上,上下而求索”。

[关键词]求;索;步步深入;举一反三;另辟蹊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3-0084-0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励志名句,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要不断“求索”,力争打造出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让学生顺利通过布满荆棘的求知路,在求索中不断成长、成才。

求索过程包括“求”和“索”两个过程,即“求何物”和“如何索”。所谓“求”就是要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要的是什么、大的方向在哪里;而“索”是探索、是方法,即为实现所“求”而采取的方法。而我认为其中“求”更重要。因为方向决定结果,追求的目标定了,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离成才也更进了一步。下面我就谈谈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求索”,使学生明确所“求”的方向以及“索”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明确“求”

“求索”的关键在于明确所“求”,为了让学生明确这点,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大量的科学发现史来教育学生,向他们强调:一定要想一想,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做这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才是如何设计实验方案,用什么方法达到实验目的。

例如,在讲解必修2“DNA结构的发现”时,教师可介绍相关的发现史:1951年,美国年轻的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在艾弗里、赫尔希、蔡斯等科学家还在为证明DNA是否为遗传物质而绞尽脑汁,不懈“探索”时,很敏锐地感到DNA一定是遗传物质。目标和关键是去寻“求”DNA到底“长得”怎样,而不是证明DNA是不是遗传物质。经过与多人的合作探索,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就揭示出了DNA的“庐山真面目”,即“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它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而当时沃森年仅25岁,之后更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可见所“求”方向实在重要!

又如,在讲授必修2《基因在染色体上》时,可以介绍相关发现史:1908年,美国科学家摩尔根曾表示不相信孟德尔的遗传理论,也不支持萨顿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观点(以后证明他们的理论和观点都是正确的)。但当他通过偶尔发现的一只白眼雄果蝇所进行的一系列杂交实验发现:白眼的性状总是与性别相联系,因此果断提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观点。所“求”方向明确后,他与同事通过大量的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最终得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并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应位置的方法,1933年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的遗传学家。可见,在所“求”方向出现偏差时,及时调整方向的重要性。

而生物必修3中有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也很好地说明了明确“求”方向的重要性。如法国学者(注意教材中仅仅称他是学者,而非教材中其他所涉人物均称为科学家)沃泰默就囿于定论,局限于原有的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尽管他经过一系列完美的实验设计,最终得到的结论与此相左,但他仍坚持所“求”的是真理。就这样他与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擦肩而过,实在可惜可叹!由此可见,明确所“求”方向的重要性。

二、让学生学会“索”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明确“求何物”这一大方向后,“如何索”将成为难点,还有待教师引导、启发。

1.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探索

生物必修2教材讲授伴性遗传时,先介绍XY型色盲的遗传特点,接着介绍ZW型的遗传特点,此时一定要与学生探讨设置ZW型的原因,即与XY型的相反,ZW型的两条性染色体是雄性两相同(ZZ),而雌性的反而两不同(ZW),然后在此基础上要学生探索此知识点在实践中的应用。接着,介绍书中的例子:可以用来早期鉴定动物的性别,即用非芦花雄鸡ZbZb与芦花雌鸡ZBW交配,则子一代,芦花的全是雄鸡,而非芦花的全是雌鸡。接下来,让学生探索:根据子一代果蝇的眼色即可判断果蝇的性别,则果蝇亲本的性状或基因型应如何选择,进而步步深入要求学生继续探索:已知某性状的显、隐性,要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应如何设计杂交方案?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什么结论?这样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有一定的层次,难度依次增加,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举一反三,带着学生探索

课堂上教师要告诉学生探索的方法很多,要学会举一反三,采用不同的探索方法,这样往往能获得殊途同归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酶的专一性”时,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多不是很强,所以为了加强他们“索”的能力,我通常要求一位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一个实验。如他用两试管分别加等量的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加等量的淀粉酶,后用斐林试剂加以验证。这是所谓的“同酶不同底”。之后,我再要求学生根据“同底不同酶”,设计一个相似的实验。即用两试管加等量的淀粉溶液,再分别加等量的淀粉酶和蔗糖酶,之后用斐林试剂加以验证。“同酶不同底”“同底不同酶”的不同方法都可以达到同一目的,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维,扩大了探索的思路。

又如,高三一轮复习“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教师要向学生强调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再举一反三,既复习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又要求学生列举细胞膜信息传递的实例。最后,再用课件加以小结、依次呈现:①激素调节时激素与特定靶细胞识别、结合的示意图(如胰岛素与肝脏及其他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②受精作用时精子与卵细胞识别、结合的示意图;③免疫调节时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如何特异性地识别相应的抗原,以及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④神经调节时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间传递的示意图。

这样教学,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另辟蹊径,用创新的思维启迪学生来探索

在學习、探索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走弯路、错路。但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只要另辟蹊径,就会“柳暗花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自始至终注重培养学生在“索”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教材中就有大量科学家另辟蹊径的好例子。

例如,同样是研究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问题,斯他林和贝利斯,就不像沃泰默囿于定论,而是在他实验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用刮下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并磨碎,取其提取液直接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发现促进了胰液的分泌。而此过程根本就没有涉及神经调节,从而证实了他们的假设:有化学调节的存在,进而发现了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为其他一系列激素的发现打开了一扇门。

又如,科学家们为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做了一系列的经典实验,艾弗里在用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和蛋白质分别转化R型细菌时虽经不懈努力,改进了各种方法,但总是无法将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百分百地分开,使实验结果存在瑕疵。而赫尔希和蔡斯很敏感地觉察到艾弗里的实验可能走进了死胡同,于是他们另辟蹊径用T2噬菌体替代肺炎双球菌来做实验材料,一举获得突破,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始终让学生清晰地知道“求”的是什么,如何去“索”,并在“索”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离我们并不遥远,成才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使他们尽快“长出”勇于且善于“求索”的翅膀,在“漫漫、修远的求知路上,上下而求索”。

(责任编辑黄春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润物细无声
举一反三,润物细无声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基于学生英语提问意识的课堂教学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