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凤玲
[摘要]生活化教学可将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同时把生活现象与生物知识相结合以增强学生的生物认知。作为生物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和增强生活化教学实践三方面分别激活、活化和升华高中生物课堂,以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生物课堂;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3-0093-01
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知识有机结合,并增强学生对相关课程与生活联系的认知度的教学方式即为生活化教学。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应对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认识,并善于找寻高中生物知识点中的生活化信息,将其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活化生物课堂。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活生物课堂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可将学生的学习感知从陌生引向熟悉,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亲切度,并使得相关概念、原理生动化,激活高中生物课堂。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时可从生活的角度解读生物相关知识,营造生活氛围。
例如,《植物的激素调节》一章主要讲解植物的向性运动与植物生长素的相关知识点,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植物,但是却极少有学生会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因此,为了让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并且对向性运动的概念和激素的作用理解更深刻,我结合校园内的植物的生长情况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以向学生解释相关概念。如对于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我拍摄了一组校园一角背光与向光处大树的叶子的朝向的图片,图片显示大树上的叶子明显朝向阳方向生长;又如在植物激素的教学中,我通过拍摄校园内经过修剪的植物与未经修剪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片并进行对比体现生长素的顶端优势,通过拍落叶图片展示脱落酸的作用。在熟悉的校园环境图片的牵引下,学生被引入相关的情境中,并能仔细回忆生活中未曾观察到的现象,甚至在课后自主探究相关内容,进一步深化了高中生物教学。
教师采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校园环境作为情境教学的生活背景,并将生物知识展现于其中,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习惯,有利于随后的课堂教学。
二、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活化生物课堂
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时,可先与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选取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切合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以活化生物课堂。
例如,设计《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活动时,我首先观察了校园内的灯光与校园旁边的环境情况,发现其中具备教学中可能运用到的生活化知识。同时在课间休息与学生的聊天中,发现部分学生來自农村,对家中的种植情况有所了解。因此,在讲解完相关内容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探讨:请结合具体生活案例分析如何提高光合效率。学生虽然已经知道光合效率与叶绿体息息相关,但是一时间也难以想出生活实例。对于这种情况,我提醒学生:在夜晚,校园中或是公园中在植物旁设置的最常见的灯光是什么颜色呢?现在我们为什么能在冬天吃到并非该时节可以吃到的蔬菜呢?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很快便通过查阅书籍和回想生活中司空见惯又极易被遗漏的光合现象,总结出了生活实例——绿色灯光的使用和大棚蔬菜的种植等,同时结合了所学知识对光合效应的条件加以归纳总结,使得生物课堂充满了活力。
在此教学案例中,教师根据可运用的环境素材设计教学活动,令学生在课堂合作探讨生活实例,通过对实例分析总结归纳重点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生物课堂变得更鲜活。
三、加强生活化实践活动,升华生物课堂
生活化教学实践增加了学生课后作业的种类,且有效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活化了高中生物课堂。布置教学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当遵循难度适中的原则,设计对学生来说现实可行的实践方案。
例如,《遗传因子的发现》这一章节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引进了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同时通过基因展现了性状的不同。在课堂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对比与同学之间耳垂形状的不同,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生活中的基因与性状。其后,我布置了一项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即请学生课后分别观察父母与自己的手指弯曲性状、眼皮单双性状、是否卷发等,将其全部记录下来,并且画出配子类型图。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前先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然后在自主探究分析之下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基因与性状的联系。
通过布置生活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化了学生对生物与生活的关系的理解,进一步活化了生物课堂。
生活化教学将生物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的生活现象展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将理论迅速转化成实践,在活化高中生物课堂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务必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生活环境,方可将生物知识完美融合于生活当中,从而优化高中生物课堂。
(责任编辑黄春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