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菊
(甘肃省嘉峪关市峪泉镇安远沟小学)
在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知识的搬运者转变为知识的指导者,成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者,而学生则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开放性教学的实施既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还利于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存在部分不足之处,其一课堂教学由固定的教学目标变成弹性目标,容易造成教学目标的缺失和失控,其二教学过程的开放容易引发无序教学,其三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开放容易使学生淡化知识体系。笔者将对其中利弊问题在本文进行如下的探讨和研究。
在农村小学的高年级学生中实施开放性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多层次的需求,当人有了高层次的需要和追求并且得到相对的满足时,会感觉到生活的幸福和充实之感。对此,在开放性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进行思考问题,天马行空般探索知识,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性,这样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农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到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开放性教学的关键之一在于转变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让学生在开放性教学中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学习者,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农村小学的课堂中进行开放性教学,通过创造和谐、友好的教学环境来实现开放性教学的目标,让较为羞涩的农村小学生能够放开心态,从而融入开放性教学当中去,在开放性环境中获取知识,逐步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开放性教学的内容、目标、方式等都是开放的、不确定的,所以在农村小学高年级中进行开放性教学是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的教学任务,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汗水。在教学知识方面,由于教学知识的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敏捷的思维;在教学能力方面,开放性教学要实现教师从传统的教学主体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合作者,而农村小学的教师教学素质一般较为薄弱,缺乏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理念,所以如果在农村小学中进行开放性教学,就能够从反面促使农村教师加快锻炼自身的教学技能,实现农村教师的自我发展。
在农村小学的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固定、教学目标明确,而在开放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由刚性变为弹性化、多元化,所以在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中进行开放性教学不利于农村教师把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因此,在开放性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农村小学教师努力寻求多维度的课堂切入点,在教学内容上多与学生进行磨合,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进度和节奏,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努力实现更多的教学目标。
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变得差异化,客观上造成了教学无度量可衡,容易使得教学变得杂乱无序,引发无序教学。因此,在开放性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农村小学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的有序性,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支点,寻找到学生学习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来进行开放性的教学安排。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做到充分备课,将尽可能多的知识纳入教学的范围之内,并在课堂教学时因势利导进行差序化的引导。
开放性教学没有明确固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没有特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真正要求教师做到教无定法,但也正因为这样,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所以容易引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淡化,缺少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认识和系统性把握。因此,在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应当注意到学生知识学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定期进行整体复习和阶段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自身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建构和整体复习。
实践证明,在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实施开放性教学是目前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和方向,是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虽然在农村小学中实施开放性教学有一定的裨益之处,但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症结,需要教育人士聚合众力进行努力探索,形成教育改革发展合力,探索实践出一条有效的开放性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朱兴杰.引入源头活水来,天光云影共徘徊:语文开放式教学之初探[J].语文建设,2014(9):11-12.
[2]刘亚雄.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13(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