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方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信达外国语学校)
近年来,大家开始侧重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进行科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科学课堂教学中,部分的实验教学虽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但一部分教师把实验能力的培养等同于单一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很少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或者说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普遍存在实验设计能力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教师师资问题制约着实验教学
在小学,首先要保证语数外三门主课的师资;其次要保证音体美三门专业性较强的副课的师资;而科学、思想品德这几门被认为专业性不强的“副课”,50%~70%由主课教师兼职,部分学校专职科学的教师偏少。兼职教师精力有限,在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等方面并不是很专业,因此在教学中,这部分教师更关注结果,而不注重探究的过程,更不会去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科学教师课程理念没有完全转变
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必须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依据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和特长,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创造性,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猜测,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异想天开。但很大一部分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还没有完全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教学观念。因此,在课堂中,实验教学往往匆匆而过,实验设计等不到关注。
3.学生实验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
实验设计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过程长环节多。科学学科在小学阶段每周只有2~3课时,一节课留给实验探究环节的时间并不是很多,老师在上课时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有时教师为了得到正确结论,不愿花费很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大多时候是模仿做一下算了,得到结论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实验教学经常匆匆而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4.学生缺少实验成功的体验
良好的学习环境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成功心理,让学生多点成功的体验,减少失败的负面影响,鼓励进步,增强信心。但目前的教学环境下,部分老师有一种误解,经常要求实验设计面面俱到,学生很难取得成功、很难获得老师的表扬。长此以往,在多次失败的打击下,学生就会对实验设计产生厌倦、害怕甚至对抗的心理。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支配下,又怎能提高学生设计科学实验的能力呢?
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课程观念,明确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重要性,把新的课程观念转化成教学行为。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认为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策略一:学会提出问题和确立目标
1.问题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教师首先要学会如何通过适当的情景、矛盾的冲突、知识的迁移等形式,启发学生敢于质疑,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习惯,让学生敢问、愿问、会问,提出的问题有科学性、研究性。
如,教学“空气中有什么”,上课时教师点燃蜡烛,并用空杯子倒扣使它慢慢地熄灭,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一过程,并思考:“对刚才的现象有问题吗?”学生纷纷举手:“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蜡烛为什么是慢慢熄灭,而不是一下子熄灭?”他们七嘴八舌,很想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有了问题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就想设计一个实验来做给大家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水为什么会上升?燃烧用去了多少气体?”
2.目标意识
实验目标是实验的出发点,也是实验的最终归宿。没有明确的实验目标,实验教学成了无本之木,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从而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后续的猜想与假设有明确的对象和目标。
如,在教学“空气中有什么”时,当学生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把空杯子倒扣在蜡烛上,蜡烛慢慢熄灭,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很多问题和今天上课的内容一下子联系不起来,教师可以接着启发学生:“有办法使蜡烛不熄灭吗?”有学生说:“把杯子稍微抬高一点,让空气流进去?”还有学生说:“在杯子顶部钻个小孔。”教师可以引导:“你们认为蜡烛燃烧和空气有关吗?空气能帮助蜡烛燃烧吗?空气中到底有什么呢?”这样一来,大家目标就很一致了,学生探究欲望也被激发了。
策略二:学会文本的“学习”和“模仿”
1.解读文本
现行的小学科学教材有着大量的文本信息,同时还有各种插图。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文本信息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收、吸收、消化与运用。文本信息处理得当,科学课堂如虎添翼。
学生首先要“学习”教材中蕴含的大量有关实验设计的背景材料内容。学习和解读科学家们是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是如何选择实验材料、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预期、得出结论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观察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领悟了科学的思想观念,又学习了科学工作的方法和技能,为实验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模仿文本
人们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模仿学习是小学生学会探究性实验的第一步。由于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强,当学生学习完课本中科学家们某个探索性实验后,教师就应该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领悟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模仿科学家选材、安排实验步骤、做出假设、预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表达和交流。
如,在“小车的运动”一课中就安排了学生模仿设计实验方案的练习。课本提出“一辆载重车行驶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猜想,学生提出各自的猜想,有的说:“与汽车拉力的大小有关。”有的说:“与路面的好坏有关。”有的说:“与轮子的多少有关。”学生的猜想很多。教材设计了“用小车做实验,验证我们的假设”的实验方案,如下:课本提供的范本实验方案:
研究“小车运动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方案
问题:小车运动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拉力越小,走得越慢。
保持不变的是:
需要改变的是:
实验设计与记录: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很好的实验方案,为学生自主模仿设计实验方案提供了范本。
策略三:加强有效训练,夯实实验基础
1.迁移训练——树立实验设计信心
课本实验是学生既熟悉又亲切的知识,师生在完成课本实验后可灵活地改变实验的某个条件,让学生模仿课本实验的程序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对实验设计的兴趣。这样迁移课本实验设计原理,渗透实验设计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实验设计的自信心。
如五年级上册“种子发芽实验(一)”一课中,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这个环节,书本中有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模仿书本中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这篇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选择其中的一个条件,设计实验检验我们的猜测。”当学生理解并会做书本中关于“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后,他可以马上迁移到“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温度”等实验,这样学生会非常顺利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案,给自己树立了信心。
2.重点训练——明确实验设计思路
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包括以下六个环节,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设计、实验实施、推导结论和运用结论。在这六个环节中实验设计是联系问题和结论的必经桥梁。教师定期用一个范例实验详细重点训练设计思路,以点带面。
因此,我们可以在每册教材中选择一篇课文进行重点训练,让学生更加明确实验探究的六个基本环节。如:四年级上册可以选择“溶解的快与慢”,四年级下册的“面包发霉了”,五年级上册的“运动和摩擦力”,五年级下册的“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六年级上册的“电磁铁的磁力”,六年级下册的“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些课文中都有典型的实验设计,学生通过教师专业系统的重点训练,确保足够的时间,耐心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确整个实验流程。
3.专题训练——增强实验设计的灵活性
当学生明确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之后,一定数量的设计练习是必要的,它可培养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提高学生对实验设计题的应答准确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按照实验设计题的类型采用专题训练的做法。
因此,除了教材中实验训练外,我们还可以选择课外的一些小实验,加强学生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如:A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B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C漂浮的针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选择一些课本中没有的实验或现象,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课堂上学到的实验设计等方法,让学生尝试能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否学以致用,从而更加灵活多变地掌握、熟悉实验设计的思路。
策略四、适时开放实验,培养创新能力(略)
1.改变条件演绎新实验
2.改变器材演绎新实验
3.改验证性为探索性实验
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能力的形成是经过长期反复实践逐步形成的,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相信经过全体科学老师的辛勤工作,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培养的大胆探索与实践,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会得到大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将得到极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07.
[2]马建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方红常,利梅.科学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4.
[4]林玉华.试论大学生科学素养教育在我国可能存在的问题[J].科学决策,2008(12).
[5]李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09(9):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