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荣
(甘肃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第二小学)
以读促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以读促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虽然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用了以读促写教学方法,但是应用有效性并不高,为此,笔者就在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阅读能力以及写作水平后,提出几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以读促写有效性的策略。
相信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都会有“粗读课文认为课文普通,而精读课文时,认为课文包含着很多精美词汇与句子”的体验,这些词汇、句子在整篇文章中十分重要,无法用其他词汇或者句子代替。为了提高以读促写有效性,让学生可以从阅读中获取更多有助于自身写作的知识,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品读佳句,从中找出作者所使用的修辞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法,让小学生可以在领悟不同语言表达方法特点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知识完成写作。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匆匆》一课时,文章的第一句话就十分精美,文章开头采用排比句的形式表达出时间对于我们而言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朗读、默读与深入品读文章的第一句话,此时学生会了解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一句话为简单的叙事,作者在用平淡的感情诉说一件生活中我们都了解的事情,此时学生会掌握该文章运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同时第一句话也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让我们了解到时间的重要性,因而采用了抒情的方式。借助该篇阅读佳句,学生就会有效学习到叙述与抒情这两种表达方法,为学生后期的写作提供有力支持。
由于不同文章写作内容不同,作者的写作习惯与写作方式不同,因此文章结构也并不完全相同,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有助于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在采取以读促写教学策略时,小学生会将阅读中所掌握的文章结构合理融入自己创作的文章之中,此时学生不仅会掌握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同时也拥有了更强的语文运用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对文章结构把握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文章结构表达方法时,就必须使用合理的语言有意引导学生去感知,让学生可以揣摩文本谋篇布局的特点,进而在教师指导、相互交流探讨的基础上,从文章细节入手把控文章的阅读结构。
在这一阶段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在与学生共同分析出文章结构后,在课堂中为学生呈现自己如何以该结构为支持进行创作,让小学生可以将自己当成学习的榜样,并在案例教学中透彻掌握文章写作结构,进而明确自身应如何谋篇布局,保证自己在后期练笔时可以更准确地应用本节课所学习阅读的文章结构。
在以读促写过程中,引导学生练笔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造成很多教师在这一环节教学有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练笔内容与学生所学内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无法将自己在阅读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练笔之中。基于此,要想提升以读促写有效性,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基于阅读文本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练笔任务,促使小学生可以在有针对性的练笔中强化自己对相关阅读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深入解读阅读文本内容,并以文本内容为核心,找出符合学生写作水平,并与本篇阅读中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相匹配的练笔任务。
例如,在学生学完《少年闰土》一课后,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针对该篇阅读文本内容,让学生以人物为写作核心进行练笔,此时学生会有效地将文章中学习到的人物表达方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之中,提高了以读促写有效性。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不论是在写作教学还是在阅读教学中,都应该合理提升学生创造美、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并让小学生拥有发现自身不足的能力,这样学生才可以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以及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应突破的学习难点。在该种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就要积极创新阅读教学中应用以读促写方法时的评价方法。以往在教学评价中,小学生通常会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其往往只能够认同并接受教师的评价,既无法实现自我评价,也无法为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提供建议,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有效性并不高。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在创新评价方法时,就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小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以及教学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出发,更全面地找出自身在阅读以及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以自己最终想要到达的状态为发展目标,为自身提供有效的发展建议,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有价值、可行的以读促写教学建议,让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更加完善。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品读佳句、分析文章阅读结构、进行合理与适度的练笔、完善以读促写评价环节,让小学生可以从阅读教学中学习到语言表达方法、谋篇布局技巧,并在掌握写作素材的基础上,拥有更高的语文综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