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霞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一小学)
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主要因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通过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关系处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所以一直以来,我非常注重走近家长,通过引导、沟通,赢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建立起交流、合作的桥梁,从而共同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使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健康、愉快地学习、成长。
社会需要和谐,家庭需要和谐,学校需要和谐,我们作为最小的芝麻官——班主任,所管理的班级当然也需要和谐。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家校关系”这个话题。
尊重家长是家校沟通的前提。首先,家长都是成年人,我们不能把家长当作受教育对象去呵斥、责问,这样只会增加家长对老师心理上的反感,不利于和谐家校关系的构建。其次,孩子是家长与老师共同的教育对象,因此,教师与家长应该形成相互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只有用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家长,教师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从而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与家长交流时,我也始终以朋友的身份去对待家长。
对学生的爱和责任心,既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作为班主任,应当把“爱”作为教育的出发点。首先,在教育过程中,多注重师生情感方面的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做到热爱学生、信赖学生、尊重学生。其次,面对个别能力较差的学生,班主任都应该用“爱”去关怀他们,多一份爱、多一份宽容。平时,我从循环日记中读学生的心声,掌握每位孩子的第一手材料,利用他们心灵的闪光点,推动他们前进,激励他们上进、自信。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认可。让学生爱你、赞美你,再让学生把你的爱与家长分享,让家长在内心感受到,你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才会在内心接受你,这就为和谐的家校关系奠定了基石。
态度决定一切。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把握住家长的心理,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方式,老师和家长之间也许就会多一些沟通。每次孩子有问题时,我打电话时总是先问问:“这会儿接电话方便吗?”如果家长方便就继续,如果不方便便约好下次谈话的时间。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也不直接指责家长,而是真诚地问一问:“您最近工作是不是很忙?”或“您最近家里是不是有事?”这样家长就会消除戒备心理,而是觉得和你很亲近,沟通起来也比较顺畅。当你对他们提出一些具体要求时,他们比较容易接受,而且也能落到实处。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其实好家长也是夸出来的。每次家长会开场前,我首先会感谢他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家长会。其次我会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上的支持和配合。在与家长交流中,我也会问问他们的工作情况,对他们的辛苦不易表示认同,真诚地去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多夸一夸孩子的成长,并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交换各自的意见。通过换位思考、对比说理,让家长从自身角度出发,配合、支持我的工作。
“家长委员会”的建立,为家校良好沟通和发挥合力架设了桥梁,让家长明白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家长来自社会各阶层,从事不同的职业,他们有着丰富广泛的社会资源,不同的家长又具有学校教师所不具备的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丰富的家长资源为孩子的教育需要提供了多种支持和服务,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
我们学校的每个班都建立了QQ群,后来又建立了微信群,家长都能通过这个平台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同时也便于我们班主任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及学习进展及时告知家长,通报班级近期的主要活动等。若遇紧急情况就打电话,碰上个别的特殊生,也采用家访的形式。网络成了家校沟通交流的平台,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为了让家长会真正成为建立和谐家校关系的纽带,我每次都充分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培训,还会邀请个别优秀家长现身说法,为全体家长介绍自己的宝贵经验,为其他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提供借鉴。另外,有的家长对学校教育和管理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甚至对有些任课老师存在异议,这时作为班主任,必须耐心细致地向家长解释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措施,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支持班主任工作,形成家校合作的良性循环。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千金买房、万金择邻。虽说家庭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传统元素,但中国教育在几经波折之后,家长的心态已不能再回归从前了,家长不会认为孩子教育不好,自己难辞其咎了。这就需要我们花更多的心思,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新教法,更要研究新“管法”,因材施教,以求尽早建立新型和谐家校关系,让教师与家长之间永远都有一架和谐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