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春莲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青岛王埠小学)
应用题是学生较为薄弱的一类题型,追根溯源,在于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数学学得太死板。然而想要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就要找到这个突破口,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很多学生学不好数学,或认为数学太难,多半是没能够认识到数学并不只是存在于课堂上的一门学科,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提高学生的认识,才能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与其苦口婆心地去说教数学的重要性,不如学会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间置身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状态进行学习和有效的思考。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之余充分了解学生。明确自己的教学对象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的认知水平,对什么感兴趣;其次,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并且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实现生活化教学;最后,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把握时机,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十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这一课时,因为教学内容涉及了之前学过的知识,为了及时地巩固、落实基础,又担心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我从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出发,创设了如下的生活情境:现在你拥有10支水彩笔,美术课上因为你表现很好,美术老师又奖励了你2支,现在你有几支水彩笔?过了一会儿,同桌发现他的笔出现了问题,你借给同桌5支,这时候你还剩几支水彩笔了呢?我引导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笔拿出来动手摆一摆,也可以同桌之间进行情景再现,模拟当时的情景,这样答案就会显而易见。这样一来,学生眼中提高数学成绩的拦路虎——应用题也变得没有那么可怕,无形之中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降低了难度,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以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教学并不局限于课堂上,更可以延伸到生活之中,特别是小学阶段,学习任务不是十分繁重,教师也不必用书山题海将学生压垮,适当地放松反而会让学生解放天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也是童年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最佳平台。并且,对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而言,学生显然对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更加感兴趣,毕竟小学生年龄尚小,玩心重,有趣的东西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开展有意义又有趣的数学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可谓是一举两得,实现了寓教于乐。学生学得轻松,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例如,在讲授“平均分”这一课时,结束了基本的教学内容,我并没有直接选取教材中的例题来训练,而是取材于日常教学中所用到的数据——上次数学测验全班同学的成绩。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搜集、整理和计算,每个人各司其职。先将本小组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再派出一名同学负责搜集其他各组的数据进行汇总,小组成员共同合作计算全班同学的数学平均分并再三检查无误后进行记录,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成果展示,核对答案,比一比哪个小组计算得准确无误。这样一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所学知识的良好契机,学生之间在活动的过程中又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与交流,于无形之中促进了情商教育,受益匪浅,也让学生掌握了一项新技能——平均分的计算,并且我将计算机中的计算方法也教给了他们,学生不禁大呼简便,条条大路通罗马,更容易开拓学生的思维。
为了将所学知识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不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学情出发、从各学科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多姿多彩的数学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比如,在学校组织的“人间有爱不觉寒”捐助活动中,我倡导学生将自己富余的书籍、文具、衣物拿出来进行义卖,并且将每一件物品的义卖价格记录下来,把义卖所得全部用于捐助善款,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这项活动从真正意义上落实了“认识人民币”这节课,并且达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
总而言之,比起考试与分数,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才更加顺应学生的个人发展规律,不那么功利性,更有利于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我们更要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努力从各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数学课堂!
[1]旦增.浅析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J].读与写,2017(1).
[2]宋淑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