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洪成
(四川省峨眉山市双福镇小学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用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教师要把作文训练落实到课文的学习过程之中,而随课微写就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写作,从而提高写作能力。那么,如何提高随课微写的实效性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点认识。
什么是随课微写?如何进行随课微写?这是教师首先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随课微写是指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紧扣相关课文的写作特色,突出方法指导,相机指导学生当堂完成的写作。“随课微写”形式灵活,内容简短,通常在50~200字,并且动笔时间较短,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较轻松地完成,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将写作技能训练融入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垒沙成塔,集腋成裘。
在教学《夜莺的歌声》时,我抓住文中一段话:“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我让学生学以致用,展开随课微写。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眼镜’整天贪玩,沉迷于电脑游戏,平时做作业不动脑筋,只是一味地抄,久而久之,变成了班里的印钞(抄)机。”教师的定位正确了,学生就会写出精彩的内容。
英国作家约翰·莫利说:“仅仅做好事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学习要有法可依,才能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随课微写也不例外。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随文阅读,理解课文或者段落的写作特点与表达方法;然后指导学生确定课文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写作方法,以此方法为蓝本展开微写作;最后在评价时着重查看学生的方法是否和文本一致。针对不同的文体,在指导方法时要区别对待,一定要结合文本的写作特点进行指导。
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我指导学生按并列句式和修辞方法进行随课微写。孩子们情绪高涨,迫不及待地写出了优美的句子。一个同学写道:“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我走进湿地公园,陶醉于眼前的景色。公园里的花真多啊,一眼望去,满园姹紫嫣红,犹如花的海洋;公园里的花真美啊,红的像霞,白的似雪,黄的如金;公园里的花真香啊,引来了蜜蜂和蝴蝶。它们在花丛间翩翩起舞,流连忘返。”多传神啊!方法正确,学生的写作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在许多随课微写的观摩课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安排学生进行随课微写,直到下课多数学生都没有写完,只好遗憾而无奈地安排在课后进行。究其原因,就是时间安排不合理。因此,教师在布置随课微写的任务时,要给学生规定写作时间,最好是5~8分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微写作。教学《穷人》一课,桑娜矛盾的心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安排学生运用心理描写这种表达方法写一段话,时间严格控制在六分钟以内。写作完毕后,马上安排同桌交流,互看互评,时间是两分钟。最后进行展示、评价活动,时间是两分钟。这样明确告知时间,限定时间,学生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微写作,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随课微写中学生只有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才能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随课微写并不是课课写,每天写,教师要把握好写作的量。一周最好安排2~3次就行了,力争少而精,不求数量,只求质量。这样,学生就有时间对自己的微写作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更关键的是呵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保护了他们的写作热情。教师要呵护孩子的习作热情、习作兴趣,小心地开发,切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做事要有始有终,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随课微写进行总结与评价。及时而准确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舞学生在随课微写的道路上一往无前。随着新课程习作教学改革的深入,许多教师对小学生随课微写的评价标准也日趋多元化。如:对于巧妙运用了课文写作方法的微写作,我们可以说:“聪明的孩子,能学以致用,你真了不起!”对于使用文中表达方式的微写作,我们不妨可以说:“你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更有一颗细致的心!”……这些语言评价,犹如和风细雨给了学生随课微写的鼓励,是师生心灵上的一次次无声的沟通。
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这种微小的写作方式,能让写作更接地气,更加有效。在随课微写的指导中,教师只有正确“定位”,精心“定法”,合理“定时”,严格“定量”,及时“定价”,才能提高随课微写的实效性。
[1]张雅秋.走向真实和开放的写作[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3(4):58-60.
[2]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4-56.
[3]陈世波.文学心理学通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