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 吴高峰
在学生心目中我不是一个好老师,因为工作20多年,我从来不主动看学生成绩,不在班里念成绩,更不会用成绩跟学生说事。但我又真的属于非常非常幸运的那个老师,1996年接任高中教学以来,所带的历届毕业班成绩均居学校第一,每届毕业班中卫市单科第一出自我的班级。有同事开玩笑我取得了大满贯:文科状元理科状元北大清华均分第一,包揽中卫市单科一、二、三。这些幸运的雨点砸到我头上有客观因素——学校为每位老师的成长搭建了不同平台;从主观方面来说,是我一直坚持主动教研、有效教研的结果。
教师对教研充满了期盼,每次出去培训,听得激动,下来感动,车上晃动,回来不动。其实不是不动,许多情况下发现培训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无法实践;另外,当学科组长不能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时,一个普通教师不知道自己能为教研活动做多少贡献。下面结合我的专业成长经历,谈谈一个普通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研。
教研活动中,你的身份是一校之长,是一位中层领导,是教研员,是学科部主任,还是一位备课组组长,或者就是一位普通老师。身份不同,则定位不同,在教学教研活动中,教研的行为、所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管理人员重在宏观把握研究方向,给予制度保障,教研员进行理论指导。而作为一线教师,每天教学中都能碰到许多的问题,得到的指导又很有限,既不能期望领导来帮你管理学生,也不能等待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来解决你这一周的教学困难,真正的救世主就是自己,教研的主体也是教师群体,操作性方面的研讨也是一线教师最有发言权。
当教师把一节课当做45分钟的一个时间段工作、当作完成任务领薪水的场所时,学生就是产品,没有思想、没有情感。当教师把课堂当作个人获得专业发展、提升职业幸福感、获得社会尊重的场所时,就会更多地思考一节课讲的内容对学生的现阶段成长、终身成长有什么作用;许多情况下都会自觉地想“我这节课怎么上”“这节课学生在哪些方面会有收获”,如果有些课上得不满意,也会有意识地琢磨“失败的原因”。课堂无小事,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值得我去研究,也都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参加教研活动时,许多情况是自己想发言而又不知道说什么,有时把教学问题提出来,却又得不到有效回应。“想发言而又不知道说什么”“无法应答同事的问题”是因为自己没有厘清问题,没有教研需求;“提出问题而又得不到有效回应”,是因为自己的角色定位有偏差,我们的教研不是你问我答,而是交流研究。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要寻找问题,研究问题,这样对教研活动就会有需求,就很自然地提起一个话题跟大家共同研讨。
寻找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写教学反思,写教后教案,写听课心得,主动邀请其他老师进入课堂,主动跟老师们同课异构。
平时还需要做一些费力而又无用的工作,看似无用,其实却促进了我的研讨成效。我做的一件大家认为无聊工作就是研究了一下学校所有制度,完成了三万字的研究报告。我的收益很多,其中的一点收获就是当教育教学中一旦出现问题,我自然而然地就会思考怎么准确表述这个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去应对,许多应对策略中,最有效的策略又是哪一个。
寻找机会参加外出培训,参加教育学会举行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等大赛,以期望得到专家指正,也来检验自己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
有时会听不同学科的课,跟不同学科学段的老师交流,志在琢磨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课堂上出现的价值意义。比如十九大的内容不同,各学科老师都会引入,但教学价值肯定不同。《登鹳雀楼》小学讲,初中讲,高三也讲,但学段不同,教学重点教学价值也会不同。
做足了这些工作,就可以抱着“教研是针对教学困境而不是针对人”的态度就可以进入学校专属的教研活动。
第一个分辨,是分辨清楚我来参加教研的意图,是想让大家支招,是想让大家评判,还是想和大家分享。
第二个分辨,大家给你的建议,是文本解读方面的,是教学策略方面的,还是学生管理方面的,或者就是无效建议。
第三个分辨,针对听评课。自己评课时是站在听课教师的角度,是站在听课学生的角度,还是站在做课教师的角度。
年轻时,大家都告诉我,有人听课时,讲课一定要让听课老师满意。我那么多的不足,根本无法得到听课老师领导的认可。也试着借用别人的优秀案例,发现我上课更别扭。大家都知道这涉及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关联到学情差异的。折腾了很久,我给自己的定位:我的课堂要贴上我的标签,我的课堂是否有效,学生最有发言权。这样定位后,我一方面研究自己的课堂,一方面主动跟老师跟学生交流,以后再参加教研活动时,我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需要什么。评课时,我也不再做沉默一族,而是遵循“站在做课教师的角度多就少改”的原则,强化优点特色。“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理要想改变一个教师的教学不足,就要强化教师的优势。优势越突出,不足就越少。
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约伴一起走。我在主动参加各类评奖、论文发表时,也友好提醒同事参加各类评奖,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带领大家先后完成7项国家级、区级课题;带领大家做教学研究,解决教学困境,整理总结大家的研讨成果,出版《晨曦诵读》《大地耕耘》《打造高效课堂 锻铸名师大家》,跟大家分享成果,荣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