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少年宫幼儿园 朱 静
幼儿园里图画书琳琅满目,每年都会购置新的图书,有老师外出学习带回来的,有通过网购获取该阶段热推的绘本,有书店推荐过来的……怎样让我们的图书真正为孩子所选,为孩子所用,让每本图画书发挥它的价值,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建设幼儿园图书资源库,让这个资源库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价值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走的第一步便是让全体教师对图画书进行再认识,并特别研讨了将图画书与区域游戏及生活、学习等进行有机融合,体现图画书多元价值这一话题。那段时间里,我们对重组图书资源主要采用了以下策略:
我们选书已不再像以前那么盲目,而是在主题需要、活动需要的基础上,会考虑出版社图书质量等多种因素,“好的出版社本身就是率先替读者进行了一个好的选择。”最近选购的书就是从孙莉莉教授建议的出版社里选择。
与此同时,对原有的图画书我们进行了重新分拣、归类,挑选出名师、专家及专业性出版社推荐的图画书。
教师需要有足够的绘本阅读量。我们定时组织老师去绘本馆整理、熟悉图书,当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绘本时能适时的提供出来;其次每次幼儿园进新绘本,都要组织老师先阅读,然后推荐自己喜欢的图画书与同事分享,在分享中大家一起精读、细读图画书,挖掘图画书中更多的信息,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幼儿园图画书目录的形式也要不断地调整。原来的目录包括总的分类、序号、绘本名称、绘本数量等信息,它只能帮助我们查到幼儿园有这本书、有多少而已。于是我们对目录进行调整,首先把开展过的主题活动中的相关绘本汇总成主题式目录,目录中增加了主题内容、作者、出版社、推荐理由及适合领域,并投放到绘本馆的主题架上,以后开展此主题的班级可以借鉴,并进一步更新,使主题书目更丰富更完善。
阅读兴趣的产生、持续,阅读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周遭环境。创设孩子喜欢的阅读环境是必然的。
(1)绘本馆。我们选择一个大的活动室作为绘本馆,有集体看书的,坐在沙发、在私密空间看书的各类区域。还有修补区,对稍有损坏的书幼儿自己动手修补;在偏僻的角落中设置表演区,孩子可以自发表演书中的故事;读写区,孩子们画画、写写、讲讲绘本里的故事。
近期我们又把成人阅读室融入到了绘本馆中,除了一些教学工具书,还有一些休闲、时尚杂志,孩子们可以翻翻成人书籍,了解成人会看些什么书,而我们的教师和家长也可多读儿童图画书。
(2)其他区域。“除了增长知识、休闲娱乐,书是一个工具,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可以在书上找答案,这样幼儿才会感受到阅读的力量。”让阅读无处不在,我们在各个馆里都设置了图书角、读写区。
美术馆里有一些美术的工具书和美术欣赏之类的书籍;科技馆除了科学绘本,还有一些有趣的工具书;建构室里不仅有积木的建构图纸,还有些关于建构的绘本书;在其他公共区域,如楼角的拐弯处、走廊的尽头设上一个小景,一张沙发、几个地垫,就成了孩子和家长自由看书,享受亲子时光的场所。
(3)班级阅读区。由于我们的教室空间有限,不少班级在教师办公区域里打造了一块班级阅读区,环境由教师和孩子一起打造,娃娃、手偶大多是孩子带过来的,也有根据孩子需要教师添置的。班级图书角的图书有三类:一类是主题相关的图书,一类是孩子自带喜欢的图书、还有一类是孩子们自己从绘本馆里挑选的图书。一段时间后再根据主题的改变和幼儿的需要更换图书。
我园组织的亲子共读目前有三种方式:一种是集体共读活动。邀请班上全体家长来幼儿园,教师组织共读;另一种是要求家长每天陪孩子阅读半小时;还有一种就是每周一次在离园后的时段进入幼儿园,家长和孩子进入绘本馆一起选择图画书细细品味,也可以在各个公共阅读区坐下来,静静享受绘本带来的愉悦。
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我们会定期请爸爸或者妈妈来园进行图画书分享活动,家长会把家里一些好的图书画、孩子喜欢的图画书拿到幼儿园里来利用餐前、睡前等时段和孩子们一起看看、讲讲。班上孩子非常喜欢爸爸老师、妈妈老师,有时他们还会带一些玩偶、一些小书送给孩子当礼物,丰富了班级的阅读资源。
家庭的图书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利用图书漂流活动,让幼儿家庭对阅读重视起来,让家长和我们一起沉浸在书香中。年级组教师组织孩子、家长一起商议、审核,选择读物进行漂流。这样的漂流活动把图画书的分享发挥到了最大。
我们还鼓励家长带孩子常去图书馆、绘本馆里看书,并随时欢迎家长向我们推荐孩子喜欢的图画书,来扩充我们幼儿园的资源库。
幼儿园“手拉手”青年教师志愿者团队的成立为早期阅读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服务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放学后在家长自主进入绘本馆的亲子阅读活动中,志愿者提供介绍绘本、指导阅读等帮助;二是双休日俱乐部活动。定期组织阅读类活动,有共读活动、分享活动等;三是走进社区。有阅读宣传活动、阅读展示活动等。
图书资源库的建设还在不断地梳理、调整、完善中,以主题相关的绘本资源正在一个个上架,我们将在图画书资源库建设的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