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为思而教”的深度阅读教学

2018-02-24 20:26:28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中心学校
学苑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阅读课误区知识点

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中心学校 李 华

为了提高深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来分析阅读教学现状中的认识误区,然后再去探索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

误区一:阅读课教学目标偏差。如果对阅读教学目标缺乏正确定位,那么就会造成阅读教学无篇章意识,如果只认为词汇和语法知识才是教学的重点,那么阅读课就演变为纯粹的教授语言知识点,无技能、策略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误区二:阅读教学深度广度不足

我们应将阅读教学分三个层次,最基础是语言层次,在此之上是信息层次,最后是思想层次。之前我们阅读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阅读课后学生仅获得文本内容,却没去领会作者的创作思想、文化内涵,从而导致其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素养的提高也受到阻碍。

为解决以上误区,可以采用如下措施:

一、正教学目标

将文章作为一个完整的文本呈现,而并非词汇语法和片段化教学,教会学生会思考,会应用、会思辨。让学生逐渐形成统一的阅读教学观,即阅读课的深层目的:

1.培养学生通过5W和1H的问题追问,学习理解运用文章的知识点和篇章结构;

2.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和观点,并与个人的观点进行比较。也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批判的思维;

3.发现文章中的美词美句,进行朗读、背诵和赏析;

4.发现文章中的文化因素,针对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5.逐步渗透略读、扫读、预测、推断、理解细节、理解指代、理解逻辑关系等阅读基本技能。

二、拓深度广度

为了更好实现阅读目标,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去改善原有的阅读教学。

1.课前—有效预习。

把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内容,尤其是存在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找出来,然后让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做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样做可以帮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2.课中—全面培养。

养成阅读课正确“读”的方式。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帮助学生克服把文字变成声音,再去想其意思的不良习惯。以“声音”的出现为主要特征的朗读,其主要的作用是提高朗诵的能力,巩固阅读的成果,而不是获取信息和意义。也就是说,默读和出声读各司其职,各有各的作用。

利用好文中的“信号词”,调整阅读速度,提高解题效率。例如,预示前后内容相同或相似,或者相互补充说明的信号词,如:and,besides,w hat’s more 等如遇到此类词可适当加快速度;例如,遇到转折词 but,how ever,yet,although,though等时,要放慢速度,因为其附近的信息往往是命题和答题的主要依据和线索。

3.课后—挖掘资源。

英语世界如同一瓶进口红酒,要品尝到它醇馥幽郁的味道,需要大量的阅读。教师可以主动带着阅读材料走向学生,借用各种电子资源库,采用先精讲篇章指导阅读方法,后布置学生用阅读方法练习相同类型的文章的方法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猜你喜欢
阅读课误区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冬季洗澡的误区
海峡姐妹(2019年2期)2019-03-23 02:56:34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海峡姐妹(2018年2期)2018-04-12 07:13:37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