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青
(深圳中学初中部,广东 深圳)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想有效地培养初中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师就必须要树立生本教育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想要获取哪些知识,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论述。
学生进入到初中之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部分学生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大部分学生知识的获取不再只是单纯地依赖教师,他们可以通关自己的探索获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扮演着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角色,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恰当的引导和帮助。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为其创造合适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在生活中遇到过的“拉拉面”的场景,让他们回忆拉面师傅将手中的面团拉伸5~6次之后,原本的面团发生了什么变化,师傅手中拉面条数有什么规律和变化,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问题。在讲解完有理数乘方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之前创设的问题情境,假设拉面师傅拉伸面团十次甚至是百次之后面条数量的变化,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对比较浅薄,他们对于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不是十分的了解,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都比较丰富,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教师也可以尝试利用学生所特有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知识时,大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认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难度大,在学习的时候学习兴趣不高,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教学时,尝试引入“七巧板”的拼图游戏,该游戏是一项传统的智力游戏,其关键就在于运用自己的智慧,拼凑完整的七巧板,与今天学生比较熟悉的魔方游戏类似。在对游戏规则进行简单介绍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运一套七巧板可以拼成哪些图形,这些图形之间有哪些联系、有什么特点等。通过游戏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进而解决自己所遇到的数学问题,提升自己的数学综合素养。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不论讲解何种知识,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从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学生课堂知识的获取已经不再只是单纯地依赖于教师,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学习资源逐渐多元化,学生可以借助自己手中的网络设备,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知识。所以说,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当转变自己的思维认识,丰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教学途径,在课堂上少讲解、多引导,让他们学会运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源,灵活地探索知识的奥秘,感受数学这门课程的趣味性。
如,在讲解“图像旋转”的知识时,由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为薄弱,生活经验少,如果仅仅只是简单地通过定义和教师的基础讲解,学生可能很难真正地将旋转前与旋转后的图形联系起来,相关知识的理解也比较困难。针对该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多准备一些事物图像,将抽象与具象联合起来。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将图形旋转步骤分解,帮助他们寻找图形旋转的规律,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意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及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尊重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为他们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尽可能使班上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教师尊重的一份子,进而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学习知识,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惑,保持学习热情。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改革和创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做好教学引导工作,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感受数学这门课程学习的魅力,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