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轩宇
(湖州安吉孝丰高级中学,浙江 湖州)
对学生认知规律的了解,主要从“显性表现”和“隐性表现”两方面体现:
课堂外在表现通常是指课堂气氛好不好,学生有没有积极发言。可以用来同比与此相对应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程度,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在数据上是走下滑线的。调查发现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仅占2.9%!并且就算在同一年级里做调查,结果发现班与班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所以从这个层面分析有时你看到学生在课堂不爱发言,不能说学生没有积极参与课堂。反之,由课堂的外在表现也可以了解到学生性格特征和心理年龄。
学生群体中存在性格差异和认知上的差异,后者更会直接影响个体在课堂中获得的效益。例如:用九年级“二次函数”里面的一个习题来做阐述。在课堂上我特别观察了“学优生”和“学困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关注到学生不同的认知策略和效果差异。结果发现,两种学生在解题的认知程序上是一致的,即按照老师例题的步骤:阅读、分析、建立二次函数关系式、计算、检查。所不同的是学优生解题过程中用时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在分析阶段,而学困生解题过程中用时比例最高的是在阅读和计算阶段,并且在阅读时往往会发出读字声音。由此可说明同样的外在学习环境由于个体认知能力的差异导致的收益获得的差异是巨大的,这种横向的差异通过课堂不能消除。作为教师对同班的学生做这样的横向比较是必要的,是采取“分组教学”的必然依据。
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结合当今试题所考查的层次,可以将试题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不同的认知层次。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除了了解学生主体的心理特点外,还应该从知识的不同、层次要求的不同来设计。
现在使用的浙教版教材的课堂教学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首先,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数学教师喜欢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教学,给学生提供自由讨论相互合作学习的机会。美国著名的建构主义者冯·格拉塞斯菲尔德的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协作,主动建构而获得的。而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也强调:学生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因此,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实验表明,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比参与整班活动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因为有了平等的讨论交流,课堂上学生思维变得活跃,很多平时课堂上沉默寡言的学生也变得大胆,交流时敢于发表观点,甚至争论激烈。不仅透彻理解了当前的问题,思维还能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到多个知识点,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也清晰明了。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被大大激活,变得发散而流畅,能变通而独创。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非常明显,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能得到牢固。
不同的搭配分组,能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水平的提高。在分组活动中,小组成员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操作者、检查者和倾听者)。有些思维好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甚至当上了其他学生的“小老师”。他们积极发言,分析、讲解有条有理,同学们都十分信服他们,很乐意听他们分析、讲解。这样,他们不仅帮助了别人,自己本身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成了老师的好助手。而基础较差、思维不太灵活的学生在同组成员的帮助下慢慢缩短了学习上与别人的距离。
总之,了解施教对象,是教学的基础,是教学评价的出发点。教无定法,达成有效的目标是关键。如何获得有效课堂,怎样才是真正有效,这是广大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共同课题。